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译者是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者,是翻译中最积极的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挥其主体性。学生译者完成翻译作业和实践的过程也是一次主观能动的思维活动,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原文的理解与诠释、翻译策略的选择、斟酌译文表达、实现翻译目的等方面,并受制于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不少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从理解原文到组织译文,英汉两种思维模式很可能会互相干扰。根深蒂固的母语思维可能影响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同时英语思维定式也会对译文的组织产生干扰。即是说,逻辑思维转换与运用的正确与否是导致误译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否在英汉两种思维模式之间顺利转换是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翻译诗学"这一抽象观念是译本比较的一个重要角度。而Lefevere翻译改写理论中的翻译诗学角度能够分析不同译本产生原因及其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分析并比较《大卫.科波菲尔》两个中文译本有助于阐明社会主流诗学对译本的影响和译者个人诗学操纵下产生的译本之间文本的差异。从描述性的分析结果来看,在不同主流诗学影响下,不同译者采取各自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译文使译文语言风格,注释表达,情节与人物刻画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而使更加理解在不同时代存在不同译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译者心理因素的不同,可能导致译文的差异,产生翻译变体。翻译变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翻译变体的心理因素具体可从译期心理过程中的理解、表达、修改三个阶段来阐释。可以是理解阶段的感觉、知觉、思维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也可以是表达阶段的遣词造句的性情、翻译习惯模式、灵感的突现等方面的心理原因;还可以是在修改阶段对初译的理解或表达不一致而重新翻译等原因,从而最终阐明了译者心理过程的不同是造成翻译变体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活动中,原语文本在进行文化适应时难免会受到译语文化的影响,有时由于对于文化的误读或者不了解往往会造成翻译上的失败,即译文发生错误,或者译文受众不能理解.因此在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及其所带来的差异和障碍是译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词义的理解和选择.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从原文文化语境的角度理解原文,同时还要从译语文化语境着眼,将原文信息重新表达为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语篇.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语篇结构存在诸多的差异 ,这些差异体现和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化的不同。对翻译文本进行语篇分析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语言间语篇结构的差异也是译者需要慎重处理的。归化是在翻译中译者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之一 ,也是处理语篇结构差异的重要手段。译者无论是翻译应用文体还是文学文本 ,都不免对其语篇结构进行归化处理 ,而翻译中语篇结构的归化程度取决于译文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个以原语和译语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双语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一过程,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意思才能被感知、接受和加工,最终以另一种语言(译语)形式得以表达和传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双语思维意识直接决定译文质量的优劣。要使原文理解更准确,译文表达更贴切,译者必须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原语和译语进行翻译思维。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并认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进行适度的叛逆性.由于重构的译文是基于译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及译者对原文自我理解,因此重构的译文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及开放性.本文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相结合,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过程及局限性,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译者的感受、动机、思维、个性及情感等心理因素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认识到译者心理对译文优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的总原则应是诚实、中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理解,后翻译,再理解。中国在文学翻译中的缺陷和失误非常巨大。研究表明,有译者自身修养的问题,诸如译者对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神话都很无知;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很肤浅;译者英汉语言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很差,不能把原作的语言风格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广告的广告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价值而采取直译、转译、仿译或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广告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广告目的和译者对原广告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广告效应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基于自己对原文的解读,根据翻译目的,通过目的语的词语、句式来传递源语所蕴含的意义。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对译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译文的效果。从唐代诗人崔护的七言绝句《题都城南庄》几个版本的翻译中可见,不同译者对人称代词不同角度的处理会导致诗文意义传递效果的迥然不同。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强调翻译,即翻译意义,又要强调译者的重要性,即强调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翻译理论要求译者保持译文的客观性,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完全等效。笔者对译者的传统角色定位表示质疑。本文通过对影响译者主客观因素的分析,认为译者"文学再创造者"的观点也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文学翻译首先是一种审美过程,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作即审美客体的理解以及对译文读者审美心理的判识,共同奠定了译文的审美价值。以《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文译本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比较两个译本翻译风格与文本形式的差异,揭示文学翻译中比较美学与翻译实践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灵感是一种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中至关重要.翻译过程中的灵感闪现既可以帮助译者突破翻译"瓶颈",又可以提升译文质量.翻译灵感的产生遵循一定的过程和规律,是译者主观努力和一定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译者应该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创造并完善灵感激发的条件,为翻译中灵感的爆发作好准备,以便达到提升译文质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提出翻译中信息序的概念,分析英语和汉语问存在的信息序差异,指出汉语的线性思维模式和英语语言的空间描述性是造成信息序差异的关键。分别从复句层面、单句层面和短语层面论述英汉两种语言的这一特性和差异,证明这种差异是显著存在且有规律可循的。对信息序差异的充分理解有助于译者将译文处理得更准确传神。  相似文献   

19.
译者作为两种不同语言间沟通的桥梁,将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联系在一起。翻译过程中,译者这一翻译主体因素对译文的影响举足轻重。该文试图从译者的认知模式着手,通过对译者信息处理模式的介绍,探讨译者方面引起的翻译困难和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文化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认知差异会导致译者在语义理解和转译过程中的困难.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民族特征和思维习惯的认知差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如何确定对所译作品的认知视点,成了译者能否成功地完成信息从原文传递到译文的决定性因素.而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人员在认知不同文化进行翻译过程中可以依靠的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