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逻辑起点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层次结构和精神实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12种观点。分歧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确定一个理论的逻辑起点范畴的条件是什么,而主要在于邓小平理论中的哪个范畴最符合这些条件,怎样理解恩格斯"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这句名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历史进程的"最原始的基本关系"是什么。经过认真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所见到的十几种观点,都是不严密的。只有把"人民利益"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才最符合作为逻辑起点范畴的条件,才能把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合乎逻辑地构架起来,才能说明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相统一的问题,才能深刻地说明邓小平理论的彻底的实践性品格。  相似文献   

2.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法"字的经典解释,高度凝聚了秦汉时期人们关于"法"这一现象的认识,并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史.然而,当代学者对许慎的解释是否符合"法"字发生时代的原始意义提出了怀疑,从而启发我们重新探寻"法"字的原始意义.本文从"法"字本身表现的事实出发,从"水"廌"去"三个部分,分别检索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回溯到上古初民的社会生活中,重现了"法"的原始形象.  相似文献   

3.
"看/被看"模式的消解--从《复仇》到《突围表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作品中,有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模式,且这些模式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反复出现.在"看/被看"这一模式中,残雪是唯一一位把"看/被看"模式消解到底的作家.比如,她在<突围表演>中描写的三个意味不同的裸体表演场景,就是对鲁迅<复仇>中提出的"表演者/观看者"之间关系的颠覆性质疑与逆转性深化.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基石.选择"利益"作为公共关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因为"利益"这一范畴符合逻辑起点的尺度或要求,是公共关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本是利益关系,因由利益而产生一切公共关系问题、矛盾、理论范畴,公共关系学就是一门如何解决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利益关系的规律的学问.将"利益"作为公共关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公共关系学理论建构和扶正公共关系实践走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为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提出原因的逻辑起点,论述了当前党所面对的客观环境的特点,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是符合客观环境要求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重复叙述作为文学叙事的基本方式在<悲悼>中表现极为突出.<悲悼>通过意象、人物以及情节的重复叙述突出了"存在"这一意义指向存在是无数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矛盾所构成的尴尬,但人的本质不是被动地接受尴尬,而是行动与自我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象性活动"原则不仅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哲学原则,而且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契机.正是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既科学地理解了人和自然,又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的现实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对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一文的分析,对张文"以人为本"是本体论的基本命题的观点提出了商榷,认为本体论与价值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简单地把本体论中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搬到价值论中来.指出"以人为本"不是本体论的基本命题,而是价值论的基本命题.从价值的产生、价值的主体、人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看,价值关系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物.把属于价值论问题的"以人为本"视为本体论的问题,必然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是确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前提.同时,要达到目的,还必须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进行合理的抽象."高深知识"作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符合三个条件: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它是一个最基本、最普遍的现实存在;符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内在地蕴涵着高等教育学对象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发展的"胚芽".  相似文献   

10.
逻辑起点问题是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关键的问题,只有首先确定该思想的逻辑起点,才能深入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层次结构和精神实质。当前,关于什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尚有争议,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只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这一新思想的逻辑起点,才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一致,才符合作为逻辑起点的逻辑要求,才能体现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所知学”作为一种兼有学科和学派意义的原创性哲学理论,提供了一种考察问题的新的哲学视角。所知学将一切都作为“所知”来处理,从“我有所知”入手,坚持“知必有所知,所知必有所是,所是是由相应的知者实际从事的活动确立的”的基本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所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了使“所知学”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与其它哲学理论形成对话并展示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对其所涉及的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做出较为通俗、且合乎逻辑的阐释和演绎,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技术人造物及其存在方式和使用蕴涵着大量关于技术知识的哲学问题。"技术物体"是西蒙栋用以揭示技术本质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不仅弱化技术使用对于技术物体进化乃至技术存在方式的作用,而且把技术从使用者的主体意向性、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中剥离出来,遮蔽了技术物体的伦理价值和意会知识的根本作用。"技术正本"概念超越了"技术物体"并修正了用技术物体概念研究技术知识及其进化路径的缺陷与不足:把技术的使用、使用主体的"前理解"、社会文化等因素置入对技术的理解之中并凸显技术的进化生成、共享消费和伦理价值等技术本体论承诺的三种基本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的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的"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的伦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质及其蕴含的"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的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却能为现代社会的环境伦理提供合理视域。  相似文献   

14.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架构上看,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条主线,继而成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内部结构看,每一个"全面"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逻辑,每一个"全面"都指向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与维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倒逼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夯实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根基。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视角,简要地对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哲学中的主客体概念在研究教育过程诸要素关系中的简单移植,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构成要素在认识上的不统一,是引发争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金岳霖认为外物是独立存在的,一方面是以朴素实在论的出发立场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批判唯主方式有关。从一时一地的官觉现象出发的这种唯主方式方式得不到真正的外物,而只能推理或建立外物,但最终推理或建立外物也是不可能的。唯主方式产生的原因是寻求立于不败之地的要求和无可怀疑的出发原则造成的,其最终也必然陷入无限倒退的深渊而不可自拔。金岳霖认为必须要超越人类中心观和自我中心观,肯定外物的独立实在性才能真正解决外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神圣的艺术》(The Holy in Art)一书的第六章中,荷兰宗教学家范·德·列欧(G.Van der Leeuw)从宗教现象学、神学以及音乐学出发,以"回到事情本身"的基本态度,详细阐述了他对音乐神圣性的理解,其宗旨就是要找回音乐与神圣的最初关系,找回音乐的真实本性,找到人与音乐之间的内在关联。就此提出从上帝而来的对于人的内在启示的意向性关系,提出音乐作品能够展现世界的本质学说。  相似文献   

18.
人造物的出现使人与物的关系复杂化,人工智能物的进展使这一问题尖锐化。抽象的“物质”概念不能说明人与物的关系。恩格斯指出了“物质”与“物体”的区别,但有时未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应明确“物”同“物质”都是哲学的基本概念,二者不可相互取代。应明确人与物的关系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区分出人本主义与物本主义。恩格斯认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这可理解为人和思想都是物进化的最高精华,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庄子语言哲学存在着一个道、意、物、言的四元结构,在这个四元结构中,道与言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在道与言的关系问题上,庄子坚持道不可言论。庄子语言哲学的四元结构和“道不可言”论对中国诗学、美学中的意境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诗学意境论对“意”的最初理解,而且也规定着意境论中“境”的原初含义,并直接导引和促生了“境生象外”的哲学、诗学命题。从诗学意境论产生的源发哲学语境看,“意境”即“道境”,“道境”是“道”开辟出来的无限精神空间,具有鲜明的宇宙本体论意义。从庄子语言哲学入手重新认识意境问题,有助于矫正把意境简单地界定为“情景交融”的偏差,而把意境的当代阐释导向更加合理的“道”、“情”、“物”、“象”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广雅疏证》以"凡"语说明"名"、"实"、"义"关系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雅疏证》以"凡"语说明"名"、"实"、"义"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以"凡"语说明某些"实"之得"名"缘由和某些"名"所指的"实"的内容范围,指明"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二、以"凡"语说明相同、相近、相因之"义"分别用相同之"名"或音同音近之"名"表示,指明"名"与"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