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要求。以追求和谐、规范伦理、塑造人格、技艺追求、生命养护为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未能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新时期应根据党推进文化自信的要求,树立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感和历史自豪感,并通过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坚定文化自信;主动践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来提高文化自信;传播交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彰显文化自信;创造创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去引领文化自信等方式,探索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种文化底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资源。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和中国传统文化在目前改革开放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 ,具体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全球化、高新科学技术、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的挑战,当代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新生代应该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增强文化认同,以开放的心态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相似文献   

4.
财务管理发展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环境是财务管理的理财环境之一,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可取之处与消极文化的继承性两个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财务管理对传统文化的借鉴问题。认为有必要研究现代企业对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理财观念的借鉴、财务管理目标确立对传统文化的借鉴、财务决策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以此做好中国企业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工作,从而避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传播以来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有其内在机制: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的理论品质;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及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实际而产生的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相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精神、要素、结构等方面思考中华文化复兴;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传统,广泛学习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继承、创新、发展,做到"温故知新";以中华文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继承传统文化并且与现代广告创作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从广告受众心理分析、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广告文化的创新等,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广告的互动融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语境中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命题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发展思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可围绕以下三重维度: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激活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基因,进而对之批判性继承和反思;二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注重对现实的关照,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三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在吸收外来文化思想精髓和有益养分基础上进行创新。新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联系当今社会现实加以理解与阐释,对于当下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学界众说纷纭、各有千秋,作者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提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五大根本性特征:民本、礼治、大一统、德仁、人治。民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熠熠生光辉的民主特征;礼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大一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族团结的经典理念;德仁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道德操守的核心价值;人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至今残存的顽疾。并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荒经》为中国文学中“荒远怪异”意象和“荒诞无稽”观念提供了“政治地理”的原型。时间的“古”和空间的“远”是对“荒”的想象之条件。在儒家正统意识控制下 ,文化代码系统专用“荒”、“怪”、“异”之类象征边缘性和异端性的语汇来为“王化之外”的空间和事物命名。而与“中心”和秩序相对立的“荒”的理念也为一切反叛和挑战正统价值的言论找到立足点。贾宝玉来自“大荒山” ,庄子、曹雪芹等标举“荒唐言” ,皆为其例。  相似文献   

12.
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往对“倒”的语法意义的归纳有欠精当 ,“倒”的基本语法意义应是“表示对比”。“倒”在语篇中有四种基本模式及其语篇功能。当“倒”独用 ,在语篇的上下文中没有较明显的隐含的对比项时 ,是“倒”的基本语法意义的派生用法 ,在句中起增强相应的语气的作用。此外 ,“倒”在语篇衔接中具有灵活性以及“倒”的分布有时还与对比项的语意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红旗下》悲剧心理探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舍从开始文学创作起就产生了描写北京下层旗人生活命运的悲剧意识与创作冲动。这是老舍心中被压抑的“满族情结”。《正红旗下》这部酝酿了近三十年的家传性质的小说 ,以清末民族衰落、列强入侵和人民抗争为大背景 ,展开了国难、家殇和民族衰落的三重悲剧。在对于满族由兴到衰的生动描写中 ,凝聚了一个满族作家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 ,以现代性眼光审视历史 ,对于历史真实的痛苦眷恋和深刻自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根据生命科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99级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上所作的2 4 0篇作文整理的调查报告。文章反映了北大部分理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认真思考。大家认为文化建设和科教兴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应在继承和更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和谐的观念、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以及重德向善的精神等 ,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传统文化中缺少理论分析思维 ,忽略平等自由和权利、官本位以及因循守旧意识等妨碍社会进步的成分则应加以“过滤”和“剔除”。传统文明必须新陈代谢 ,才能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由半开集理论,引入s-弧连通空间和s-弧连通概念,证明了s-弧连通空间是半拓扑性质,s-弧连通是等价关系,讨论了s-连续映射在定义域和值域上的限制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国学作为大学德育重要的文化内核,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培养等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重视国学对大学德育的滋养,发挥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作用。高校德育课程应当增强国学教育内容,德育教师需要增强国学修养,从而实现国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还要发挥国学精神对社会多领域的涵养,注重在网络德育中传播国学精华。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已把动漫作为重要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国动漫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但目前还存在动漫产业受到国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中被边缘化等问题。重温经典,我国动漫产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当前的中国动漫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动漫产业中来,这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8.
"CAD\CAM\CAPP\CAE课程综合训练"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CAD\CAM\CAPP\CAE技术的重要作用,指出了"CAD\CAM\CAPP\CAE课程综合训练"教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就课程综合训练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天人合一”到“主客相分”的转换;在本体论上,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中医文化热是中国传统文化热的一个组成部分 ;将中医药学置入传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探寻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契合点 ,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传统文化研究的内涵 ,而且对于认识中医药学的文化本质 ,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医文化研究不仅具有历史价值 ,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 ,中医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暴露出研究力量分散、精品成果匮乏等不足。从儒释道与中医药学互动关系角度开展中医文化研究 ,不仅弥补了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 ,而且为阐释中医药学的文化属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