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投资与母国企业竞争力提高之间的互相影响会不断增强。借助经典R&D溢出回归模型,测算了1982-200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国内研发存量及对外直接投资所吸收的国外R&D资本溢出,探寻对外直接投资溢出的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值得肯定的是,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存在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提高有积极作用。但是,国内R&D资本存量是国内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自主研发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本“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海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2004-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似不相关回归(SUR)模型,对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外溢出的先进技术提升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但研发密集型行业和非研发密集型行业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加大对研发密集行业的投资比重,努力增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3-2012年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台湾直接投资与大陆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衡量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加工业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台湾当期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滞后一期投资影响不显著。当期和滞后一期的投资系数均为负值,表明台湾直接投资对大陆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存在负面影响。应从引资策略、市场竞争环境、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台湾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以提高大陆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DEA-Malmquist方法测算28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2000—2011年28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FDI引进规模存在最佳阈值。(2)东道国自身的研发实力、产业政策和外贸发展程度也会影响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即东道国企业外贸活动越多越有利于FDI的技术溢出,而企业过高的外部融资比例和科研活动经费支出都将降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FDI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溢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无疑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机,同时,跨国公司的进入以及合资的过程对中国的汽车行业也是技术溢出的过程.FDI的技术溢出优化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崛起.中国汽车工业FDI技术溢出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模仿、员工流动和后向关联实现的.在中国汽车行业FDI技术溢出过程中还存在合资企业技术上过度依赖于外方,外商直接投资注重生产、不注重研发,吸收消化技术能力较弱和高层次技术人员较少等问题,因此,应注重投资质量、鼓励外资加大研发投入、保证技术溢出渠道畅通,积极支持内企加大研发投入,走自主研发道路和完善投资环境、完善竞争立法、培育有序的竞争市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1998-2009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估计发现: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和TFP之间存在显著的面板协整关系,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区内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且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有助于提高该产业的生产率,技术溢出降低了集聚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R&D投资将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同方向的变化,且R&D对短期影响的调整速度较快,而产业集聚的调整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与国内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关系,而且与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有关系。包含在商品中的知识通过进口渠道扩散到进口国,或通过专业人员流动、学术会议、期刊杂志等渠道溢出到进口国,带动进口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如何定量地研究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进口国全要素生产的贡献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技术溢出的分类、溢出渠道、技术溢出的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溢出的计量关系四个方面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进口国全要素生产国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境外地区分布,测算了来自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的R&D溢出;然后运用DEA方法计算出中国平均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EC指数)和技术进步(TC指数),并与不同类型国家所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对新兴国家(地区)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最好,其次是发达国家(地区),最后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国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与外国研发溢出呈中等关联度,其中,与来自新兴国家(地区)、发达国家(地区)的逆向技术溢出关联度较强,而与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逆向技术溢出关联度则较低。因此,中国应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海外布局,在巩固新兴国家(地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向发达国家(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9.
以企业性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为基础,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就企业性质通过研发效率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内资企业性质降低了研发投资效率,从而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国有企业的阻碍作用最为明显;外商投资企业性质则有利于发挥研发投资的功能,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来自轻重工业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中企业性质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轻工业国有和私营企业性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显著,而重工业企业与总体样本的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家具企业为样本,运用ACF-OP法测算中国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空间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中国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密度图接近正态分布。二,空间集聚不利于促进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空间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二者的互动效应显著地促进了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及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出口对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验证了家具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同时,研发创新和企业年龄对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1.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运用计量模型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紧密相关,并且,FDI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贸易;不仅如此,FDI对促进我国出口总量增长及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2.
FDI与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证研究文献,分析了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各种变量;然后,利用新疆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对FDI与新疆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合资企业、合作企业、三资企业和进出口贸易等因素也对新疆产业结构升级有着正向的关系。因此,在以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各类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有四个发生渠道:市场竞争、技术示范与模仿、人力资本流动和产业关联,它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FDI技术外溢的实质是模仿创新,它使技术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得以发挥.但是,技术外溢是有条件的.如果东道国不具备相应条件,这些渠道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抑制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因此,东道国政府应当对外资有所规制而不是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以来,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利用FDI的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对1994—2010年江苏省进出口贸易、FDI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进出口贸易与江苏省利用FDI有着长期稳定的平衡关系,且江苏省利用FDI对全省进口贸易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对全省出口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外资引进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存在技术逆向溢出,进而促进母国产业技术进步,这一点已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认同。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3—2008年间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数据与国内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除2003年外,外向FDI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基本是无效的,而且无效程度逐年上升。对无效单元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的作用稍强一些,但两者均存在较高的无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征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与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利用1995-2008年的数据,通过一个基准的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以及出口竞争力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最为显著;但在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上,研发投入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介绍了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得出FDI在促进我国资本形成、吸纳就业和提高我国综合生产率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总体上较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从对FDI积极效应的进一步剖析还可看出,FDI通过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进口贸易和FDI是获得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把握自主创新、进口和FDI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双重角度来理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开放的系统,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分析自主创新、进口和FDI三者的动态关系,有利于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产率增长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采用经典估计贝叶斯平均(BACE)方法,引入模型的不确定性,在上万次回归的基础上,对众多影响生产率的解释变量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发现:在事先列出的16个可能的解释变量中,FDI进入程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专科以上学历人数占从业人数的比率、相邻地区的生产率(空间邻居变量)以及市场化程度对TFP增长的解释能力最强,并且都具有良好的稳健性。FDI金额、进口额、出口额以及前一期研发投入等四个变量对TFP增长也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各变量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时期,工业大气污染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清洁环保型技术是降污排污的重要突破点,而进口贸易作为吸收国外先进治污技术的核心渠道,带来的技术溢出是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值得探索。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规模—结构—技术”环境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和逐步回归法考察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全国层面上,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带来工业经济规模扩张效应、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工业技术进步效应三类环境效应,通过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显著影响工业大气污染排放;(2)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呈“正N形”特征,即随着资本品技术溢出水平不断增强,影响的主导力量遵循“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阻滞自主创新”的路径,然而随着中间品技术溢出的增强,影响主导力量变化趋势为“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3)区域层面,以技术溢出均值为标准,11个省市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因经济规模效应加重了污染排放强度;其余省市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起到了节能减排作用。针对研究结论,认为应推动工业经济规模扩张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加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扩大进口贸易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