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风险投资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重要资本力量,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风险投资通过提供企业战略咨询、关键商业网络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监控活动等多方面支持影响被投资企业绩效。选取2010—2018年新三板844家获得风险投资和9 415家未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的年龄、历史IPO数量以及累计退出金额衡量投资经验,检验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利用工具变量通过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解决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财务绩效和成长能力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且风险投资机构成立年份越久,在投资经验方面越丰富,对企业绩效正向影响越显著,同时,风险投资退出业绩越好,行业内对其能力的评价越高,越有利于为企业提供附加资源支持,从而提升企业业绩。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学术界尚存争议。以2000-2016年在A股上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风险投资进入对企业上市后三年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培育效应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2)管理层短视在风险投资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具有中介作用,风险投资进入后,通过缓解管理层短视,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及强度;(3)通过后续融资服务引入其他机构投资者,及提供增值服务降低企业风险,是风险投资缓解管理层短视的两条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能够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而且,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门槛变量,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门槛值后,退出威胁的正向作用得以显现。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能够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此外,在机构投资者为抗压型、企业为非国有性质或重污染行业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的绿色创新赋能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IPO业绩变脸已被证实在我国普遍存在。文章以2014—2016年在创业板IPO上市的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IPO业绩变脸的影响,同时探究CEO特征对这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程度越深,即联合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IPO业绩变脸幅度越小;CEO特征对风险投资持股比例与IPO业绩变脸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CEO年龄、学历弱化了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企业IPO业绩变脸现象有改善作用,CEO有金融背景能加强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企业IPO业绩变脸现象有改善作用。文章为改善我国IPO业绩变脸现象、规范风险投资的发展和选拔任用合适的CEO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创业板分别对风险投资背景是否会影响IPO抑价和IPO后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的参与会提高风险企业的IPO抑价;而不同背景风险投资对参与的风险企业的抑价没有显著影响;对风险投资背景与IPO后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会提高风险企业的IPO后收益;而且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IPO后收益有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独立风险投资对IPO后收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对IPO后收益无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差异性存在,但没有完全显示出其特质.  相似文献   

6.
IPO是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渠道,风险投资与IPO市场密切相关,并对IPO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关于风险投资在IPO中的功能一直是热点研究问题.以风险投资在IPO中具有三大功能(即认证功能、监控功能和市场权力)为主线,组织梳理相关文献以揭示风险投资在IPO中功能的最新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研究方法、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现有方法的得与失,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投资的引入能有效降低IPO抑价,但基于中国创业板的数据发现,风险投资对IPO抑价没有产生负向显著影响,本文从研发投入的视角对此提供新的解释。发现存在风险投资通过研发投入影响IPO抑价的路径,即风险投资显著增加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增加一方面显著提高了IPO抑价,另一方面增加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负向影响的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研发投入越高的公司中,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负向影响越显著,越能发挥认证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对企业专利申请数、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的申请专利数要远远高于非风险投资背景公司的申请专利数;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的自主创新效果差异性较大,年申请专利数最多的达到119项,也有一部分企业为零;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高于非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自主创新资本投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投入活动中发挥了相对积极的影响,但与企业自主创新效果指标之间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风险投资的效益最大化原则,运用灰色理论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进行决策分析,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对IPO、并购、管理层回购和清算四种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为研究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不同分位水平下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变量选择和模型的统计结构分析,构建企业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并利用314个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对所有企业的短期绩效和利润比较高的企业的长期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投入会显著降低利润比较高的企业的短期绩效,但会显著促进利润比较高的企业的长期绩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我国高校研发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高校研发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无论是企业的创新效益,还是创新能力均受到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的持续影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对企业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产生正面影响,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和试验与发展经费投入对企业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未产生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业企业IPO成功后,风险投资者1若未如预期退出则称为"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参与",可能导致上市企业投资决策受到影响。以中国2007—201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相关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框架下,不同货币环境中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紧缩的货币政策却加剧了非效率投资;未预期的风险投资和机构投资者在货币政策紧缩时均能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在货币政策宽松时则进一步交互影响,增强作用效果。因此,可通过规范货币操作,完善资本市场尤其是加快风险资本的发展,以改善上市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能否顺利退出,实现预期回报,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我国风险投资业正处于初创阶段,退出渠道的不顺畅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从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入手,在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经验并比较几种主要退出方式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进行现实分析,提出相应的退出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4—2018年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逐项回归法,研究政府补贴、资本结构与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且将资本结构作为调节变量,探讨资本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关系在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资本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资本结构对政府补贴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且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显著。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完善自身资本结构,合理举债,提高盈利能力,为研发活动预留充裕资金;政府应加大对信息技术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补贴,在资金以及政策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所得税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选取2016-2021年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果逐步分析法,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创新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等,分析所得税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所得税税收优惠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在所得税税收优惠与企业绩效间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企业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当前我国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关键阶段,企业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必须依靠创新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高管是企业的关键决策者,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2010—2017年中国949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首先,分别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的三种模式,即货币薪酬、股权和在职消费激励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其次,文章还探讨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异质性影响。一方面,根据企业所有权性质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高管薪酬激励显著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将样本企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模式显著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产出。为检验上述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文章还采用更换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指标的衡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依然稳健。高管自身风险厌恶程度和个人能力等因素不仅会影响高管薪酬水平,而且还会影响高管对企业创新的决策。文章以"2014年央企薪酬改革"这一政策事件为时间中点,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2014年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的外生政策冲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管薪酬管制政策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对其研发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通过设计显性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并在对管理层的考核方案中适当引入非短期会计业绩指标来激发企业高管进行主动创新的积极性。二是通过"两权统一"、长期股权激励等方式完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从而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三是可适度提高在职消费激励手段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并辅以审计监督控制从而避免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投资股份的购买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分析了风险投资退出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博弈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风险企业是否达到IPO退出条件,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之间是否签订回购协议以及回购协议中约定的违约费用的大小是影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问题较为突出,通过选取2017-2019年我国中小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检验了融资结构与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的关系、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负债融资与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及股权融资率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负相关,内源性融资率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正相关;公司资产负债率及内源融资率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股权融资比率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负相关;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是资产负债率及可持续发展的中介变量;通过实证研究以期通过选择合理的研发创新活动投入及调整优化融资结构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关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首次公开发行(IPO)上,且现存的文献大多认为IPO是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中的最佳方式.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并购方式(M&A)在总体绩效上要优于IPO,仅在企业家激励效应方面逊于IPO.论文比较了风险投资主要退出机制,深入探讨了企业家激励效应问题,最后综合企业家控制权激励和财务利益两方面的因素建立数学模型.模型最终表明:只要为企业家提供足够的财务补偿,并购方式也可以成为激励企业家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强度对异质性企业退出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对于无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对于有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环境规制对企业退出影响不显著;与大规模企业相比,中小规模企业退出受到环境规制影响更显著;民营、国有企业退出概率与环境规制强度正相关,港、澳、台外资企业则相反;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提升会提高企业退出概率,东部地区企业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