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SSK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科学知识社会学做了简要的评析,认为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论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两个基本特征,基于这两个特征,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应遵循“先解构,后建构”的思路进行。这种思路对于目前很难深入的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其次,在分析当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技术创新的社会形成”的概念,并且从作为社会交往活动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多元化、技术创新与社会的整合关系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形成”的内容作了简单的说明。最后,对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发现说语境下,知识曾被视为真理;知识社会学催生建构论语境后,科学知识仍享用发现说语境,但受到科学社会学的“蒸煮”。科学知识社会学完成建构论语境下的科学知识“碎象”,从目前的“碎象”走向“重塑”的核心工作是建立“核心公共科学知识建构过程模型”,借助功能模拟、逐级近似等方法可让“重塑”简化而可行。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史在研究方法和解释框架上经历的一些变化和争论,大多涉及对“内史论”与“外史论”的界定、区分和评价。就此问题,国内学者多以“内史”为重,一些关注“外史”的学者也往往坚持内外史的综合。然而,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这种讨论的前提是坚持“内外史”的彼此对立存在,认为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要求对科学知识的内容进行社会学分析。由此科学观出发,独立于社会因素影响之外的、纯粹的科学“内史”不复存在,“内史”与“外史”的界限相应地也被消解。  相似文献   

4.
多价知识观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强调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特定要素或某个片段的视阈,内在地要求以集成性的观点来审视科学组织。在分析知识多价性与科学知识生产场域集成性关系的基础上,阐释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混成组织是一种科学知识生产的集成性组织。它捕捉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包含学术、市场和政策的多元重叠关系,使科学知识生产所需的资源、组织结构及运作过程都具有集成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针对“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普遍正确的”和“确定性的”科学知识观,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论证了科学知识也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指出这一新的阐释对于深化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克服科学课程的教学危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性主义从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应然”理解走向绝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客观的;社会建构论从表达科学知识的主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实然”理解走向相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主观的。事实上,科学知识既非完全客观的,也非完全主观的,而是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性统一。  相似文献   

7.
近代哲学对科学知识确定性的辩护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哲学是在接受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这一前提下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的。经验论以感觉经验为原则并坚决地贯彻这一原则 ,不但没有达到辩护的目的 ,反而导致休谟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 ;唯理论从理性的“自明”性和推理即理性自身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 ,也遇到无法克服的困境 ;二者的发展 ,越到后来越对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持更多的怀疑 ,更多地接受经验知识的偶然性。康德哲学的主题也是为科学知识的确实可靠性辩护 ,但他的辩护是牵强的并导致“物自体”的不可知和“二律背反”。黑格尔在批判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阐述了认识是主客体的双向互动的观点 ,为后来知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景,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建构主义关于科学知识的几个观点的阐述与分析,来回答“科学知识到底有没有社会性和多大程度上具有社会性”这一有关元科学的根本问题,同时表明笔者对建构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历史总合力是历史主体合力与历史客体合力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交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力量。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历史主客体各种动力因素综合作用方式的概括和反映。历史总合力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命题:历史主体合力和历史客体合力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客体合力和历史主体合力统一于社会实践;历史主体成为历史客体的统治者和主人,这是历史总合力运动的必然趋势。历史客体合力和历史主体合力通过“动机”,“活动”,“结果”三个层面交融在一起。它在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不同的质态。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终决定着历史总会力的量。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认识论从个体到社会再到实践维度的转向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社会学在传统逻辑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下产生、发展直至解构;科学知识社会学借助自然主义与相对主义认识论对科学社会学提出挑战,并促使自然主义认识论由个体认识维度转向社会认识维度,但在科学规范问题上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重视实践转向,是推动后科学知识社会学及自然主义认识论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伊夫林·福克斯·凯勒的科学哲学是源于女性主义者意识到科学的历史一直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历史,男性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绝对压倒优势.在对科学的男性化进行批评时,她通过对科学内部隐喻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科学与性别"问题,提出了"动态客观性"问题,试图在实在论与相对主义之间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指出科学既非"自然之镜"亦非"文化之镜",而是自然与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反映.这些既反映了凯勒对科学哲学的贡献,也反映了她对科学的反思有待进一步增强辩证性.  相似文献   

12.
柯瓦雷的科学史观揭示了人类思想的统一性,成为当时科学史研究的主导传统。他的科学史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的发展依赖于思想观念的革命和知识观念的更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尤其是科学认识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史的目的就在于揭示科学之进步。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对科学的文化价值的论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实证主义文化观与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科学的文化特征,但各有偏颇。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不应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中性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的人文价值,把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中,应该从"人类活动"、"人类需要"去理解全部科学,在其内部同时蕴涵着认识价值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古今思想家对科学和道德的关系众说纷纭,目的是为了探讨两者之间发生联系的原因。对古今思想家理论的揭示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产生这种交互作用的机理并提出新的思路,科学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两个活动领域,它们之间可以不经过社会生产关系作为中介面,而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直接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主要趋势是相互促进。探讨科学与道德交互作用对建立科学伦理学以及全面理解科学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伦理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探讨了《周易》与三种科学模式的关系。首先,从中医学这一个侧面说明《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关系不大。其次,指出作为国学经典的《周易》对外来的近代科学无所谓阻碍或促进。最后,认为现代科学的整体性、动态性的宇宙观在现代科学体系里本身就已经存在,反过来从《周易》寻找启示的意义不大。反思《周易》与三者的关系,本文主张,《周易》哲学的"为什么"是本体界的探究,而科学的"怎么样"是现象界的描述,二者各有自己的界限和范围,不应把哲学看做科学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技术关系是科技史上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进为中心进行论述。立足科技史,首先对科学与技术的定义进行了概括,辨析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然后着重阐述了科学与技术本质联系的演进历史阶段:平行发展时期、相互作用时期和融合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西方学界存在着三种观点:冲突、分离、正相关。20世纪中叶,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发生了从"冲突"论到"正相关"论的范式转变。在科学与宗教研究的科学史考察进路中,可以看到从罗素到默顿再到霍伊卡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8.
从桥梁与人类文化历史的关系、桥梁与人类对材料的使用和创造的关系、桥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方面叙述了人类文明的成果与桥梁的关系 ,认为桥梁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意义 ,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单个个人的分散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的协作活动。因此,要有效地进行现代科技创新就必须具有适宜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一是社会需要。它为科技创新提出目标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并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提供条件。二是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保障科技人员的合法地位和人身安全,保证科技人员的丰富资源,凸现高效率的科技社会建制,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三是人文因素。它主要包括伦理道德、传统、宗教,社会学科中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这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回顾科技进步史和农村职业教育史,细致分析科技进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促进自身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