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目的论为旅游文本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理论,以山西晋祠博物馆部分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翻译为例,探讨了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求更好地满足译语文本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在旅游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学,旅游景点公示语可分为三大类:信息型、表情型和呼吁型。不同类型景点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翻译策略各异。然而,对于复合型景点公示语,翻译时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凸显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具有相似的文本功能,但二者在语篇模式和文体特征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要使旅游外宣文本实现其预期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调整。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特点、信息功能方面的差异,从翻译的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本资料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也正是其中的文化差异给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以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借鉴,以文化内涵为导向,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文化负载词汇、旅游景点及楹联等的翻译技巧,从而实现旅游文本的交际目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旅游英语翻译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汉英旅游景点文本特点,采取相应的英译策略,准确传递源语信息,以满足国外游客需求.本文结合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三种文本类型,比较汉英旅游文本典型特点,简析海南国际旅游岛景点翻译,旨在归纳旅游景点文本翻译策略,更好地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要让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得到更轻松更便利的服务,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克里斯汀娜·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注重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尤其是实用型文本。本文通过对应用文本分析模式翻译公示语进行研究,重新审视国内公示语的翻译问题。以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部分公示语及其英译文本为对象,分析其文本内外因素,发现文本分析模式对公示语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在分析四川三星堆遗址公示语的信息型文本、感染型文本及信息型兼感染型文本的基础上,应用克里斯汀娜·诺德的环形模式进一步探讨了翻译过程,认为景区公示语的每一个翻译过程都应该符合翻译纲要。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境外旅游持续升温。旅游景点官方网站作为境外游客深入了解中国景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窗口,对提升中国形象和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为典型案例,对苏州旅游外宣翻译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的深入剖析,探讨直译、意译和意译加注释等不同翻译策略的应用,以及这些策略对内容传达有效性的影响,为苏州旅游外宣翻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我国旅游业和外宣翻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东惠州旅游事业发展迅速,但目前广东惠州对外介绍景点的英文文本不多,且翻译质量也参差不齐,不尽人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旅游景点介绍的译者必须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待翻译。鉴于英汉旅游文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不同,从跨文化角度,总结介绍广东惠州旅游翻译的经验和方法,在进行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时应注意景点名称和人名的翻译、历史文化词汇的翻译、旅游语篇中诗词和古文文化信息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点简介在传播中国旅游文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使英译本更加准确形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翻译美学角度入手,介绍了翻译美学的相关知识,并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将实现旅游文本交际目的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美感层次,更好的宣传我国的旅游文化,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受诗歌不可译论以及翻译目的论的双重影响,目前,国内著名旅游景点介绍中译者对于古典诗词大多采用了删减的翻译策略。从文化翻译和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国内目前经贸旅游资源宣传推介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求真务实作为旅游翻译的指导思想,对古典诗词采取变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翻译策略,从移植、嫁接、修剪、培基四个方面入手,做好旅游文本的译介工作,从而让旅游作为载体,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用文体学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实地调研、游客访谈、样例分析等方法,对重庆旅游景区英语文本在语言书写、词汇、语法、修辞及文化因素等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增强语言能力、培养文体意识,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熟悉旅游景点的相关文化知识,希望这些策略能为旅游文本中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究在翻译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过程中前意识、潜意识和有意识删减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以地方性旅游景点的翻译为例进行详细论述,力求在旅游景点的翻译过程中找到一条避免意识性删减文化信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点介绍是一种功能性非常突出的实用文体。具体来讲,旅游景点介绍主要具备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中英文旅游景点介绍在语言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旅游景点介绍有注重理性与写实,语言简约而流畅,句式严密,在信息的设置上突出信息传递的客观性与可靠性。旅游景点介绍英译在进行文本信息转换时,在表达方式等方面要尽可能符合英语的习惯和模式,具体体现文化词语翻译、句式的调整、原文到译文风格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14.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是翻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采用的侧重点不同的翻译方法,归化法的侧重点在于目的语读者,而异化法侧重点在于源语作者。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两者要结合使用,缺一不可。文中还探讨了在中、英诗歌互译过程中,归化法用于转译双语诗歌中的"意美",异化法用于转译诗歌中的"形美"和"音美"。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应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欧美文化的强势地位,在翻译我们民族文化所独有的特色时,应采用异化法,以保留我们的文化瑰宝,提高汉语文化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5.
旅游翻译不仅是推动旅游业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更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旅游翻译的研究层出不穷。以接受美学理论为理据,以归纳的四类变译方法即增释法、缩减法、整编法和合并法为主线,通过大量旅游英译文本的实例分析,探讨变译策略应用于旅游文本翻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以读者接受为指导的变译策略对提高旅游文本翻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扩展和丰富了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景点翻译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其英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国外读者对中国的认识。本文详细介绍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景点,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对汉英翻译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分类,以供其他旅游景点借鉴,为走向世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美学基本原理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指出景点旅游文本是包含美学功能的复合型文本,并结合该原理对成都市旅游景点标识的英译现状进行分析点评,提出旅游翻译应当更加注意美译。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与文化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中国著名旅游景点“黄山”一词的翻译,反映当今旅游景区和景点译名的不规范,文化缺失现象严重,指出旅游翻译要注重文化因素,译名要尽量表达出景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佛经翻译与耶稣会士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为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宗教传入初期大量采用了格义法,即附会融通本土宗教文本和宗教思想的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格义法的使用及其影响,阐述宗教翻译的特点以及文本、文化的嫁接中体现出的翻译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20.
涉外导游词翻译的特点及策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涉外导游词的翻译颇为特殊,学者少有探讨.它涉及特殊的文本类型、翻译标准、翻译目的及针对性较强的翻译原则和策略等诸多问题.此类导游词文本是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祈使文本的结合体,其翻译特点(或难点)是服务对象明确、文化对应词较少和古诗词较多.由于导游翻译重视"现场效果",故其标准更应重"达",以符合导游语言的职业特点;涉外导游词翻译的有效策略是使用不同文化概念词,采用铺垫法、补充法或展示法等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