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语成语中有很多含有植物语素的成语,可以称之为"植物成语"。这些成语沉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通过对植物成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魅力、中华民族的气节与审美观念、"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传统以及原始先民朴素的植物分类思想,成语中的植物文化充分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
龙作为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文化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人们说,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搜索“龙”字,发现至少有309个汉语成语含有“龙”字,是构成成语最多的生肖。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之物和所崇拜的图腾。是人们想象力和美好心愿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蕴涵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龙"在汉英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龙"为例,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方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国家都有一些词汇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在其他国家的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的项,即文化不可译性。这些文化负载词作为各个国家民族特性的代表,其翻译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对于彰显民族特性、传播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象征,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情感。然其英译dragon却无法突出这一特性,且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文化意义会给中国的民族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妥当地翻译"龙",以正"龙"名,对于中国形象的维护和文化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讨论的"斤斧类汉字"的字形字义,包括"斤"、"斧"和以"斤"为构件的"析"、"折"、"新"等共5个常用汉字。这些字都是含有"斤"作为表意构件的象形字或会意字,都是跟砍伐工具有关的纯表意汉字,本文分别从字形解读、造字本义、字义演变、字义源流和相关成语等多个角度加以解析,以求全面把握这几个字的构字理据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汉语的词汇十分丰富,组成成份多种多样.其中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语大辞典》共收各式成语达18000条,据笔者检索,三字格有近60条,这些三字格有的是典型的成语,有的算不算成语可能还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文化词"龙"在西方文化中的不对等英译着手,通过后殖民翻译研究下权力观的透视,结合权力对"龙"的不同时期翻译策略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指出翻译,尤其是文化特定词的翻译不论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策略都不可避免受到权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英成语是中英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语言中的精华 ,因而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汉英成语的语言现象出发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 ,对汉英成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对比 ,以加深对汉英成语的理解 ,提高对汉英成语的运用 ,促进外语教学及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龙、凤凰、麒麟与dragon、phoenix、unicorn分别是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符号,意义上无交叉点。龙、凤凰、麒麟等英译时,会出现语码空缺。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龙、凤凰、麒麟的中国文化内涵,主张弃用这些错误的英语翻译,采用拼音加注的翻译方法,忠实文本,保留并还原这些中国文化符号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0.
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特殊部分。中国文化在成语的生成和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语修辞现象即根源于中国文化。本文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等多角度探讨了成语、修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与英语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许多成语都与“马”有着不解之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类成语的构成形式和文体效果;揭示了这些成语所反映出的英语民族的不同文化心态和社会生活;进而探讨了在翻译这些成语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禅宗语录中存在着大量同义成语,这些成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禅宗的基本精神,如"自心是佛"、"平常心是道"、"当下领悟,立地成佛"等等。由于这些成语多在禅林内部使用,因此具有鲜明的禅宗行业色彩。  相似文献   

13.
成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体态成语比其他类型成语更传神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传统。文章通过对体态成语典故出处和后世运用的分析,探究其社会文化内涵,旨在更好地运用相关成语,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其间大量使用的成语使其增色不少,但同时也增大了翻译的难度。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传达出成语的意义,满足理解文章的需求,又向译文读者展现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成为典籍英译的难题。在分析《红楼梦》中四字成语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本文对比了杨译本和霍译本中成语的英译,探讨两家在成语英译策略上的倾向及译文中的文化流失现象,以期对典籍英译中成语的翻译策略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5.
牛与中国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中的牛字成语不胜枚举.牛字成语由相应的牛的属性以隐喻方式产生,这些成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先后派生关系.本文通过对"牛"字成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展示了这些隐喻所生的成语在语言层面的内在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在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成语是蕴涵文化价值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最能反映出本民族的文化特点。本文对日语成语所折射出的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些语言材料的阐释性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日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而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民族文化的不同制约着成语的产生及意义的不同。本文试图从历史、自然环境、民俗、民族心理、宗教哲学等角度对一些英汉成语的归类分析来探索其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英汉成语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使得其在互译时易因不当的转换造成语用失误。本文从英汉成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造成英汉成语互译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日本鱼名的多样性与日本文化的关系;从鱼多用汉字标记,用汉字原意的解释,依据鱼的形状和习性为鱼命名可在汉语辞海中找出根据这三点足以看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日本人用的是和制汉字,使用多种鱼组成成语,日本的"国"字既便是用和制汉字标记,这一点上看到日本文化既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又有对自身日本文化的创新。体现了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极力维护传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鲁班是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发明创造的典范,表现中华儿女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对中华民族性格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是实现科教兴国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本文从数亿字的《四库全书》中,精选与鲁班有关的发明创造、成语格言、诗词歌赋和民间传说等文献,探索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