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关系到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具有多重性。为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高校管理部门应注重教师的心理需求感;教师应确定合适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理想,提高预防和抵抗倦怠的能力,积极参与教学学术学习共同体。这有助于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体验到专业成长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职业倦怠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紧张状态.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职业压力、角色冲突、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等,通过缓解工作压力、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提升教师公平感、自我调节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紧张状态。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职业压力、角色冲突、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等,通过缓解工作压力、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提升教师公平感、自我调节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倦怠是一种精神困惑与身心耗竭状态。高校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对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在分析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特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其自我效能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高校辅导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低落等是其职业倦怠特征。角色认同、职业素养、工作挑战、职业发展等困惑是主要原因。应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完善知识结构,明确工作职责,增加成功体验,优化工作环境,以消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职业倦怠通过情绪耗竭、个性化缺失、成就感降低等方面表现出来,使得教学成效大大降低。文章通过对高校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必须提升社会对高校教师的价值认同并加快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采用高效的激励机制来帮助高校教师克服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当前,在高校教师职业专业 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及其专业化发展问题存在许多误解和模糊认识,需要提高思想认识。 高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高校 教师职业专业化可以通过强化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结合实践经验不断反思以及专业对话等途径来实现, 从而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转职(转换职业性质、转换职业环境、转换职业角色等)是高校稳定人才资源、构建本校竞争力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更是高校教师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案例探讨,运用逻辑思辨方法在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转职内、外部原因的基础上,厘清地方非“211”本科高校这一“中间层次高校”的教师转职风险、成本、动机之间的内生关系及其发生的影响,提出维持并提高高校教师资本的创新高校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即改进高校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学术环境等制度;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引导,从而提升高校对教师就职的吸引力,完善高校进人、用人、留人制度等,最终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及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地方高校157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地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不高;(2)地方高校教师教师职业倦皇怛况不明显;(3)地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文关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下,职业倦怠正袭击着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和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高校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预防和化解教师职业倦怠,保护教师工作热情,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更是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从对全国多省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希望感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提升个体的积极情感。本文从职业目标、职业路径和职业动力三方面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从设立明确可行的职业目标、开放畅通多样职业路径、激发内外职业动力三方面寻找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12.
建设良好学风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中还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目的过于功利性;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行为偏失;学习策略不得当,自主学习能力尤显不足等问题.应对冲击和挑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学风制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等,多措并举,开拓学风建设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职业倦怠量表和调查表,对河南4所典型高校的240名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类型、教师收入和教师工作性质对河南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教师们的压力源前三名依次为收入、学术和教学。建议逐步提高教师待遇、改革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和干预机制来预防和改善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社会背景出发,实证研究了自我认知、政策支持、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自我认知、政策支持、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均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显著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存在于社会各个行业中的普遍现象,在高职院校教师中正逐渐的显现出来。笔者通过对成都市几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调查分析,试图找到预防和治疗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抗倦"能力和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况,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要疏解这些压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职业韧性是个体在面对职业事件时心理和行为的有效应对过程。其在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高教师职业韧性,就可以有效应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因此,可以从提高教师的理性认识、挖掘教师优点、潜能和寻求外部支持、重视培养的过程等角度提高教师的职业韧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个体的自主性是影响在职培训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包括自主选择、自主设计和自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职培训中教师个体自主性的培养,应以教师和学校为中心,变“外控式”培训为“内需式”培训,使培训成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使在职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的存在使个人、家庭、组织与社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通过已知的材料和调查了解得出结论:苏北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但仍有一定比率的教师经历严重的倦怠。形成苏北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核心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职业特征、教学情境和自身人格因素等。有效防治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是有职业倦怠倾向的高发群体,这将对青年教师顺利执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及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干预职业倦怠倾向,不断加强职业激励的实践探索思路,以实现青年教师身心健康、从业愉快、卓有成就的工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