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方式有两种: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作了介绍,探讨了东西方人在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与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在各自的语言环境又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所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加强他们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交际的探索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而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乃是一种社会现象;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社会现象,社会生产才得以协调,社会生活才得以维持下去。因此,探讨交际,对于社会科学有重要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在交际的舞台上起作用的。探讨交际,对语言科学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忽略社会文化的客观背景及语言交际环境而产生语用失误 ,会使交际失败。本文通过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 ,强调交际双方应该进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 ,洞察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差异 ,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进行交际时,人们选择使用一定的词汇、一定的语法结构,通过一定的语音语调,来表达一定的意义。由此可见,要用语言进行交际,人们必须掌握语言技能(Linguistic skills)。但是,语言技能只是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的一个方面。应该看到,使用语言本身是一项社会活动。通过使用语言,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建立或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社会现象本身错综复杂、丰富多  相似文献   

6.
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注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侧重语言本身的教学,往往无暇顾及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造成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误解,甚至冲突.为了让语言学习者把握完整的跨文化体系,本文着重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交际的不同内涵以及如何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群体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产生的结果。它包括社会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背景文化 ,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同文化可以互相交流 ,互相学习。一个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太了解的人 ,与英美人交际会有许多障碍。实际上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也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 ,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 ,具有文化意识 ,避免因受文化影响而出现语用失误 ,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不同区域 ,不同民族 ,所处时代的发展是不同的 ,这就构成了不同民…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移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论述了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 ,和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移入问题。该文章对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探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称呼语的选择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语用距离以及情感态度,恰当、得体的称呼语有利于促进言语交际。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是重视交际功能的动态语言,而语用学研究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如何结合语境和意图来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借助语用得体、语用距离、语境顺应等理论,对语言修养较高的主持人的称呼策略进行动态的分析,有助于发挥媒体语言对大众语言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思维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既教语言又教文化的过程。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因文化思维差异往往导致语用失误,交际受阻。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审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关系。结论是英语教学应加强文化因素教学,排除母语干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关系密切 ,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有权力距离 (高、低 )、个体化 /群体化、性别 (男、女 )、不确定性回避 (高、低 )、语境 (强、弱 )和直接性 (强、弱 )。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表现在不同文化对同一行为理解不同 ,同一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用不同行为表达。非语言交际规则规定何时、何地、如何使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交际 ,不同文化对某种意义表达的程度不同 ,有些行为在某一文化里不表达意义 ,而在另一文化中就有一定意义。各种非语言行为都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身势语的文化含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作了介绍,探讨了东西方人在空间支配、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与西部表情等方面的文化差旯论述了了解文化含义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的compliment(称赞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具有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维护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邹为诚1990).在汉语文化中也有“多礼敬人”之说.这里的“礼”其中就包含了称赞的言语行为.这说明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赞美的言辞具有同样的社会功能.但是,英语中的compliment和汉语中的称赞语都属于交际范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同一种言语行为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心理,遵守不同的话语规律和文化规范.一、从compliment的概念意义说起Webster’s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1979)给compliment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在广州,人们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主要有普通话、粤语和其他方言。广州小学生对这些语言有着什么样的态度?使用不同语言的广州小学生如何看待"我是哪里人"这个问题?他们是否认同自己是广州人?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揭示广州小学生的语言态度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日后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文化与语言,文化与习语的关系及习语的特征等角度切入点,探讨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习语的关系对正确理解习语的文化含义以及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对习语的准确翻译,提高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意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性。最后建议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不能只局限在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更需要关注汉族与其他少时民族之间或少数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现象,并对此问题有必要进行系统深刻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不同语言问语言成分相互借用的文化背景问题。语言成分借用的前提是不同文化间种种形式的接触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在物质、制度、心理等结构层面上平行或交叉的种种复杂的相互接触与交流关系所构成的文化背景,都可能对语言成分的借用起到促进或阻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非语言交际中的心理/身体距离(Immediacy)内涵及高低接触文化的基础上,剖析了身心距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心理距离的诸因素(如文化因素、个性因素、彼此熟悉程度、彼此相似性以及经验与经历),提出了调整心理距离的方法(如内化所学知识、树宏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建立平等观以及容忍与尊重文化差异等)并就如何运用身心距离的变化以增加跨文化交际的顺畅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英语对距离表征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对话语双方的实际距离层面,而应透视出说话人和听话人与所指对象之间的抽象距离。语用抽象距离主要包括时间距离、情感距离及社会距离。转变时态可以改变时间距离,以拉近或凸显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指示词及人称代词的转变、间接引语或蕴含不同含义词语的使用均起到改变情感距离的效果,表达出不同的交际意图;人称代词的转变、礼貌用语、委婉语及不同语体的使用会改变社会距离,以达到实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交际是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并已成为"大众化"的最重要的休闲方式,这种交际是一种"务虚",是一种纯精神的活动。人们通过网络交际意图在这种"超真实"的社会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讲,网络交际是现代人的一种"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20.
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发话人在特定交际行为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交际双方之间的语用亲密度越高 ,对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低 ;交际双方之间的语用亲密度越低 ,对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高。话语是否礼貌 ,取决于交际双方所知觉与推定的彼此之间的语用亲密度。因此 ,话语礼貌的本质就是话语对交际双方之间语用亲密度的一种切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