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说明了传统的强调道德教育的道德建设路径有一定的局限性。制度伦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道德问题。制度伦理有两方面含义:制度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制度化。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制度伦理是道德建设的有益方向。制度伦理的第一层含义,启发我们进行道德建设时,必须审视现存制度的伦理基础。制度伦理的第二层含义,启发我们实施道德建设时,可以将道德加以制度化。道德的制度化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政府伦理世界观”是“政府伦理世界”的道德自我意识,是“政府伦理世界”的“道德世界观”,是政府这个“整个个体”的“道德世界观”。“政府伦理世界观”的本质是“政府伦理精神”。“政府伦理精神”是指公务员个体与政府组织整体相统一的、作为实体的政府的伦理意识和伦理意志的复合,是政府的“伦理精神”。政府伦理精神是政府自主性的体现,即作为主体的政府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积极认可,是自己支配自己、自己决定自己的自主性行为及其制度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人权为国际伦理确立价值基准。人权价值和人权理念使国际伦理的规范性角色得到日益强化的认可,使个体成为国际伦理的道德主体并获得独立的国际人格,国际伦理因人权伦理的普遍性而被赋予正当性内涵。作为人权价值及其普遍性体现之一的人权国际化,面临不干预原则与人权原则之间的张力、国际伦理认知差异导致的人权伦理冲突以及道德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之间的非对称性等伦理挑战。对于上述问题,世界主义人权伦理不认同对国际社会的“黑格尔伦理”认知,强调其“康德伦理”判断,论证作为无差别的存在者的个体不应该面对差别化的道德地位和人权境遇,诉求每位个体拥有复合式的公民身份和完整的人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道德、道德建设与社会、社会生活、社会历史是内在相关的,“公民”道德建设也是不能离开以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共文化为基本制度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仍将是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的理论悖论和实践难题。而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背景是制度伦理环境及制度德性的主体内在精神因素(信仰)的“双重缺失”;这一时代难题的解决,就必须进行“双重建设”——理性制度的和精神信仰的。而该文主要谈信仰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主体是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法律是理性的化身,法律主体因而具足了理性的属性。法律主体的多层次性,为理解其内涵及其行为带来了复杂性。基于法律主体的理性本质,分析不同层面的法律主体的样态,这成为解读法律主体的一把钥匙。法律主体可从个体、社会及国家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中最基本的是个体层面的法律主体。个体法律主体有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存在样态,作为法律和伦理的实体,三者的理性和“普遍性”呈递增之势,个体法律主体只有圆融于国家层面,成为“普遍伦理”的化身,才能去除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个体法律主体的特殊性及片面性,在“普遍伦理”的统摄下实现“我”与“他者”及“国家”的和谐,从而解决片面与普遍、理性与自由的矛盾,实现“能分使群”的人的现代价值,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出于对民国危机的深刻理解,“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以“自我”为依托,以“伦理革命”为手段,由此构建出一套以自由、平等、灵肉合一为原则的现代爱情话语。不过,这一新生的现代主体也暴露出其局限:一方面,两性的平等自由必须经由个体的自我立法与自我约束,新的恋爱法则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道德-伦理秩序,“人格之爱”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在与落后、腐败的社会结构和等级化的权力关系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以都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想象和模板的主体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挫败与打击。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从内部催生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现象,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是教师伦理道德建设的两种表现形态。教师制度伦理和教师个体道德在主体、对象、目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表现为教师个体道德与教师制度伦理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和前提;但教师制度伦理对教师个体道德具有优先性。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伦理中,保持人的主体独特性、自由性是首要问题。技术哲学内在转向的代表性思想道德物化理论可为信息伦理研究提供“主体性”和“内在视角”两个主要启示。道德物化理论主体性研究为信息伦理本体研究提供解释学路径,技术伴随观点为信息伦理实践研究提供内在视角。但道德物化存在的“技治主义”风险、可能引起的对“去道德化”的质疑等,本质上是实践落点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所导致。文章提出道德价值作为信息伦理道德物化研究落点。道德价值满足道德物化研究的两个基本条件,同时贯穿于道德行为全过程。信息伦理需要构建一种道德价值,以阐述信息道德与信息交互之间的和谐关系。根据信息伦理规范范畴、道德目的层次以及对应主体道德行为能力,文章采用道德价值推断法对道德价值进行推导,以ChatGPT为例建构了信息伦理道德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小说创作中充斥着“零余者”形象,这不无颓废主义气息的文学形象,向我们呈示的是在中国现代伦理变革过程中,现代个体从传统道德构架和文化范式中脱胎而出,寻找、建构自我的艰难心理历程的一个侧面。同时,郁达夫笔下的性描述与性欲话语表达作为中国现代伦理变革这场影响深远的价值范式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了对自我、族群以及现代伦理道德的重构。这是以一种弗洛伊德式的“影响的焦虑”记录了现代个体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美学反抗。某种意义上,郁达夫小说的颓废书写是中国现代情感伦理变革历程中的一个显著文学事件,为现代感性自我这种全新的主体模式提供了一种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德育的缺陷看以自身为基点的德育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 ,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为道德“是人内心的‘法’ ,是人的精神的堤坝 ,约束自心的‘法’一旦解体 ,维系社会和谐的堤坝一旦崩溃 ,人心即剩下道德的荒凉 ,人也就退化为非人……这是不堪设想的境地”(引自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作为社会秩序的神圣堤坝和个体自律的“上帝” ,道德法则是不可逾越的。任何社会 ,都需要道德、良知、伦理风尚的维系。其间尤以学校为相对独立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学校德育教育 ,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伦理学不仅要积极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的教育伦理理论体系和规范体系,而且要深入研究教育伦理理论及其规范向教育德性现实转化的实践机制。这种旨在提高现代教育道德水准的实践机制,主要从构建教育伦理之外在保证体系和完善教育伦理之内在动力系统两方面做出努力。前者涵盖了加强教育伦理学科建设,强化教育伦理制度建设及注重教育伦理环境建设的完整视阈;后者包括了弘扬教育道德的主体性,发挥教育道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教育良心形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德性治理的新模式,"善治"涵摄了诸多行政伦理的价值因子,为行政伦理精神的彰显及其作用的发挥预留了相当充盈的空间。行政伦理建设务必要从制度规范和行政主体两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善器"和培育"善人",从而最终达致国家和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13.
试论旅游市场中利益相关者的旅游伦理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伦理是一种特殊的伦理现象。旅游伦理建设是旅游伦理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本文在论述“旅游伦理”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发展,分析了旅游市场中利益相关者对旅游伦理的影响,提出了应从自律性和他律性两方面加强旅游伦理的建设。将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从业者、社会公众等旅游市场中利益相关者纳入旅游伦理建设的主体当中,都应为创建“和谐旅游”、“和谐自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价值不仅是一个功能范畴,更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评价应坚持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相统一。因此,自然环境具有“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两方面的价值,它可分为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4种类型,其中道德价值不能忽略,我们应倡导“尊重自然”的伦理取向,在关怀自然,保护自然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组织的道德失范导致组织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失衡、组织道德责任的漂移、组织伦理取向的迷失、组织伦理规范的冲突及伦理调控的失灵等。组织道德失范的原因一方面是组织实体自身所存在的道德意识空场、组织结构的失衡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动;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伦理范式中道德主体的个体单一性之弊、依个体良心而实现道德价值的"规范习得-践行"模式及重义轻利、整体主义及等级主义的价值导向而造成组织道德主体性的失陷和组织伦理的无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法治体系建构、保障法治实践深化。但是,个体道德力与社会法治并非总能有效共行、相与为一。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对策、清除掣肘,全面强化个体道德力对于社会法治之功用,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夯实法律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基础,提升立法的反思和回应能力;构建司法执法与民意的有效沟通机制,考究司法执法实践中"道德话语"的特殊意蕴;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理性,强化公民的守法自律意识,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立具体向度;兼顾知识普及、法学研究与价值体认,注重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培育;德法双修,法德共进,敦促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桴鼓相应,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哲学的高度审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发生深刘变化的结果,为整合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提供了科学的道德规范;从道德哲学的高度审视,社会主叉荣辱现的提出,是中国道德建设重心实现由社会伦理建设向个体道德建设战略转移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现对个体道德行为空间与边界的合理勘定,符合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在反思中国行政改革价值演变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性的认识。中国的行政改革历经了效率、公平与服务等价值导向的演变,服务型政府将服务价值纳入行政道德的伦理考量而实现对既有政府模式的超越。基于总体性的理解,作为道德主体的服务型政府不仅包括主观结构与客观结构,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的职能内涵,而且包括以服务价值为核心的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19.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一书中关于“丛林法则”和自然法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丛林法则”的生存土壤,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的运行机制,社会问题是“丛林法则”的不良后果,道德训诫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自然法是实现道德训诫的思想依据,正义是强调道德训诫的价值基础。而...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传统的主体性哲学从"主体性凯旋"走向"主体性黄昏",主体性道德哲学也在追求道德同一性过程中被不断消解;与此同时,作为"淘沥"现代性道德三大显型的现代性因子——高技术体系、市场经济体系和全球化,却以追求同一性之实现的方式破除了道德同一性的梦想,呈现出现代性道德分化样态。以上两方面因素内外叠加,成为加剧现代性道德危机的重要诱因。主体间性道德哲学旨在关照主体间的伦理承认与认同,可以消弭主体性道德哲学的内在矛盾与现代性道德分化造成的鸿沟;而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为理论支持的和谐伦理构建正是这种主体间性道德哲学的新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