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词汇教学一般借助于对比或翻译法讲解课文(具体语境)中出现的单个词义,并不注意揭示词义之间的联系,更限制了学生对词汇的语义延伸理解能力的发展。在词汇的多义性教学中隐喻能力占有尤为重要的位置,在俄语词汇教学中,尤其是多义词的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互为逆过程。运用词义测试的方法,研究高年级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义项磨蚀的情况,旨在推进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的保持,促进词汇习得的长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多义词基本意义和直接引申意义上没有磨蚀,在多义词间接引申意义上有明显的磨蚀。  相似文献   

3.
视感为认知模式的物态意象是多义词词义原型,也是词汇衍生多义的规约,可用多义词词义原型对事物典型和特征的共性把握确定待选多义词义、和建立多义词待选词义定义的参照模式,这对语篇水平上多义词语义的翻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语多义词“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词义扩展源于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的身体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以汉语多义姿势动词“立”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一项定量研究探索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对词义扩展的潜在理据作用,支持了多义词的义项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人们的身体体验为基础的论断;继而把中文“立”和英文stand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意象图式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意象图式对不同语言中相同词汇的语义扩展方式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知录》有丰富的词汇、词义研究内容,如解说词源、词的历史发展、复合词构成理据、词义演变、词义分化、词的多义性、词的古义和僻义、复合词的偏义性、古籍正确释义等;这些对现代词汇学、词义学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多义词head构成的复合词的句法结构、词义关系、语义变化以及词素义的变异进行了考察,并从认知角度予以分析。研究发现:(1)在多义词head的复合词中,句法复合词和非句法复合词各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而句法复合词基本上为偏正式结构;(2)多义词复合词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概念合成的过程,并形成语义变化,其变化类型主要包括:并义类、综义类和变义类;(3)head复合词绝大部分为双词素复合词,其中X+head型复合词大多为离心构式、变义类复合词,head+X型复合词大多为向心构式、并义类或综义类复合词;(4)多义词复合词的语义变化与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有关,转喻思维在组成head复合词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大于隐喻。  相似文献   

7.
不对称概念在语言学中有自己特定的内容。词汇词义不对称的成因 :客观存在的制约 ;心理因素 ;人的生物特性 (记忆功能 )的限制。不对称的类型 :从结构项的角度分为二元不对称、三元不对称和多元不对称 ;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分为一方有·一方无的不对称、全·偏不对称和交错不对称。多义词义项的不对称。同义词之间的不对称。反义词之间的不对称。汉语词汇词义的不对称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成分在对称模式中发生的不对称分布的研究成果对人机对话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五千言 ,使用动词较多 ,其中单音动词占大多数 ,复音动词较少。单音动词大多使用本义 ,其中单义词多 ,多义词少。词义发展途径主要是引申。单音动词主要作谓语 ,此外还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赤峰汉语方言词汇中的多义词词义的扩大和转移,词缀的特殊用法、各类方言词汇的来源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赤峰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方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俄语中大多数词都具有多义性。多义性不对言语理解造成障碍得益于语境的作用。而语言语境又是多义词词义实现的主要条件。语言语境分为词汇(语义)语境和语法语境。语法结构、语法形式和句法功能作为语法语境的一部分,对于区分词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没有独立于认知之外的语义,词义的产生与人的身体经验和人的隐喻性思维密不可分。因此,人类的认知在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解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本文从认知语义学中的经验观、隐喻观和百科观出发,探讨对多义词的静态词汇意义和在语境中动态的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解方面的一些 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可迁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于介绍Kellerman的原型类型理论和可迁移性观点并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母语在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迁移影响(可迁移性)。笔者依照Kellerman[1]的“oog”试验的方法,就汉语多义词“眼”做了相同试验。试验分为三个部分:(1)可迁移性试验:比较一个汉语多义词的任意两个意义,选出译为对应英语的可能性较大的一个意义。(2)相似性试验:比较一个汉语多义词的任意两个意义,选出与其原型意义较相近的一个意义。(3)比较一个汉语多义词的任意两个意义,选出在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一个意义。试验结果否定了Kellerman[1]的结论:相似性和使用率的简单相乘关系可以用来预测可迁移性。结果发现可迁移性与相似性确实存在着密切的正比关系,但使用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结果部分间接地证明了Kellerman的原型类型和可迁移性观点。  相似文献   

13.
多义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这种词在词汇里占多数。多义词由单义词演变而来,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使用范围,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利用词的多义性修饰语言的客观条件,这都有助于人们准确细致地表达思想情感。研究多义词,对于学习语言和进行语言教学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多义词,本文不作全面探讨,只就它的词义系统以及其他几个有关的问题,谈几点  相似文献   

14.
词义不明确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词多义”,一种是“同音异义”。下面分别说明: 1.一词多义汉语也同其它语言一样,词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多义词,就是同时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几个不同意义的词。例如“宽”,至少有以下几种意义:①横的距离大;②放宽,使松缓;③不严历,不苛求;④宽裕、宽绰。多义词在使用中由于受上下文的制约,只  相似文献   

15.
多义词是在一个词形之下包含着几个相对稳定存在着的而又互有联系意义的词。多义词词义间存在着义通、义类、义反等多种内在联系,它是词在使用过程中渐次积累的结果,其形成既有语言内部原因,又有客观因素、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生活、风俗习惯、语用心理等非语言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关联视角下词汇语用收缩与扩充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语用学是语用学界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词汇层面为基础,对词汇意义进行动态研究.词汇项目不仅有其本身的词汇意义,而且受语用因素的制约,如词汇信息的语用收缩、语用扩充等,它们始终贯穿于其使用的调整过程中.本文将试图解释与词义的非充分限定有关的语用现象,探讨语言使用中词义的选择与确定,尤其是特定语境中话语理解时词义的语用收缩与语用扩充现象,并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语用过程进行关联性阐释.  相似文献   

17.
商务信函独特的文体风格很大部分体现于其选词、用词及其词义的特殊性,而对商务信函用词特征的把握直接影响着翻译工作者对函件的理解和翻译。因此,本文通过再现能体现商务函件用词风格的有代表性的几个特征,及从外贸术语,多义词,正式用语和古体词的运用入手,来探讨其独特的特征对翻译的要求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多义词一直都是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对多义词"头"、"手"、"口"、"打"进行语义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梳理词义脉络,发现汉语多义词的词义演变基本遵照人类的认知规律通过隐喻和转喻演变而来,其中身体隐喻更是直接体现了从人→物→事的认知过程,从而使多义词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可见,将认知策略运用到汉语多义词教学中,不仅能强化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汉语学习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俄语多义词的若干义项可依据自由—限制、词汇—语法的标准划分为自由词汇意义、词汇限制意义、语法限制意义、词汇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和熟语意义 6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形异义词是词汇在演变中经过概括后的产物,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字形相同,意义无关;多义词是词义在演变中经过裂变后的产物,即一个词由本义引申出多种含义,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