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河上肇(1879-1946)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思想家,作为亚洲较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将日本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其著作在中国多次再版,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起到了启蒙作用.我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曾赴日留学,在他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河上肇的思想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厘清河上肇对李大钊思想的具体影响,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是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之一,而复刊后的《晨报》,特别是改良以后的《晨报副刊》则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李大钊在《晨报》所担当的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正是通过他的杰出工作,《晨报》从1918年12月1日复刊第一天开始,特别是从次年2月7日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传播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其作用与《新青年》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复刊以后的《晨报》紧密配合《新青年》,在《晨报副刊》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正是在《新青年》和《晨报副刊》的带动下,《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和稍后的《京报》等迅速跟进,先后辟出专栏专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日本学者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提出的"五四时期指导《晨报副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的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河上肇(1879-1946)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思想家,他不仅第一个系统地、比较全面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介绍到日本,并且还对亚洲诸国尤其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在日留学14年,和河上肇缔结了深厚的师生之谊,他的思想形成受到了河上肇莫大的影响。厘清河上肇对李汉俊思想的具体影响,可以窥见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的途径,这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是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关键阶段。《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期间共产党兴办的重要报刊,在办报的过程中传播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化的进程,促使延安时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高潮。《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和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渠道作用,为党的新闻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延安《解放》周刊,对于当代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解放》周刊是皖南事变前延安报刊系统的核心,最早成为党的喉舌。它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刊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为展现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表明,《解放》周刊是皖南事变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情况,湖南常德的赵必振在五四前期翻译了大量作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1902-1903年,赵必振在上海翻译出版了《近世社会主义》(上下册)、《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广长舌》等二十余本日文著作,还翻译了具有爱国救亡作用的其他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最早传播到中国来。赵必振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  相似文献   

7.
2007年4月28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李大钊先生逝世八十周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召开了“首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论坛——暨纪念李大钊先生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等重要科研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重要报刊的代表共计3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是中国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虽然期刊存在的时间只有半年多,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布尔塞维克》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对象和任务、中国革命领导权等中国革命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布尔塞维克》非常重视从实践出发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但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也有历史局限性。总之,这些探索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是发展的、异质的、批判的理论,是强大的精神支柱、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要认真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用中立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介绍与理解、对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初步探索,虽然带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大钊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程前宝贵的探索道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共产党宣言》的7篇“序言”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这些“序言”不仅对当时各国的工人阶级运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是对《共产党宣言》的补充和发挥,更是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如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做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国情相结合等思想,都体现了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些思想和认识对于当前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树立和践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重要的进步刊物之一,它以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特别是世界和中国的劳工运动而在当时的知识界、思想界获得盛名。该刊所发表的大量文章,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客观报道国内外工人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状况,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等问题有所讨论。因此,应对《星期评论》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表现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予以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首创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完满典范.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并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第二个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典案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通过对古代儒家义利观的吸收借鉴,从“原则”“标准”“党员个人利益”等方面,论述了正确处理党员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极大提升了共产党员修养理论的透彻性与说服力。《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7.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涉及到《资本论》的哲学意义、《资本论》中的科学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构成的重要概念,它们互为理解对方的关节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理解《资本论》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理论关键点,而资本逻辑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中具有理论原则意义的内在部分,是揭示科学的现代属性和特征的钥匙。对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关系的研究,重点是阐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科学观,论述《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并从资本逻辑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具有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李大钊在中国赫然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李大钊就已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作了"初步提示",并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李大钊是倡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具体地把握李大钊写作和发表 《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 的胜利》的现实背景和直接动因, 历史地考察了李大钊形成两文思想主旨的思想基础, 认为李大钊撰写这两文的主要目的是揭露段祺瑞等军阀和政客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欺世盗名的倒行逆施, 是要通过歌颂十月革命, 欢呼社会主义胜利, 宣传和论述布尔什维主义, 来提示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的到来, 借以唤起中国人民的觉悟, 勇敢地向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统治和一切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把中国引向光明  相似文献   

20.
李达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巨匠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奠基人。李达于湖南大学任教时所著讲义《法理学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著作,首次用科学的世界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理学体系。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法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研究对象,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探索了现实路径。《法理学大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思想基础和哲学依据,对法理学哲学派、自然派、分析学派、历史学派、比较学派、社会学派等其他学派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在李达之前,法理学研究虽初具规模,但多为舶来品的翻译介绍,《法理学大纲》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现实,体现了法理学研究本土化的趋势,彰显了中国法学研究的自主性与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