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之三足鼎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电影作品片名是了解一部电影内容的关键所在,而外国电影作品的片名只有翻译过来才能让大多数观众了解。因此,翻译过来的片名就具有了航标灯的作用。目前在中国,英文电影作品的片名翻译主要存在三种状态: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和台湾译名,有些混乱。在英文电影的片名翻译方面,要通过加强交流、疏通信息交换渠道、取长补短等方式,打破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大华语视域出发,选取两岸三地共计94部影片的中文译名作为语料,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发现同属于华语“内圈”的大陆、香港和台湾在外国影片译名的翻译上既存在差异又有着相似之处,受粤方言影响香港的电影译名中存在使用方言词汇的情况。两岸三地外语电影译名既有直译,同时也会根据内容进行意译,受到共同语的影响,相当多的电影译名在用字用词、句法结构以表义方式上呈现出一定共性。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汉语文化的传承以及三地丰富的文化特色对影片译名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好的电影译名总能让人过目难忘,唤起观众强烈的观赏欲,并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英汉电影片名蕴含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片名文化差异的起源及其翻译策略,结合实例赏析了成功的电影片名的翻译,从而得到启示: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是沟通中西电影不同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一个成功的电影译名应该反映影片主题及内容,传达影片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时又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需求.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中译者对不同语境因素的顺应.通过本文,笔者期望读者能更多地了解顺应论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汉语传统文化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具有商业广告特征,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片名的功能决定其翻译的"归化"策略取向."归化"处理后能否吸引中国观众,主要看译名是否适应汉语文化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心理.面对源语观众和译语受众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一个成功的译名往往是舍异求同,巧妙借用独具汉语特色的文化意象、四字成语、文言雅词或古代诗词的结果,使汉传统文化得以凸现,让汉语观众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6.
从模因论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经典译名,发现译者通常采用借用、模仿目的语及源语的成语、典故等文化模因,打造具有强大自我传播能力的强势模因,使得这些译名脱颖而出,受到目的语观众青睐和认可。  相似文献   

7.
作为影片点睛之笔的电影片名必须完成传递电影信息和诱导观众消费的两大任务,具有广告效应.采用中国古诗词为电影译名正是源于其富有"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作为译名"貌似叛逆,实则忠实",叛逆的是原片名的英文原意,叛逆的是一种"形似",忠实的则是影片的情节、人物个性、故事背景、主题内涵,忠实的是与影片的一种"神似",从而达成传递信息和诱导消费的同步实现.因此,以古诗词为译名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大众和媒体传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它翻译,电影片名本身肩负着文化和商品的双重使命,因此,它具有简约特征、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商业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这些独特特征方能翻译出准确本色且脍炙人口的译名。  相似文献   

9.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电影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角度分析大量英文电影的汉语译名,归纳出了当前电影译名具有简明概括性和商业广告性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相关的翻译原则指出了电影片名的六种基本翻译方法,为今后影片片名翻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将英语电影片名译成汉语,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片名进行分析、转换和重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汉语译名形式与英文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既注意到标题的字面意义,又注意发掘其深层意义。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的名著包含了永恒的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是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它反映了各国鲜明的文化特色、人文素养和风土人情。在了解各国文化的过程中,翻译活动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翻译对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加之译者水平不一,名著篇名翻译工作并不如人意。文章考察了几部汉英词典的名著译名,对其做了对比分析,试图从文化角度对译名不一的情况做出总结,这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lawyer's office的译名问题展开讨论,并从英美原版辞书、电影及文章中取证,旨在对lawyer's office的译名作一番考辨。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中国电影名片译成英语,必须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应对片名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译、音译、意译、另译等不同方法,使英语译名形式与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是传统等值论的重大突破,强调译文应根据其预期功能或目的,选择最佳翻译方法,从而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电影片名汉英翻译时,译者应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根据译名功能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文化知识背景、审美观等因素,以实现其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5.
电影片名不同译名的选择最终则取决于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译者的文化感知力,即一种跨文化的感知能力。译者只有在具备了跨越源语与目的语两种文化的感知能力,深入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深层涵义,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结合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翻译出艺术性与商业性完美的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千余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分析,归纳出了当前电影译名具有简明概括性和商业广告性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相关的翻译理论知识,从跨文化的角度指出了电影名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会通是严复译名思想的核心,对于西学术语的翻译,严复所采取的会通法成功地借鉴了古代佛学翻译的格义法,其译名的会通法与其翻译标准所强调的“达旨”也形成了有机统一。在译介西方社会科学的初期,这种译名策略有效地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然而,严复的译名策略也因过度依附本土传统文化而暴露出诸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香港与内地译名差异现象及其所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便于人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香港与大陆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电影片名虽然短小,却是整部电影的高度浓缩和点睛之处,还是影片能否成功走向国际商业市场,打开观众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片名之于影视作品,恰如地图之于旅人,有方向指引之功能,对影视作品直接起着"导视"作用。本文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入手,结合影视片名的广告功能,通过分析众多英文电影汉语译名的范例,提出了电影片名翻译时应该遵循的四条原则,即信息传递原则、美学欣赏原则、文化重构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以期有更多翻译者关注影视片名的翻译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片名的翻译与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影片译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为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正确方向和途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