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安徽省1995—2009年期间经济增长指标和三类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安徽省经济增长和各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安徽省三类环境污染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没有呈现倒U型,而是随着经济增长波动较大,呈现N型等关系曲线。针对分析结果,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区域环境污染监控与治理三个方面提出对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1995~2012年重庆市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以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作为重庆市环境污染水平的衡量指标,建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各指标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根据选取的地区、指标类型、数据来源等因素的不同,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脉冲响应曲线表现为倒"U"型、"U"型、"N"型、双"U"型以及波浪形;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污染指标不同;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响应曲线拐点,可及时制定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选取安徽省1990~2012年农业面源污染指标及经济增长数据,基于EKC理论,验证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研究表明:人均农林牧渔产值与单位面积化肥流失量、单位面积农药流失量、单位面积农膜残留量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且进入转折期,而畜禽粪便排放量呈现"倒U型+U型"曲线,现在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最后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安徽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有益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国民经济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呈现倒"U"型关系。在广泛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视角,选取东北三省2001—2010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探究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替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东北三省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律,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78 696.9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对数与人均GDP的对数呈现倒"U"型假说,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12 464.24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假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其拐点分别为人均GDP达到28 926.7元/人.年和42 857.14元/人.年。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双对数三次协整方程,选取1986-2012年陕西省人均实际GDP、人均工业污染排放量相关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呈现倒N型EKC曲线,工业固体废弃物呈现N型EKC曲线,各污染物曲线拐点出现时间大体相同;探讨了工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能源强度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影响,建议优化环境投资、构建流动型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加快工业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外商投资与出口品结构.  相似文献   

6.
将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有机结合,采用西部地区1991至2011年十一省的经济增长指标和工业环境污染指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不同工业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系数和脱钩状态不同,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整体强脱钩趋势不是很稳定,经济发展依然带来高污染排放。EKC进一步揭示:工业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均存在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EKC为递增曲线状态,并没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阶段,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的环境治理决策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出现,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最终强脱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 1990一 2 0 0 1年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安徽省人均GDP与各项工业污染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EKC关系。除工业SO2 排放量外 ,其他各项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均呈线性关系。通过与国内类似研究成果比较 ,本文还分析了安徽省环境政策的实施绩效 ,认为 :该省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政策取得成功 ,但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控制政策尚须加强。  相似文献   

8.
运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湖南省1985-2008年间三类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也存在反向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力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虽然环境污染是经济增长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增长对解释各类环境污染指标预测方差的贡献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孙盟  高旭阔 《调研世界》2021,(10):44-52
本文以1997—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产出密度模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试图从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角度剖析经济集聚、能源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理,同时对比分析经济集聚水平对不同地区环境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1)污染物排放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和空间溢出效应;(2)从全国层面来看,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间呈现显著的"倒N型"曲线关系,能源强度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较弱的"倒U型"曲线关系;(3)不同地理区位下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两者在东部地区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标,利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2000-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构建GMM模型,研究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符合倒U型曲线特征,且目前除了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以外,大部分地区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但我国倒U型曲线的拐点出现在较低位置。环境管制、对外贸易、储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会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对外贸易、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身份作为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外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考察了环境身份的起源与内涵,阐述了其从心理学到社会学的演变路径,并就环境身份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社会学学者更为关注环境身份的类型化及结构性,并构建了多样化的环境身份测量方法,凸显了社会学意义的环境身份研究。而且也强调指出,环境身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预测环境行为,并对环境运动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身份研究推进了环境社会学的实证研究领域,但也存在着测量方法主观化,综合研究方法运用不足及缺乏社会结构因素等问题,这也是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开展环境教育 ?对职业技术学校而言 ,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部分专业人才 ,还承担着传播环境观念的任务。以环保专业为主导 ,借环保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环境教育 ,既深化了环境专业本身的教育 ,也是环境专业的重要时间课程 ,还可将环境教育的影响扩展到更宽更广的范围。再辅以多种途径 ,如 :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主题班会、校会、环境宣传走廊、技能竞赛、参观、访问、讲座等多种方式 ,形成环境教育的氛围 ,使环境教育深入人心 ,并进而由学生将这种影响扩展到家庭乃至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环保投资一方面通过“需求效应”派生出对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的需求,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则通过“技术效应”改进环境技术, 进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利用2003-2010年环保类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 通过中介效应模型, 检验了环保投资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目前环保投资主要通过需求效应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技术效应暂时仍未显现。因此, 一方面应该看到环保投资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应该积极调整环保投资结构, 促进环保投资“技术效应”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状况的社会调查,从环境知识水平、环境状况认知、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保护态度、环境行为等五个主要方面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提高市民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方环境立法在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正确认识和完善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体系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地方环境立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立法时,应该考虑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衡量理论和采取听证等措施来完善地方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面对大量复杂的环境法律法规,公司管理层开始重视对环境审计的使用,环境审计也是公司适应环境管理规则变化和提高环境绩效的需要而产生的。与此同时,作为对广大股东、投资者和社会各个方面对公司环境事项日益关注的反映,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对外发布其有关环境、社会及可持续性方面的报告,一些国家的公司监管机构或其他相关组织也要求或鼓励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7.
环境即是整体生成性的自然。用“环境”概念表述人存在其中的整体性自然时,人为地赋予了它以静止、孤立、无生命特征,由此才形成“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社会理念及行动方式。要改变这种人类中心论的环境观,就是发现环境能力,即作为整体性自然之环境本身具有自生和生它力量,前者即环境自生境能力,后者乃环境生产力。环境作为一种整体生产力,向地球生命世界释放其生产功能,就形成生物多样性繁荣;向人类社会释放其生产功能,就推动人种、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且,环境化育地球生命的力量是直接的,环境创化人类社会的力量是柔性的、间接的;仅此而论,环境能力就是环境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立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的现实,具有明显的缺陷,对此,应该在立法模式、犯罪构成要件、刑法控制范围及刑罚处罚等方面加以完善,以营造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刑事法制环境,有效抗制环境犯罪,保护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19.
很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环境会计准则,但总的来说,企业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此也仅做了少量规定。对国际上主要的环境会计准则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环境活动的种类和内容,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应对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绩效披露的协调和融合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开征环境税已被提上日程,环境税的开征势在必行。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开征环境税的意义,提出环境税开征的具体解决方案,并针对环境税开征的难点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