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西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优化有利于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实现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针对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应以认识论与政治论相统一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市本科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为依据,探索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量增设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对接的目录外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预警与退出机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优化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构建服务型本科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国家治理高校结构失衡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来讲,形势的发展使转型成了必然的选择。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自身的转型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高校转型为女子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调整专业设置、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带来了机遇,同时,对其传统办学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挑战。作为被划归新建本科院校之列的女子高校,只有明确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解决是否要转型、如何转型发展等根本性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是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控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专业自评工作,是建立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其目标是为了保证学校用好专业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学校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建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型高校,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和师资队伍四个维度着手。主要路径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先进教学文化、转变服务地方方式。而抓好高校与地方互动、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及国际名校合作工作则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四大重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所广州市属本科院校与在穗20所其它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无论在学科门类的齐全上、还是专业质量方面,二者均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专业结构与三大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方面,市属高校亦无优势可言。为此,两所市属本科高校应当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寻求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专业设置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广东省高校加快了本科专业设置的步伐。至2009年.广东省高校共设置本科专业1838个。其中。公立本科院校是发展本科专业的主体;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四个门类所设本科专业居多;少数专业布点教过多;新专业比例较高。就广东省本科专业良性发展来说。亟需解决专业设置雷同现象和新专业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半壁江山,其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战略任务之一。“十二五”期间168所新建本科高校参加了合格评估,合格评估明确提出新建本科高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道路。要深入推动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重中之重是教师队伍,出发点在于学校人才培养要体现职业适切性,落脚点在于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要凸显应用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本特点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起点较低,发展速度快,招生数量多,管理经验缺乏;办学主要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但专业结构不均衡。近年来,这类专业希望通过国际化办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形成特色,提高竞争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重视国际化办学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来自于国内外高校竞争的压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国际化办学须做到教育理念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模式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中4所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深入剖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而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探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的实施建议和对策。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国家强力推动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日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诸多要求,此类院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支撑,着力培育办学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认真总结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对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合格评估刚刚通过,再次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即由传统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在十年左右的时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经历两次转型,诸多因素复杂多变,众多观点纷至沓来,到底怎么办,我们必须从大局着眼、整体出发,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精神,统一全校师生思想和行动,引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健康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全力培养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是由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层次类型、学生就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使命决定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路径:以建立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为平台,加大应用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以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为途径,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教师从事应用型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到在此基础上为市场经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回顾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有得有失,"得"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经济与个人发展的需要,"失"在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了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的专业化要求存在矛盾,不适合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培养人才的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本科人才仍应以专业知识传授与专门技能培养为主,只有专门领域的深入,才能实现面上的拓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应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从20世纪末期开始在高等教育舞台上发声。从兴起、发展至今,新建本科院校理论研究蔚为大观,可分为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宏观研究层次,诸如新建本科院校源起、转型、办学定位、内涵建设、发展战略等等,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的指导意义。转型是发展之基,办学定位是发展之本,内涵建设是发展之源,发展战略是发展之要。相关理论研究还须进一步突破视野、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既包括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又包括对大学生的个人就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北京地区14所高校2013届毕业生的调查,从高校和大学生个人2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现状,探析了就业能力开发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指出高校的培养定位、师资力量、实践教学、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校外兼职、专业培训等都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就业服务状况、学生是否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则不明显。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述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逐步探索技术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学科发展定位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指出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应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的定位,重视项目研究内容与地方、行业经济建设需要的紧密结合,实践交叉学科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