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而红色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耦合,既实现了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为赋能高校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推动着思政课向智能虚拟化的转变。红色文化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开发不足、理念不深、效果不实等现实困境,影响着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因此,要想实现红色文化数字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必须打造数字化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开发特色创意产品、运用数字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新模式、提升教师融入能力素养,引导学生感悟价值真谛。  相似文献   

2.
推进广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广州红色文化的形成逻辑、精神内核、当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融入为内容要点;结合高校思政课相关课程,依据其性质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的探索专题化和嵌入式两种主要融入路径;坚持讲透“思政道理”与用好“红色故事”相结合、站稳“思政小课堂”与善用“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升教师红色素养与满足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推动广州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3.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强化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在认知层面的掌握和实践层面的落实。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红色电波优势、发扬红色革命精神,对推动红色文化赋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凝聚力、引领力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红色文化教育主体整体性意识有待增强、教育方式创新性有待提高、教育内容导向性有待强化。因此,要高校加强队伍建设、丰富工作方式、拓宽理论视野、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师生四个自信,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述红色文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它不仅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还承载着优良作风的传递.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指出红色文化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提供精神支撑,红色文化融入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思政课是...  相似文献   

5.
基于短视频在高校弘扬红色文化以及开展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介绍福建省高校应用短视频弘扬红色文化的现状,分析短视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并从内容过于单一、形式相对固化以及用户黏性不足几个方面提出媒体视域下福建省高校通过短视频弘扬红色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旨在提升高校弘扬红色文化的效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落实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红色资源是极其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挖掘驻地的红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的有力武器,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教育目标的同向性、教育资源的同根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嵌入红色元素、在校园活动中渗入红色主题、在校园建设中引入红色资源平台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红色资源既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更是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教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从红色文化融入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出发,分析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而提出具体的融入措施:打造红色文化育人矩阵;将党的建设与发展融入思政教育;创新红色育人实践形式,丰富红色育人途径;创新红色文化宣传途径,扩大红色文化宣传范围。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红色的符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教育大计、树人大计、国家大计。运用红色文化的优势与特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本质的重要性,也有其实现的可行之处。通过研究泸州红色文化特色与优势,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真正运用和发挥好地方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红色校史是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资源。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对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爱校情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究红色校史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的现实困境,进而从提升教育者育人的自觉意识、增强研究开发力度、拓宽育人宣传平台、健全育人保障机制方面探索红色校史铸魂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艰苦奋斗中留下的革命精神及历史遗存与印记。地方红色资源是党领导地方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年代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色性的革命精神及具有思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与载体。将地方红色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与感染力;将地方红色资源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将地方红色资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