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代法国具有男女分校的教育传统,同时在女子教育中重视基督徒品德的培养,因此天主教女修会在女子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9世纪法国天主教呈现"女性化”特征,教育女修会有惊人的增长,它极大地推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为实现救亡图存、兴国富民的政治目的,倡导和重视女子教育.在康、梁女子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先进妇女开始觉醒,女子学堂陆续创办,女子留学渐成风气.这些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朱剑凡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女子教育改革,提出了富有创见性、时代性的女子教育思想,并通过在周南中学的长期办学生涯不断实践与完善其教育理念与思想。其女子教育思想不仅在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当今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世界女子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美国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级人才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政府对女子高等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界不断总结女子高等教育经验并改进女子高等教育进一步促进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文化的包容性使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易深入人心为男女平等受高层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广大女子的积极争取与良好配合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经验对于当今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校女子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试从制约大学教育共性问题、女子社会公德、生理和心理结构特征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方面初步探讨高校女子的体育教育问题.并提出高校女生体育教育有必要、针对性地加强女性体育道德意志的磨炼和道德行为上的强化.  相似文献   

6.
朱剑凡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女子教育改革,提出了富有创见性、时代性的女子教育思想,并通过在周南中学的长期办学生涯不断实践与完善其教育理念与思想。其女子教育思想不仅在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当今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批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和“女子智力低于男子”的谬论,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受教育,并论述了女子教育对于女子自立、下一代的教育及健康成长以及民族国家的强盛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相夫教子”、“兴国智民”的女子教育宗旨;提倡兴办女学,并拟订了第一部较为详细的女子教育办学章程;提倡女子社会教育,反对女子缠足,提倡女子参政。  相似文献   

8.
翟麦玲 《南都学坛》2007,27(5):12-17
在汉代,礼教中的女子教育观与现实生活中女子接受教育的情况有所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女子受教育的内容不只是礼教宣传中的贞顺、女功之教育,而且还包括诗书文化、书算、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从受教育的阶层看,也不只局限于士大夫以上家庭的女子,而是包括从奴婢到皇后之普遍阶层的女子;汉代女子普遍接受广泛教育,一是与礼教对汉代社会的影响还处于早期阶段有关,二是与汉代社会普遍欣赏、尊重有才女子的风气有关。汉代女子的受教育情况影响了汉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与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代女学的创办,中国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方面,本文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教会女学及外国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作用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发表的研究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女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因而女子教育现已成为全球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云南近代的女子学校教育始于清朝末年,在民国年间获得初步发展,是云南近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教育史上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与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女子教育,最早始于教会女学,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自办女学的产生、留学教育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中学男女同校、大学开放女禁使女子教育趋于完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卢梭在《爱弥儿》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阐述了他的女子教育观,在女子教育原则、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女子教育观虽然有局限性,但其理论对后世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当今的女子教育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宋代女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识中,宋代女子教育呈现出一片晦暗景象。但事实上,它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经史文章、诗词书画,还有百工技艺;它的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不仅有家庭教育、塾师教育,还有社会教育;而它的教育成就更是光彩夺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本文拟从宋代女子教育的内容、方式、成就三方面入手,对宋代女子教育做一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在明清时期,对女子是否应该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观念,但二者殊途同归地导向注重女子伦理精神的培植和道德人格的养成.人们普遍认为文学教育是妨害女子道德人格的罪魁祸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谚在明后期以降广为传播,便集中彰显了这种文化生态.即使人们批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见,也大多从张扬女子"才德不相妨"的角度着眼.但是女子"才德不相妨"观念的流行,毕竟理直气壮地肯定了女子文学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种文化生态为女子文学教育的普遍推广和持续高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缘,导致明清时期女子文学教育的相对普及和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西方侵略势力而来,新教传教士相继在华兴办教会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训练妇女基督教徒与神职人员。随着教会在华传教事业的发展,作为教会传教事业组成部分的教会女子学校成为教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女子学校虽是西方列强对华文化侵略的载体,但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时期的女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封建礼教中,中国没有女子教育,到了近代,一系列的社会变迁使中国妇女受教成为可能和历史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戊戌变法的领袖们基于多方面的因素,在变法时期更是大力倡导女学,广泛进行女子教育的思想传播和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的探索,对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对东北殖民统治时期 ,“关东州”的女子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作为日本殖民地教育样板的“关东州”女子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表现为女子初等教育的平等性 ,中高等教育的不均等性 ,职业教育的不均衡性。这既是日本本土近代重视文化教育传统在新拓殖民地的一种延伸 ,同时也有其直接的目的 ,即把女子培养成为殖民统治所需要的贤妻良母。由于殖民教育体系的双轨制 ,大多数中国人女子被排斥于学校教育之外。“关东州”的女子教育是为殖民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晚清政府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政府对近代女子教育这一新生的事物 ,采取了由镇压破坏到最后承认的态度。在 2 0世纪前 ,它试图扼杀女子教育于萌芽状态 ,但事与愿违 ;2 0世纪初它开始把女子教育提上议程 ,并于 190 7年颁布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 ,最终承认了女子教育的合法性。但其要培养的女子是顺从的贤妻良母 ,而不是有各种权利与义务的新型女性 ,限制女子教育朝不利于清统治的方向发展 ,以更好地为己所用 ,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与自私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还极度匮乏,建设人才强国需要女性的参与。女子院校是专门为女性提供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创新人才应成为女子院校的重要任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保障系统,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系统,需要女子院校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加强对女大学生“四自’’精神教育,丰富课外科技及学术活动,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试论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子学校教育、女子留学教育、女子平民教育是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3个主要方面,她强调把女子教育与以工农劳动妇女为主体的妇女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革命女子教育观,堪称我党早期教育思想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