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汪怀君 《东方论坛》2008,(5):14-17,55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人伦为本位的社会,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以血缘与情感为基础,展现出了以心换心的情理交往方式,并希望通过礼仪的规范作用来自觉塑造人的德性品格。现代西方社会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交往以肯定主体存在的独立性价值为前提,形成了对话、商谈的理性交往方式,并注重法律对人的行为的强制性作用。中西交往伦理因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被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此进程中,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也开始了艰难的近现代转型。家庭伦理近现代转型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三个阶段均具有自己特殊的背景和特点。在各历史阶段,孝慈精神都始终未能摆脱被批判、被摒弃的命运。事实上,孝慈精神植根于血缘亲情,具有人类生活的普遍性,既适用于传统社会,也有用于现代社会,理应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成为构建现代家庭伦理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3.
将儒家伦理化约为差序格局,认为儒家伦理不能适应陌生人社会,这种判断只是关注了儒家的血缘亲情伦理和礼的差别性待遇,而没有认识到儒家伦理的多重维度。事实上,儒家在人与人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还建立了普遍性的关系伦理、交往价值理性和相与之道,这种伦理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效,而且对中国现代陌生社会和陌生人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是有效的。通过儒家关系伦理和相与之道的多重图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伦理社会 ,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 ,还是文化的、自然的 ,都以血缘人伦关系为主导 ,通过血缘伦理社会化、社会血缘伦理化的双向同化 ,达致家国同构、君父同格的社会架构 ,形成了沿袭千年的臣民道德、君王意识和威权意识  相似文献   

5.
伦理亲情在传统社会主要有亲属之爱、别和从 3层含义 ,在现代社会主要是指亲属之爱。在传统法中呈现法律亲情化趋势 ,现代社会伦理亲情在法律上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整体来说 ,中国现代法出现了亲情的法律化趋势。但现在法律中存在忽视亲情伦理的缺陷 ,有必要将更多的亲情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6.
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之上,主张人的伦理价值属性从根源上是由天道所赋予,天道本身的"中正"决定了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的合理性。儒家伦理思想从来都不局限于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它更加强调推己及人的家国一体情怀,寓于其中"诚"的伦理精神保证了此道德行为过程的真实性。反观西方伦理传统,道德属性的根据体现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之中;伦理价值的标准表达为一种平和与适度;实践行为的追求则落实在个人的幸福生活之当下;行为举动精神又贯穿着"自由意志"的希腊传统。在如此语境下,儒家伦理和西方伦理呈现出一种差异与融合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中国,亲亲相隐原则萌芽于先秦儒家。作为一种法律思想,亲亲相隐原则最能反映儒家“亲亲尊尊”的伦理实质,其实质是一种“权”,其目的是一种给以血缘亲情一定的自由空间,将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权力授权给家庭。从法伦理意义上说,亲亲相隐原则是儒家仁爱精神在外扩展过程与法律规范发生冲突时的一种选择。同叶,也赋予法律一定期待可能性,即在国家法律制度体系中给予血缘亲情一定的自由空间,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而且可以软化国家法律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8.
几乎从走上文坛一开始,张爱玲就把她小说关注的焦点投射到家庭内部的情感领域,对家庭亲情之间的异态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她以理性的认识和独到的见地,把人物投入恒常的家庭矛盾冲突中,揭示了亲情之间的情感残缺,及普遍存在而又极易让人忽视的人生悲剧。中国是一个注重血缘伦理关系的国度,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性善”观念,已被大众普遍地接受,并督导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人性善”的核心是“亲亲”,邵认为血缘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及兄弟姐妹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情爱。正是这“亲亲”的观念,给每个家庭血缘关系蒙上了一层温柔的面纱,…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得中国人的"家"始终是与血缘、乡土地缘关系联系在一起.重视家庭.强调家族观念,对于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有积极作用;但过份强调血缘、乡土地缘关系,把家庭模型的人际关系过分扩张,则会产生"惟情"现象.要了解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就必须读懂中国人的"家"字.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与伦理、政治相纠缠,而同宗教、科学缘份浅淡。在“哲学——伦理——理论”一体化格局中,伦理是基础,政治是核心。哲学伦理化为中华民族重血缘、重宗族、重国家社稷的价值观的生成奠定了根基,它曾使自己的族类更多地享受到人间亲情的温暖。哲学政治化的直接后果,则使得华夏族人重实际、轻玄想、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得以充分张扬。  相似文献   

11.
家庭血缘关系作为一种最基础最普遍的社会关系 ,是人类伦理道德产生的始基。家庭关系的原初性、普遍性和恒久性 ,决定了家庭伦理在社会伦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而家庭关系及其伦理的人情味 ,则决定了家庭伦理对社会伦理的巨大感染作用。家庭的这种特殊伦理道德功能具体表现在 :家庭伦理是家庭成员获得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 ;家庭伦理在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家庭伦理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奠基功能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在家庭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具有社会伦理所具有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与现代经济的关系 ,并在多元文化背景中整合传统伦理 ,在现代经济关系中实现价值转换 ,从而建构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的伦理精神 ,这是本文给予的回应和提供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城市化浪潮和市场化竞争中有其自身的适应逻辑。农村四代同堂家庭虽具传统大家庭同居共食之形,但其价值伦理已经发生权变。即家庭内部以核心小家庭为中心,通过分财独立和空间区隔保持代际成员之间的自主性;代际之间以子代核心小家庭为重心进行资源倾斜,形成亲子关系倒置的理性化关系格局。面对城市化压力和市场化竞争,农村四代同堂家庭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代际分工中形成情利一体的伦理共同体,究其本质是以核心小家庭辐射大家庭的代际关系实践,体现了农村家庭积极理性化的权变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预测力最佳,异性朋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最佳。因此,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领域中领导学术发展潮流的开创者 ,其思想深度、道德意境和审美情怀都必然超凡脱俗。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一例。他注重思想的自由创造 ,关注科学的原创性 ,并提出超越个人自我、追求对全人类终极关怀的宇宙宗教情怀 ,并将这种宇宙宗教情怀融入他的科学信念之中。他对宗教、哲学和科学的理解为我们研究科学精神、研究宗教道德情怀以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母题与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复仇母题与爱情的关系,可分出四种类型:1.爱情遭拒,变态复仇;2.利用爱情复仇;3.爱情消解复仇;4.为了爱情而复仇。爱情遭到拒绝后的变态复仇,可见环境对性格影响;利用爱情达到复仇目的,和以爱情消解复仇者心中仇恨,为爱情而复仇,均体现了爱情与人性关系。复仇与爱情相互作用下流动着个体生命体验,即金庸一再强调的"写人"、"写人性"的武侠文学审美理想。在对复仇与爱情关系的重新整合中,金庸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模式的突破在于,以"反武侠"精神对武侠小说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找寻其中蕴涵的人性启迪意义与文化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7.
《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理之中的变化。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与正统的伦理观一样,民众的婚恋观仍是以“道德之爱”为统领的。民间故事中所反映的两性伦理一如其代际伦理,基础还是经济或者生活的需求。“知恩/报恩”是民众理想的婚姻达成方式。它被认为是抵御“功利型”婚姻的情感基础。但实际上由“知恩/报恩”维系的婚姻与“功利型”婚姻的差别并不大,二者都不依赖夫妻双方真正的交流,都只局限于“身体化”关怀的层次。因此它们不能彼此否定。在伦理形态上,二者是同一逻辑的两个方面,前者并不比后者优越。  相似文献   

19.
在爱情婚姻上的重欲轻情,对现实矛盾和人类真情的虚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解构,是李渔小说喜剧化的内在精神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影响了他的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20.
日本环境伦理思想产生于公害引起的社会问题,它历经了四个阶段,现已进入成熟期,其主要论题涉及五大方面;日本重要思想家的环境伦理观主要有池田大作的依正不二观、高桥进的东方人伦观、岩佐茂的社会批判观、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岸根卓郎的共生系统观。对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的评价要从其与日本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比较入手。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的未来走向有五大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