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知识如何形成且被运用的一门学科,因此它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尤其是“传统知识”。生活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有着独特的传统知识。以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红烈村的为个案,从认知人类学的视野具体考察土家族农家肥知识的分类体系、认知利用及其对现代化肥知识的比较等内容后可知,土家族对农家肥知识有着特殊的分类和认知利用模式,这种模式对人们理解和反思传统知识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考量土家族农家肥知识的现代性时,也不能忽视现代化肥知识的有用性与合理性;只有将传统与现代两种知识进行合理的互补与对接,使其达到一种共存互补发展的局面,才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大树垭村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根据大树垭村土家族梯田传统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特性,将其划分为梯田建造知识、生产知识、维护知识。这些传统知识在生态农业、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素材、稻鱼鸭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传统知识,属于土家族传统知识的以青草和粮食喂养为主、圈养和放养结合的土家族传统养猪方式,至少在养殖方式多元化、生态保护、国家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这一传统知识的价值已出现被强大的经济利益所遮掩的趋势,如何在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保护与传承好传统知识,是社会各界人士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武陵山区特定的生活空间塑造了土家族既受水系又受山系双重制约的生态认知体系。这种认知体系以生产劳动中人们对生境的认知和信仰为基础,以生活中人们对生境的维护和适当利用为内核,以具体的文化事象为表达形式。本文以湘西龙山县苏竹村为个案,初步探讨了村落传统生态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母语危机现象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坡脚乡为例,提出在现代社会土家族转用他民族语言是人们语言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是,语言转用造成了土家族母语危机现象;同时,土家族母语危机对土家族传统文化、民众心态、文化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部门农业结构和立体农业结构两方面对土家族地区历史时期农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探讨。认为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部门农业结构的演变实际上是农耕、渔猎和采集并存,农耕生产逐渐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相关农业生产随之演变的历程;立体农业结构的演变实际上是农耕生产由河谷地带逐渐向山坡推进,其它生产部门随之演变的过程;历史时期农业结构存在地区性差异,在开发较早的地区农耕生产占据主导,而在僻远地区处于传统的农耕、渔猎和采集并重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民歌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故事和心路历程,是土家语和土家族音乐的高度融合,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及民间习俗传承。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巴入时代,就表现出土家族先祖对精神文化的强烈要求,土家族民歌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最佳途径,土家人用勤劳与智慧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土家民歌,是最朴实和最富有感染力的民族瑰宝,土家族民歌有着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丰富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8.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土家族的服饰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反映土家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反映土家族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反映土家族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体现;四是反映土家族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载体。研究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对深化土家族服饰的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推进土家族服饰的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现状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吊脚楼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之一.随着社会的变迁,土家族吊脚楼正处于濒危之际,对其抢救保护、开发利用和研究紧迫而必要.从吊脚楼的历史渊源、平面空间布局、外观造型及装饰特点、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等方面去解读土家族吊脚楼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其研究内容已不断深入;研究视角已涉及多学科和跨学科;注重专题和个...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土家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同时受审美性理念的规约,更加彰显土家族的审美精神与审美价值。就目前来看,对于后者之研究仍缺乏关注。因此,笔者尝试从自然与文化的审美性关联对此做学理性思考,认为土家族民众主体认知与自然环境体悟对象皆以生命为美体现审美关系;双重的生计方式必然遵循自然美的原则;土家族社会发展和汉族、苗族的文化交融,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生态形成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传统知识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现行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具体所保护对象之界定却很模糊,没有一个具体的定格模式。结合土家族传统知识本身作为剖析对象,对其概念、内容、特征进行明确界定,为土家族传统知识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打溜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其独特的碰撞方式,不仅产生出特有的音响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土家族民族艺术的古老与神秘。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土家族这一民间传统音乐形式,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创新传承方式,实现传统传承与现代传承的契合;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实现传统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建立土家族打溜子的文化传承人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搭建土家族打溜子文化传承新载体。  相似文献   

13.
论土家族服饰的当代变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家族服饰在当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迫切需要对它进行科学的调适,这兢要求既遵循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及市场主导、专家指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又要选择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市场检验和政府规范等基本途径。深化土家族服饰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科学调适土家族服饰的当代变迁,促进土家族服饰逐步走向相对统一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体系,内容丰富,类型复杂。从民族学的视野,将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概括地划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型、宗教型、规约型、隐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特定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多元化的药物资源在土家族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临床运用,传统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得到张扬。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这一理性实践进一步唤醒了土家族民众的文化自觉,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利用因此倍受土家族民众的重视和从事土家族文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之进行系统总结和研究,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土家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民居建筑造型别致,装饰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土家族建房习俗一般包括看风土家族民居建筑造型别致,装饰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土家族建房习俗一般包括看风水、挖屋基、伐青山、立屋竖柱、上大梁及落成仪式等环节,体现了土家族独有的宇宙空间自然观以及神灵无处不在的神化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居住文化。是土家人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溪州竹枝词是清代湘西土家族文人的诗歌作品。作品追忆了土家族的历史,描写了改土归流后溪州土家族地区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文体活动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但由于作者在词中巧妙嵌入有一些土家语词汇,这给研究溪州竹枝词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即对溪州竹枝词中的部分土家语词进行释义。  相似文献   

18.
溪州竹枝词是溪州土家族文人在清朝中后期创作的作品,作品追忆了土家族的历史,描写了改土归流后溪州土家族地区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文体活动等,是诗意化的民族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我国知识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农业是知识密集型农业经济形态 ,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存贮和使用为基础 ,发展的支柱是高新技术。我国传统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落后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 ,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完善 ,农业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等。发展我国知识农业 ,应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 ,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改革农业科研体制 ,加快农业知识与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服饰不仅在形成、发展、演变阶段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特征,而且在创新阶段亦应兵有这两个重要特征.当代既要对土家族传统服饰进行合理的传承,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创新,形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土家族现代服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