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大学德育中互动的实质与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德治国,大学德育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该文通过对大学德育现状的反思揭示出德育实效低的根源在于缺乏互动。大学德育中的互动即发生在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为着实现德育目标而展开理解、沟通、协调以解决德育内在矛盾的活动过程。互动的实质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互动在德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坚持德育中的互动是我们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表现主体间共在关系的哲学概念,它强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往。主体间性理论不仅为德育理念、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对德育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从开展对话教育、组织社团活动、拓展德育系统等方面,为实现主体间性视域下德育模式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生成性等特征指明了路径,对于树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德育的研究应该由传统的决定性研究范式向过程性研究范式转变。过程哲学视野中的德育是以内部系统之间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推动个体德性生长的动态过程。德育的动态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过程性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逐步实现传统德育理念的过程性转向:德育着力点——由外塑性转向内生性;德育模式选择——由简单机械性转向有机系统性;德育角色定位——由二元对立性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实施方式——由理性控制性转向自由体验性;德育效果评价——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  相似文献   

4.
互动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它以互动为中心概念,反映了道德形成发展及道德教育过程的规律。互动德育将使学校德育实践建立在新的认识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德育过程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两者互为主客体。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将加工处理的教育内容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受教过程中,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对教师及其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判断、接受、内化,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德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互动关系中,可进行多次互动,从而深化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教育思维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教育思维强调自组织、隐喻、平等互动、开放性和多元化,对新时期高校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德育关系、德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为创建高校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学交往德育模式是在交往德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德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大学德育程序及其方法体系。高校应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个人成长导师制"的制度环境以及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环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提供环境保障;通过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情境、"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活交往情境以及"互动合作"的主题活动情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创设情境模式。并通过讨论教育法、生活交流教育法、熏陶感染教育法以及生活实践互动法等方法推进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从而实现大学交往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文艺文在《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传统的大学德育模式主要是给予性德育模式和选择性德育模式两种。给予性德育模式是极端功能主义,据此,人的道德是被给定的,道德仅仅由程序产生,具有惟一的合法性。选择性德育模式在激发人的创造性与主动精神方面具有进步性,但仍然是一种极端存在的哲学,据此,人自己形成其道德。德育模式生活化内涵主要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它的本质是“做人”,在内容上以“修养”为核心,在方法论上要以生活教育为主。德育生活化模式的要旨在于,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体认和思考,在大学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德育生活化模式的立足点是教育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道德既是给定的,同时又是自我设定的,是不可取消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合体,德育是一个“理解”和“建构”过程。德育生活化模式要求在德育观念、内容与手段等三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9.
通达主体间的桥梁——交往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往式教学模式是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交往模式.特点是主体间的平等交往性、互动互补性、主体创造性、生动灵活性;主体可分两类;交往包括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交流互动和教育,并追求动态的生命和发展的灵性.交往贯穿于教学的全部环节,形式多样并富于变化.实践形式由情境任务设计、课堂互动活动、任务情境再现等组成;该模式明显提高了教学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能,提高了综合素质;几点反思:高校教改的基本态势应由单向的育人讲台变为双向的交往平台,德育的基本过程应变教师对学生的雕塑为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的自我创造,高校使命对教师的要求应由标识性的学历和职称向实质性的素质与创新转移.  相似文献   

10.
德育现代性之思与德育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现代化是德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其本质在于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德育以对传统的扬弃为基本起点,以德育目的的现代化为核心的过程创新。传统的德育秉承着“社会本位”的目的观,德育现代化则要求必须回归主体自身,完成由“社会本位”到“主体本位”的转换,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并将人的主体性和开放性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核心精神。德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测度,需要在主体路向和科学化路向上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以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为深层坐标,审视高等学校德育模式建构问题。在分析传统农业文明之下的文化模式与道德模式基础上,分别从理性、科学文化模式要求建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创造性文化模式强调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模式;交往理论强调主体间性的德育模式;法治型、契约型文化模式强调突出公德意识的德育模式,深入分析中国新文化模式与高等学校德育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德育模式研究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对德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德育模式的自身理论研究与德育模式的类型研究方面。由德育模式的研究观照德育研究的趋势,我们发现,德育研究将更注重相关学科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人本德育的现实困境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德育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本理念的传统缺位和人文理性的现代缺失,学校德育的现实运作模式在社会转型等历史变迁的链条中呈现出德育目的的功利性、德育过程的单向性、德育内容的实用性等非人本的倾向与困境。因此,学校德育要从根本上矫正遮蔽德育主体生活世界的育人目标,创设融入德育主体精神世界的育人平台,树立发挥德育主体品格力量的育人风范,把“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各种德育活动当中,这样才能最终走向人本德育。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情境中以德识传授、德性养成、德行践履为目标的意义互动。由于传统独白的施教方式失落了受教者的主体性与德育的价值性、教育的人本性与道德的发展性,高校德育实践陷入了受教者对施教者及其规训的"失语"困境。因此,立足德育对话的理论基础,从平等、差异、共生的德育展望出发,在德育主体之间建构观照生活世界、贯穿价值叙事的"对话场域"是高校德育实践走出"失语"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义。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问题则是主体德育的中心问题。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管理、实践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反思德育的若干属性,并从人类学、哲学及德育实践方面论证了主体德育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互动德育场,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生活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也是拓展德育场域,实现全方位、全时间、全空间、全过程的大德育格局的重要保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德育场,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做好学校与家庭互动德育场、学校与社会互动德育场、社会与家庭互动德育场建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指导下,文章将"交往"引入德育研究的视阈中,认为高校德育是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精神交往,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尝试提出了高校交往德育模式,并着重阐述了模式运行的四个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平等对话原则;互动交融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指导下,文章将“交往”引入德育研究的视阈中,认为高校德育是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精神交往,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尝试提出了高校交往德育模式,并着重阐述了模式运行的四个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平等对话原则;互动交融原则。  相似文献   

20.
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它主要解决德育是什么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转化论、主体发展论、适应论与超越论、自由论、沟通论、养成人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论、实践论、体验论等多种德育本质观。客观评价这些德育本质观,科学厘定德育概念,把握德育内部的特殊矛盾性,揭示出德育本质是培育人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对当今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践改革具有重大价值。德育本质研究还存在着概念混乱,本质与目的、过程、功能、途径、特征等概念相混淆等问题。区分这些概念,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德育本质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