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本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岷江上游区域的人文背景及民族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岷江上游区域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它是一条历史民族走廊和汉地连接羌、藏之通道;二,它是汉、羌、藏交接过渡区和民族文化交融地带;三,它是我国羌族的核心聚居区;四,它是地质生态脆弱和资源匮乏地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的依赖程度甚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灾后重建中如何保护羌文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希腊神话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永恒的文化价值。它有四个鲜明的特点——系统性和广泛性,隐喻性和拟人性,合流性和融合性,扩散性和永恒性。它对英美语言文化、大众文化、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校园安全文化是近年来在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现象和理念,它和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生有四年在校园中生活成长,校园的安全人文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建立完善、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又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一、校园安全文化的特性安全文化包含了人对自然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和人的安全价值关系。校园安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在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4.
论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学教育之所以在与世隔绝近百年后能够重新进入国人视域,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学教育具有显著的文化向度,可以对当代应试教育起到很好的纠偏补弊的作用。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二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凸显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应注意四个问题:第一,传统文化教育越早进行越好;第二,谨防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国学教育;第三,强化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第四,把教师定位在学习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个理论形态之间在生态文明层面具有内在逻辑性、一脉相承性,体现出直觉、反思、发展、成熟四个显著的阶段特色.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是世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体系对我国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为发展中国家处理发展与生态问题提供积极借鉴,为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打开了新维度.  相似文献   

6.
论科技期刊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除具备一般期刊的共同特点外 ,还具有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信息属性和商品属性。这四个属性构成科技期刊的有机整体。政治属性是第一位的 ,它决定着科技期刊的立场、观点和导向。其它三个属性必须服从于政治属性。其中 ,文化属性是它的根本属性 ,它体现在知识性、科学性和探索性三个方面 ,决定着科技期刊的层次和个性  相似文献   

7.
孔子文化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孔子建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哲学体系,它包括文化本质论、文化生命论、文化发展论和文化动力论四个部分。孔子对这些文化哲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对转轨时期的文化建设和跨世纪文化使命的完成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本性。从教育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从教育的主客体属性及其运作过程看 ,它主要是文化原理的运作 ,是一个文化过程 ;从其作为社会统治和控制手段看 ,它是一种人文力。这种文化本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文化的逻辑 ,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一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抵御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二是要严格按照教育目的进行文化选择 ,三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文化素质 ,强化文化选择 ,四是要加强亚文化建设 ,引导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这既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而且达到了文化价值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由主义"虽已有人提出,但学界对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明确的阐述。"中国文化自由主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以自由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立场分歧突显其自身;二是以文化思想来解决中国根本问题的思维方法;三是思想、言论自由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四是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怎样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化有其独特的见解,并对其发生机制及其最终衰弱下去的历史文化因素力图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五·四”讲话中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的民主问题,尤其是突出了民主建设是一个过程,它的发展是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的思想。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民主建设不可能超越现实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所许可的范围,现实的经济文化状况强有力地制约了民主建设,它使民主建设呈现出一个与其相伴而行的渐进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不以人的善良愿望为转移的。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风光摄影可说是一个带引号的特定词汇。因为它实在与带有自然客观的风景摄影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个词汇中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和社会内容过于冗杂,像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迷团,深刻地纠缠在我们的现代视觉历史和当代文化生活之中。百年多来的中国风光摄影,见证了国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折射出政治、经济时代和摄影师们的文化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文章结合侗族大歌的历史、流传地域,大歌的演唱方式及演唱场合,大歌的种类及内容,大歌的演唱者、歌班传承等,认为侗族大歌成功申遗后所保护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令人焦虑,保护与发展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两湖地区坊刻业的内容主要是传统经史文集、科举应试之书、童蒙读物、日常生活用书、民间文艺等。其在形制上注重版面、版式设计和装帧技术,为平民大众所喜好;政注疏合刊,重言重意,排版较密,节省板材,注重实用;采用套印技术,多附插图,图文并茂。其文化贡献主要体现在:顺应文化潮流,传承、传播和普及文化知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人民的娱乐生活;注重实用,满足人民的生产和日常文化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4.
塞壅,即阻隔,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康有为从对中国历史的思考中,得出了中国专制政体实质上即造成人与人之间分层阻隔、相互隔绝的生存状态,以便掣阻与统治。康有为震惊天下的"七次上书"即是对专制阻隔的最大挑战,并从深层思考上对此阻隔作了鞭辟入里的描述与揭示,从而标明必须以文化之光去烛亮人们心灵的晦暗蔽塞之处,方可有现代文明产生,方可成为现代人。  相似文献   

15.
雷锋精神能够走进中国历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在于它充分彰显了特定时代的核心价值,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效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具有切合民族心理的文化基因;真正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奉行,是人民群众的自觉选择。  相似文献   

16.
彝族漆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老漆器工艺的特殊见证。本文从造型、纹样、色彩等三方面解析了彝族漆器的视觉艺术,得出了其造型特点和纹样在装饰中的特殊规律,揭示了其包含的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传承下来的文字,其服饰便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服饰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桡手服饰体现了苗家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承载了苗家人独特的审美、求吉心理和原始信仰,记载了文化的交流和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性文化现象的平均主义在西方远非一种普遍性的思想,但在中国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却主要因其温情脉脉的道德感召力而发展成为贯穿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文化共识。平均主义有让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一面,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所导致的诸如扼杀人们的创造性、助长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发展等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装饰纹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蒙古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漫长的蒙古族民间文化发展史表明,蒙古族装饰纹案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来自生活实践、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等。以文艺美学的视角审视蒙古族装饰纹案在企业标志、商品包装、平面广告及多媒体广告中的运用,可以透视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促进广告设计的发展和蒙古族审美文化资源的丰富。  相似文献   

20.
“释比”是羌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羌族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精神领袖的角色,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在对羌族“释比”的来历和社会角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释比”的传承过程,并首次对其谱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