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环境法学研究蓬勃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表现在研究成果的数量前所未有,质量不断提高;学术会议的数量空前增加,中外学术研讨已成特色;中外学术访问明显增多,学术合作渐成机制;学科建设成绩显著,环境法学发展获得更大空间。研究特点是注重环境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环境法学与其它学科的交流和渗透,注重学术研究与立法实践的结合,注重传统领域深入研究和研究视阈的进一步拓展。研究热点包括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问题、环境权问题、民法典制定中的环境法律问题、矿产资源与能源法律问题、区域经济与区域环境法律问题、环境侵权及其救济法律问题、循环经济法律问题和国际环境法律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法学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属性,总体呈现了从学科的初步构建、基础理论形成、走向法律实效的实践论转型及对新问题回应型研究的学科发展脉络。环境法学研究集中形成了"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及"风险预防"等研究主题和热点的转移。国际上,环境法学体现了法学与环境科学、经济学、政策科学等多视角的学科特点,通过对比国际SSCI数据库中的环境法文献体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提出我国应继续增强环境法学的科学性、实践回应性和前瞻性,结合中国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深入开展交叉性、综合性研究,推动中国环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2003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的进展表现在研究成果丰富、学术活动频繁、研究队伍壮大等方面.研究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比较环境法、多学科交叉、环境执法等问题的研究;注重对学科的回顾总结;紧密联系实际.研究的热点包括环境权、环境侵权及公益诉讼、环境刑法、WTO与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环境税等.  相似文献   

4.
2 0 0 3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的进展表现在研究成果丰富、学术活动频繁、研究队伍壮大等方面。研究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比较环境法、多学科交叉、环境执法等问题的研究 ;注重对学科的回顾总结 ;紧密联系实际。研究的热点包括环境权、环境侵权及公益诉讼、环境刑法、WTO与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环境税等。  相似文献   

5.
2004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研究水平整体有所提高,表现在研究成果比往年明显增多;严谨学风渐长,学界形成良好互动;研究单位不断增加,研究群体逐渐形成规模等方面。研究特点是依然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学界形成争鸣和反思的良好学术风气,关注领域范围扩大等。研究热点包括循环经济法律问题,环境侵权及公益诉讼、环境司法问题,环境刑法问题,国际环境法与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相关法律修改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是指合乎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的基本观念。它是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中基本理念的概括、提炼和科学抽象,是环境资源法学科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环境资源法学目的、价值、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反映。主张通过对传统法学基本理念的扩大、深入和重新解释,将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一些重要观念纳入到传统法学基本理念之中。环境资源法的基本理念的形成和成熟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晶。如下因素对基本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各国环境资源法所确立的重要观点,特别是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中所确立的指导思想、立法目的、法律原则、基本政策和思想观点;国际环境资源法所确立的指导思想、立法目的、法律原则、基本政策和思想观点;著名环境思想家、理论家和活动家所阐明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观念,特别是著名环境资源法学说所论证和概括的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7.
1979年~2009年期间,中国航空法学从蹒跚学步到悄然崛起,渐成独立的部门法学。30年来,研究成果虽然无法与成熟的部门法学相比,但也随着中国航空事业和航空立法的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在充分认识到研究力量、研究方法、科研成果质量、研究内容均衡等方面不足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理论的充实和加强对其他法学学科知识的吸纳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环境损害赔偿是实现环境损害法律救济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环境损害的特征使环境损害赔偿诸多问题成为环境立法与司法的难点。笔者运用法学与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案例对环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做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立法与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已然成为当下环境法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中的北大核心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环境公益诉讼学术论文为分析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绘制知识图谱,系统考察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的文献特征、热点主题及演进脉络。结果显示:文献特征上,发文量受到立法实践的牵引作用明显,研究力量间的“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学科领域的“小众性”特质显著。热点主题上,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关系模式、原告资格、程序规则、域外引介等方面。演进脉络上,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热点与前沿变迁经历“学理探索—制度构建—实践推进”三个阶段,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关系等议题有望延续成为前沿问题。未来环境公益诉讼研究需要构建“学术共同体”协同合作长效机制,拓展研究视野;应用多元化研究方法,注重不同方法的功能集成;立足前沿问题,开展持续性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主要围绕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水权交易、环境纠纷与环境诉讼、流域管理与流域立法、新《水法》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丰富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反映了当前国内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