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译者在理解和传达两个过程中的审美期待。理解阶段的审美期待主要表现在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两个方面,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期待作用,译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建构和丰富。传达过程中的审美期待主要表现在译者对译作潜在读者的考虑上,这一阶段的期待是和译作读者的审美期待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翻译学与美学的渊源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翻译中的美学研究,尤其是对译者审美活动的探讨为研究译者在翻译审美过程中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译者的翻译审美看,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其审美心理结构反映原作,形成对原作的审美评价。相应地,在译作中译者再现原作的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审美评价,也即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然调动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翻译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文学翻译首先是一种审美过程,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作即审美客体的理解以及对译文读者审美心理的判识,共同奠定了译文的审美价值。以《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文译本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比较两个译本翻译风格与文本形式的差异,揭示文学翻译中比较美学与翻译实践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研究的美学视界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文学翻译研究的美学视界出发,翻译过程是一个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只有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研究指出了文本空白促成了文学翻译的再创造,讨论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提出要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可以产生良好的文学翻译效果,使得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译学与美学早已结下不解之缘,许多美学理论思想和审美范畴对翻译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审美经验过程主要是由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四种心理机能的通力合作其共同完成,而"心理距离"审美态度又是当下恰当美感经验产生的前提,它在文学译者整个的审美经验实现过程中起到促进、协调、规范的作用,它同时也是译者审美欣赏和创作要共同遵循的原则,对文学翻译的审美和表美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 ,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本文认为 ,只有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 ,才能产生良好的文学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
主要探讨了文学翻译译者审美心理结构的主要因素,其心理结构的耗散性,及耗散结构理论对译者审美心理研究的启示。在文学翻译中,美感的产生就是审美主体(译者)与审美客体(原作)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其相互作用中,作为中介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耗散系统,其内部各个因素与系统间的非线性关系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相对的稳定和有序。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名审美信息的传递是译者在文学作品名翻译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的接受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文学作品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名和原作(审美客体)的理解和审美判断,对译文读者审美能力和审美接受的审慎辨别,最终导致了原名审美信息在传递中的复制、损失和替代。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译者要想把原文的审美价值转换到译文中去,就必须站在读者的立场,认真考虑文中神韵、意境及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从而让读者真正领悟原文之美.拟从<大二心河>两种译文入手,重点讨论文学翻译的美学再现.  相似文献   

11.
论翻译审美主体的禀赋资源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审美主体的禀赋资源包括译者的人格修养、文学修养以及审美偏好和善赏、顿悟能力等,译者禀赋资源的丰俭直接关系到文学译作效果的优劣。文章从一个新的视野角度分析、论证了译者对文学翻译活动的最终结果所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翻译理论一直以忠实于原文、语言的艺术性作为评判译文的标准,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事实上,译者在选择某种翻译策略时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读者是其关键因素之一。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其目标读者群体,与目标读者进行虚拟"对话",并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对读者所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了解程度,来猜测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理解程度。本文试图结合霍克斯版的《红楼梦》译文,以园林文化翻译为主题,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译者对读者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三个维度的关照,借此来阐释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广告应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促使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对广告翻译具有重要启示.译者应充分考虑受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以再现和拓展广告原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从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期待视野和文本审美接受关系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文学阅读活动中读者接受文本的三种心理形态:同化、顺应和遇挫。指出任何文学接受活动都是接受者先在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期待视野与文本审美信息之间的一个相互同化、顺应和遇挫的一个双向互动的动态建构过程,也是一个读者主体审美心理结构不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建构、自我提高和自我适应的一个过程。最后,指出同化、顺应和遇挫与作品艺术魅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语言审美的过程,其艺术性可以通过美学的观点来认识。作为文学翻译的审美客体文学作品存在于审美主体译者和读者的阅读活动中,并依赖接受者的理解传导,从而产生美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承载,具备独特的审美功能和精湛的语言艺术,因而具有重大的美学意义。从文学翻译的美学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两个译本进行研究,从词美再现、句美再现及辞格再现3个方面着手,评析两个译本所传递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文学里的一种精品,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高难领域。传统的诗歌翻译观要求原文与译文在内容、风格以及形式上一一对等,忽视了译者在解读原作时的能动参与作用。而接受理论的翻译观则认为:诗歌本身存在一些意义未定点和空白,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特殊读者对原文有不同的期待视野,不同译者因期待视野的差异会生成不同的译文。本文以《露西诗组》第二首的汉语翻译为例,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多元化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红豆词》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古诗词英译问题。指出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古诗词意象当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因而在翻译时必须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汉跨文化文学作品翻译中译文多样性的问题。着重阐述了文学接受过程中作为审美客体的原文文本的模糊性,以及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读者)在阅读欣赏时的主观能动性,并指出这两者也是多样性译文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戏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东西方都有着深远的历史传承,但作为文学翻译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戏剧翻译的地位略亚于小说和诗歌翻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批评界主要运用奈迭的“功能对等”理论,从强调读者的角度评价戏剧翻译而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持“目的”对翻译结果的影响,运用“功能目的”理论,将戏剧文学读者分为两个不同的读者群,结合戏剧审美心理,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戏剧翻译批评中的不足做一浅层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虞美人》译本比较谈译者的主体审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翻译中必然受到译者这一审美主体的影响,不同的译者对同一诗歌可能有不同的诠释。文章以《虞美人》的三个英译本为例,从译者的主观感受、语言风格、文化背景以及文学修养四个角度,分析了译者主体审美的差异性,并从读者接受角度试证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