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论巫文化的艺术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艺术起源是巫术说的基础上,论述原始艺术装饰纹样的两个层面:自然仿生形与几何形纹样。从中可以了解到原始巫术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及装饰纹样艺术形态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文化的形成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相联系,同时也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试从自然基础、原始宗教的形成,以及原始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三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文化的起源,为今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表现为天时与人时二重组合.从民众时间意识的起源上看,自然时序、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节奏是形成民众时间观念的三大要素.从历史发展的路径看,早期社会以自然时序的天时为第一选择,随着社会生活秩序的确立,人们逐渐以适用社会生活节奏的人时为岁时体系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教产生并逐渐系统化后,藏民族原始的鬼神思想被纳入到本教的谱系中,成为描述世界形成和生命起源的重要来源.本文就从这个视角入手,论述和分析了本教文化中三界宇宙的时空观和人类与神灵鬼怪的关系,从而阐明藏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保持相对和谐关系的缘由.  相似文献   

5.
法的起源是法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本文从分析法的概念和本质以及法与法律的区别入手来探讨法的起源问题,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和论述法的起源.随后指出"法起源于国家"这一认识是对真正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学说的误解和歪曲,是完全错误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法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原始社会规范的出现和原始习惯的产生是法产生的标志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春秋时期,龟卜作为传达神灵意志的媒介被淡化了,而在贵族阶级的政治传播、人际交往中却频频发挥作用.在许多时候,它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于人事的政治装饰品,与传统"礼"法相通.贵族阶级在信息传通中把它借用来作为文饰的幌子,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卜官地位的衰落以及对自身职业的否定,昭示了隐藏在龟卜中的欺骗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7.
休谟从人的自利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出发探讨了社会的起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正义的起源,指出自利是正义的原始动机。在深刻分析爱的特有内涵的基础上,休谟认为作为自然情感的爱因其“偏私”性质应是自利的主要内容,因此,他的自利作为正义的原始动机也可归结为偏私的爱是正义的原始动机。休谟所谓偏私的爱是正义的原始动机所强调的是,偏私的爱是正义的消极动机而非积极动机,即正义是控制偏私的爱(自利)的产物,所以,他关于爱与正义的理论给了人们两个重要的启示:其一,爱作为自然情感无法直接产生正义(以及正义社会);其二,公平的正义(以及公平的正义社会)乃是人类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8.
长期聚讼不决的艺术起源问题近来出现"多元综合趋势".由于原始材料发现与占有是一个"无限"过程,更兼之材料意义的形成需要理解和阐发,因此艺术起源研究注定受到不同艺术观影响,并形成原始艺术发生研究的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层面上的追索带来的不同结论.认识艺术起源研究形成不同观点的根本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导致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生命、劳动生产、巫术礼仪、游戏精神等皆是原始艺术发生的重要因素.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开放性结构模式,能够较为圆满诠释目前材料,并吸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诗经>兴象中的各种动植物具象,在其自然特性和视知觉特性背后,隐藏着丰富、复杂而神秘的原始宗教的观念内容,这些观念内容是诗经兴象和诗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重要纽带.透析这些内容既是整体解读诗经的关键,更是认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思维起源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是启蒙时代重要的哲学人类学文献。在其中,赫尔德通过批驳苏斯米希、孔狄亚克和卢梭的语言起源论,阐明了自己建立在"思虑"和"听觉"等关键概念之上的人类自然状态论。基于这种感性的语言起源论,赫尔德判定,人类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过渡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一种"自我教育"的现代观念也能够在此获得人类学上的逻辑奠基。赫尔德的这种学说是一种典型的启蒙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字和用它刻写的甲骨卜辞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社会风貌的痕迹。关乎民生大计的农业生产在甲骨文和卜辞上都有其原始古朴而又生动形象的表现。这种文字与文化在甲骨上的结合,为我们探寻殷商时期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甲骨文及卜辞,参考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主要从字形这一微观视角,印证和补充传世文献中记录的商代农业生产规模、商代农业生产工具及农业生产工艺,重现商代农业生产的场景,为我们理解、感受商代农业文明提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角度看,甲骨文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而且,甲骨文作为现存最早的书面文学,是后来中国灿烂文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济南和趵突泉古称泺。甲骨文中有泺 ,但不能肯定是地名。甲骨文另有地名乐 ,是帝辛 (纣 )征夷方往返路线中经过的一个重要地点。我们采用国族名铜器出土地点的新方法确定了征夷方途经的 5个地点分别在滕州、新泰、兖州、泰安等地。再结合文献记载又确定了其他 4个地点 ,这样就可以给出征夷方往返路线图。然后利用古代日行军 3 0里为一舍的规律对往返 12段行程进行核查 ,看每段行程两个已知地点间的距离与行走的天数是否符合这一规律 ,核查结果全部符合。乐是第二段行程自扈 (范县东南 5 0里的顾城 )至乐和第三段行程自乐至商 (泰安道朗龙门口 )中间经过的地点。如果乐在济南 ,这两段行程的距离与行走天数就是合理的。否则如果据已往的考证乐在河南宁陵等地就不符合日行军 3 0里为一舍的规律。这样 ,济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可以推前 80 0年。具体讲距今年 (2 0 0 1年 )已有 3 5 43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4.
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阶段,罗振玉当数第一位功臣:他帮助了《铁云藏龟》和《契文举例》的出版;亲自搜集和公布了大量的甲骨文资料;在考释文字时大胆纠正《说文》的违失;用"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的方法考释出560多个甲骨文字;在已识文字的基础上,罗振玉进一步"考求典制、稽证旧闻",探索商代历史、礼制和文化,为甲骨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5.
殷墟卜 辞命辞中的“亡(彳)”一词,丁山先生释读为“无尤”.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并无异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说,认为“(彳)”字应该是“拇”字的表意初文;又据声韵将其读作“吝”,“亡(彳)”就是《周易》、《归藏》等卜筮类文献的“无吝”.这个词汇在殷墟卜辞中出现频率很高,且与卜辞释读关系甚大,因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分析该字字形以及“无吝”一词产生年代,此新说不能成立,丁山先生将“亡(彳)”释读为“无尤”应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罗振玉的《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是甲骨文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该书立有560个字头,利用金文的字头有187个,一共引述金文293条次,其中仅言古金文或器物未摹字形者就有69条次,涉及到760个甲骨文形体的考释。罗振玉利用金文考释甲骨文的方法主要有:以金文偏旁或单字证甲骨文、利用金文通律证甲骨文、金文篆文比较以证甲骨文等。罗振玉在考释的同时,还通过甲金文的相互比照,探讨了文字发展演变中的分化、简化、繁化、讹变等现象,追溯了文字的初形初义,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7.
近年出版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摹本》存在一些误摹和漏摹的情况。笔者在朱歧祥和姚萱两位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校勘,希望能对花东卜辞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裨益。《花东》摹本中可勘正者共150余例。其中误摹100例(包括文字笔画摹写失真57例、字形误摹误释43例),《花东》摹本漏摹55例(包括字词漏摹43例、辞条漏摹12例)。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普通文字学和比较文字学理论的指导,可对所选取的商代甲骨文和古埃及圣书字中的象形字作比较研究。通过对所选取的104个圣书字象形字与290个甲骨文象形字的多方面比较,可发现:圣书字象形字根据用字需求呈现出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兼类用法,最终变成了意音文字。  相似文献   

19.
丁山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考释甲骨金文主要是通过字形比较、辞例推勘、据礼俗和民族史料释字,其古史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史前神话、殷商氏族方国、商周史料考证、商周年代学研究等四方面.丁山古史研究的方法是"二重证据法"在三个层面上的运用与扩大,对古史辨伪理论也有继承和发展.这些方面,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商代甲骨文金文词汇与《诗·商颂》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世《诗·商颂》五篇,其成诗时代颇多争议。今以甲骨文及同时期之金文词语与商颂做比较研究,证明《商颂》的主要内容可用甲骨文及同期金文表述,其为商诗当无可疑。文章并推测《商颂》的原始记录形式为三言句或以三言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