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遵循整体观和相对性理念,在“认知思维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学科界面、自然融合型的科学与人文整合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科学与人文长期以来的分割与对立的局面。并依据该模式提出了“‘组织结构’决定‘性能'”法则、“更大层次系统对系统制约的第一性”的“伦理”法则、“子系统之间和谐共存”法则等思想将引导人类走上“天人合一”的和谐永续的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2.
人类能在多大程度上从科学发展中获益,主要取决于其在发展科学、利用科学过程中确立人生价值及意义的智慧,即人文理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人文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只有在宇宙中正确定位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的"此在"成为"诗意的栖居".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还要调解好与社会的关系,找到其在社会中的位置.人文理性在群体间的关系中表现为对他者的尊重、理解和宽容,体现着群体间询求认同、进行沟通、消解矛盾的智慧.个体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人文理性的调解才能达到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个人素质提高的表征,也是实现人文理性的人格保障.  相似文献   

3.
人文与自然:从冲突到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和“自然”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人文与自然发生冲突植根于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要克服工业时代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使二者走向和谐,其可能的途径是:1.扬弃人的自我中心化;2.寻求技术的诗意化;3.借鉴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王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著《潜夫论》中阐发了自然元气论、自然辩证发展观、自然辩证认识论、天人关系论、知识与社会关系论、技术与社会关系论等自然辩证法思想,为我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进而与社会真正和谐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宝鉴,对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必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各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互中,凝炼出了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存之道。这些生存智慧与惯习浸润在他们的器物、精神与制度文化中,支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与审美情趣,进而成为各民族地区古朴深厚的生态伦理文化,岜沙苗族文化中传统的器物格局、农耕文化、礼仪习俗、禁忌民约等充分展示了其所秉持的和谐共生生态观、用之有度消费观、代际公平责任观等,为当代人们反思现代社会生态伦理提供了价值观照。重构生态伦理应实现由“关爱自然”之伦理立场向“敬畏自然”之伦理立场、“竞生发展”之思维模式向“共生发展”之生存智慧、“消费主义”之生活方式向“生态主义”之生活方式的转变。当然,于各民族伦理文化而言,学习借鉴者需择善而从,唯此方能引领民族地区发展“促其行而规其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以“道法自然”为其自然哲学观的理论依据;把“以天合天”作为对待自然的基本原则;用“无以人灭天”来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力求达到一种“复归于朴”的自然人性的理想境界。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闪射出耀眼的智慧之光,对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和现实看,人们普遍憧憬“美好生活”,没有例外。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过上好日子”的应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人民来“定义”,并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来体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实然行动实际上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过程。应然状态与实然行动之自然契合,架构了“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即什么是美好生活与美好生活实现条件——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人类美好生活的真正本质在于社会实践——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实现什么样的美好生活与怎样评判美好生活——目标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谁的美好生活与谁来创造美好生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将历史看作气化流行的过程,历史之本体则是气之本真———道之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天道之本然”生成的自然历史和“在人之天道”创化的人文历史。历史首先是单纯的自然历史过程,然后是包容自然历史的人文历史的演变。真正的历史是人类依凭其“凝道生德”的形而上之人文道德自觉创化的人文历史,由此形成了王船山以“全其质”而“备其文”为目标的创化历史观。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伦理内涵根源于人的未定性。“人之成长”与教育的“共生同构”关系映现了“教育一伦理”的生态。教育价值生态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和教育实践生态的人伦原理、人德规范、人生智慧、人文力展开了教育的伦理内涵。我们只有从人的特性出发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伦理内涵。这对于把握“教育一伦理”的生态,理解教育的实质,推进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维新 《金陵瞭望》2005,(20):24-25
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乡镇,应该是与企业、社会、自然,与群众形成良好互动的乡镇。江宁区麒麟镇党委、镇政府围绕“科学发展,建设和谐乡镇”这一主旋律。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围绕实现“投入两年翻番、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居民收入四年翻番”这一目标,在巩固“稳定乡镇”,打造“活力乡镇”,塑造“诚信乡镇”.营造“魅力乡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工记》凝结着浓浓的科技人文关照情结。概而言之,即和谐是科技之本,实用是科技之经,生活是科技之源,艺术是科技之躯,生命是科技之脉,精确是科技之根,求真是科技之性,尚智是科技之脑等思想,其创新之处正在于他把自然、科学、文化、生命真正有机地贯通了起来,实现了科技生活的人文复归,避免了西方式的"主客二分"模式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湿地景观不同于高山峻岭那样具有挺拔、高耸的阳刚气势,有的只是向阴、低洼的优美、阴柔之风格。因此,湿地景观建设,只有顺应其“向阴”之势而展示其“和”(和谐)的魅力,才能使其自然空间的秩序变化具有“阴”之“和”的美感。儒道关于人与自然“妙和相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很值得我们借鉴。大庆湿地景观应创造出如下的“阴和之美”效应:百湖之城声、色、香俱全的空间秩序变化美;“挺水植被”远近错杂的空间秩序绵延美;人生智慧作用于湿地自然景观的空间秩序和谐美。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与人文的背离是诱发生态环境危机的文化根源。只有推动科学与人文全方位的共用与融合,实行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战略,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希腊城邦的“爱智之人”不只一类,有耽于纯粹静观探究自然的“自然学家”,有意欲改变世界移风易俗的“智术之师”,当然还有“知-无知”的苏格拉底式的“临界哲人”.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所展现的哲人身姿让世人看到,城邦中的三种爱智生活其实是一种微妙之“二”——作为“爱智能”之结果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同一”与“爱智术”之结果的“虚无主义”并不构成真正的两极,二者恰恰是一体两面,互为因果.真正对其构成哲学审断的,乃是因“知-无知”而“爱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临界之思”.  相似文献   

15.
根据认识对象的不同,知识可分为自然、社会、人文三大门类及若干不同的学科。各门类、各学科的知识都渗透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核心分别是求真与求善,两者共生互补。文明的进步应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既是“能人”又是“好人”,我们的现代化也必须坚持科学和人文并重。  相似文献   

16.
赵谦 《金陵瞭望》2011,(11):44-44
只有不断地深入群众中间,文化活动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不断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让大家富了“口袋”也不忘了“脑袋”,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共创和谐的大家园。  相似文献   

17.
昌耀的诗歌向我们展现了众生有灵、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随着他从荒原回到城市,“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日益增强。寻找人文与自然的和谐是昌耀始终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结合历代茶人在茶审美中的诗词书画,从“生态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论述了“和谐”是茶文化的核心思想.茶出自山川,长于山野,天然自成,聚山川之灵秀,日月之精华,“阴阳交和孕嘉木”,体现了其“自然的和谐”之美.“寄情美景与佳茗”,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品茗,意入心,心悟道,与自然相融,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通过敬茶、献茶、赠茶、赐茶等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清茶一盏乐融融”,“人与人的和谐”得以构建.茶和谐身心,怡情悦意,释矜平燥,“独品得神”尤显高雅,能达致“空灵虚静物我忘”的境界,实现“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人才为要;人才脱颖,不拘一格。要想人才脱颖、发挥作用,就必须打破拘格的方式,制定科学的“取士”之道,消除用“庸”不用“才”的恶劣现象,加强教育、提高官德、创新机制,不拘一格——用“正”不用“邪”,用“才”不用“庸”,用“优”不用“劣”;兴衰在人,以古为鉴。发掘、遴选、使用优秀人才、杰出人才,使其脱颖而出、发挥智慧、展示才能,推动单位部门企事业以及地方区域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和谐发展,促使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道法自然”昭示了中国古代先哲孜孜以求的智慧教育之路,西方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描绘了西方教育家们的代代探寻,当今科学成就也不断解密着生命密码,儿童的生命之道就是教育的最高法则,教育应顺其自然而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