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诗人边连宝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连宝为清代北方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在清代中期都独成一家。边连宝一生著述颇丰,除诗、文集外,还有诗话、诗文选本以及史部著作,今传世多为稿本、抄本。边连宝著述的搜集与整理,对研究清代北方诗学与诗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清代文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满族文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理论著述与观点,其中铁保诗学思想中的本质论、创作论、功能论、发展论等几方面的主张独树一帜,别有新见。  相似文献   

3.
方玉润是清代著名诗经学家,其《诗经原始》一书对后世诗经研究影响极大.在详细考辨方氏生平事迹及著述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其学术渊源,并还原其诗学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清代诗学(包括词学)是中国古典诗学长河的高潮。清代诗学家之众多与诗学理论之丰富皆超越历代。新时期以来,学界对清代诗学家与诗学论著的研究较之“文革”前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象王夫之、叶燮、王士禛、袁枚、刘熙载、王国维等诗学大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整体上考察,人们的研究视野还欠广阔,目标太集中。清代有一定成就或影响而未被论及或很少论及的诗学中家、小家还是不胜枚举的。这自  相似文献   

5.
"唐宋诗之争"贯穿清代诗学和诗歌创作的全过程,绝大部分诗人和流派都涉及"唐宋诗之争".综观20世纪以来的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内容上有从"唐宋诗之争"出发对诗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的,有关于唐诗、宋诗研究的,有从清代诗坛风气、诗学演变立论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一元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的发展过程.本文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的历史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考察其研究方法,提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来清代诗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清代诗学的研究工作开始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如诗学资料的整理、诗学史的写作、诗学理论的研究、研究视野的转换等,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清代小说、戏曲研究相比,诗学领域的研究仍显单薄与不足。呼吁新世纪应注意在基础研究与综合研究上加强力量,并注重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转换,力争把清代诗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本刊《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源于1984年创办的《清诗研究》,发表清代诗学研究等论文已有逾20 年的历史,而新时期清代诗学研究自1984年于苏州大学召开的首届清诗国际研讨会算起,也进行了20来年。20来年清代诗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许多不足,需要探讨,以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推动清代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取得更大的成绩,本刊特邀请国内几位对清代诗学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清代诗学研究深入开展”这一主题,于《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各抒己见,进行一次笔谈,希望能对开创清代诗学研究的新局面有所启发、有所补益;同时也欢迎其他对此问题有见解的专家学者来稿继续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学的学问化问题与清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源于1984年创办的《清诗研究》,发表清代诗学研究等论文已有逾20 年的历史,而新时期清代诗学研究自1984年于苏州大学召开的首届清诗国际研讨会算起,也进行了20来年。20来年清代诗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许多不足,需要探讨,以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推动清代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取得更大的成绩,本刊特邀请国内几位对清代诗学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清代诗学研究深入开展"这一主题,于《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各抒己见,进行一次笔谈,希望能对开创清代诗学研究的新局面有所启发、有所补益;同时也欢迎其他对此问题有见解的专家学者来稿继续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9.
本刊《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源于1984年创办的《清诗研究》,发表清代诗学研究等论文已有逾20 年的历史,而新时期清代诗学研究自1984年于苏州大学召开的首届清诗国际研讨会算起,也进行了20来年。20来年清代诗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许多不足,需要探讨,以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推动清代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取得更大的成绩,本刊特邀请国内几位对清代诗学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清代诗学研究深入开展"这一主题,于《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各抒己见,进行一次笔谈,希望能对开创清代诗学研究的新局面有所启发、有所补益;同时也欢迎其他对此问题有见解的专家学者来稿继续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10.
本刊《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源于1984年创办的《清诗研究》,发表清代诗学研究等论文已有逾20 年的历史,而新时期清代诗学研究自1984年于苏州大学召开的首届清诗国际研讨会算起,也进行了20来年。20来年清代诗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许多不足,需要探讨,以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推动清代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取得更大的成绩,本刊特邀请国内几位对清代诗学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清代诗学研究深入开展"这一主题,于《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各抒己见,进行一次笔谈,希望能对开创清代诗学研究的新局面有所启发、有所补益;同时也欢迎其他对此问题有见解的专家学者来稿继续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11.
论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和客观条件型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概念中人口是生活质量的承担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素质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专书词汇研究的进展,表现在题材范围扩大、内容的完备化、方法的科学化、价值的多元化四方面。专书词汇研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专书词汇的研究应寄望于未来。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与性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境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它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与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学体系相比,参与性教学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实施形式,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只有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才能得到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15.
彝学是认识彝族,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彝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彝学自然是中华学整体中的一个局部。彝学与中华学的关系就是局部与整体互相关联,缺一不可,并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的理念是 2 0世纪 7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在构建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 ,如何既倡导科学精神 (求真 ) ,又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求善 ) ,追求完美的世界和完美的人格 (求美 ) ,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这正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证据规则的立法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但在认识上不统一,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解决.为了强化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需要对公共权力加以制约,保证司法公正;同时诉讼过程有客观规律可循,亦需制定规则以统一证据的运用,这就给证据规则的制定提供了理由和理论根据.而证据规则与自由心证原则相违背,因而证据规则的制定宜粗不宜细,以保障人权和保证适当的心证为限.  相似文献   

19.
于省吾先生认为形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这些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他称之为"独体形声",并举羌、姜、天、麋等字例。在"独体形声"说的启发下,作者对甲骨文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发现一批这样的字例,这类字构形比较特殊,将之称为"声符形化字",它们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