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教育是儿童“成人”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求真创新的意识.越来越技术化的教育让儿童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迷失方向,呵护其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正在遭受侵蚀.教育者应回归科学教育的本真,依照儿童的天性,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儿童的科学学习,培养儿童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启迪其智慧,重建儿童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中美儿童博物馆发展史、发展基础理论、发展历程、核心理念、使命、支撑方式,诊断我国儿童博物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宣传渠道多样化、博物馆儿童教育普及化和儿童博物馆运行机制多元化,以期对我国儿童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儿童博物馆教育可以追溯到1899年,自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建立以来,世界上目前已有400多家儿童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已经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分化为三种形式:博物馆内开设儿童展区、自主创办的儿童博物馆和幼儿园开展的儿童博物馆课程。儿童博物馆教育在中国独特的国情下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在儿童教育越发受到重视和高期待之后,儿童博物馆如何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儿童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起来便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亲子互动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干预提供参考,笔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 法,对徐州市354名学前儿童家庭一般情况、行为问题、亲子互动失调进行调查,主要结果为:行为问题检出率7.06%;每天没 有看书,没有户外活动,亲子互动严重失调是学前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亲子互动失调与儿童行为 问题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主要发现:亲子互动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应加强亲子互动的训练,提升亲子互动 水平,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支持博物馆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这不仅为博物馆事业发展迎来了春天,也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国内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文献的回顾,发现目前我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博物馆理论探索研究、地方博物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比较研究三个方面。研究认为,未来研究应深化儿童博物馆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关注地方博物馆教育课程的研发与顶层设计,重视儿童博物馆教育的园本化、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6.
源起于美国并在全球逐渐被重视、甚至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STEM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和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未来公民。基于学科融通的问题解决意识驱动,学生从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运用多学科经验主动参与式地学习。而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反思长期教育实践中重知识讲解传授、重形式轻操作、成人绝对主导等问题后也逐渐明晰了儿童自发探究基础上教师指导的探究教学取向。本文基于STEM教育目的、理念及核心特征重构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的定格,文化的积淀,文明的传承。位于长江与黄海交汇处的南通,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长寿之乡。南通同时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民族资本家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博物馆。如今,南通千年的发展史已浓缩在依濠河而建的博物馆群之中。以濠河为平台,以南通博物苑为主角,建设一个贯穿南通古今历史文化的濠河博物馆群艺术长廊,已成一代人的梦想和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阐述博物馆主要功能的二重性: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突出其不同的功能。因此,在民族范畴内,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的功能,也应有所区别。一、什么叫博物馆A、名称的由来:博物作为一个词,始见于《山海经》,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五传赞》也有“博物恰闻,通达古今”之句。这是传统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博物馆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是一个通过实物、场景、模型等表现形式,以及声响、灯光、色彩等艺术手段。使儿童增长见识、扩展感官体验、刺激想象力、发展与人交往的社会能力的教育平台。儿童博物馆具有教育性、娱乐性、体验性、探索性等特点。对儿童博物馆的展览设计要注意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在设计时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元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儿童社会技能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它包括行为、认知和情绪三种成分。儿童社会技能缺失是造成其同伴群体关系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会引起儿童的一些问题行为。所以采取有效的、科学的、适用的干预措施来提升儿童的社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叶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国内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博物馆工作汇入了全国建设的洪流中,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前进。作为博物馆工作真实记录的档案,在科研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博物馆档案工作也将随着博物馆的改革开放而向现代化发展。大量新型载体档案的出现,要求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方向是综合管理达标(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即科学地建、管、用档案。要实现博物馆档案的现代化,就要以思想、组织、基本建设、工作方法和手段等现代化为前提。只有这些前提得以实施,博物…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与青少年观众",是国际博物馆协会为2006年"国际博物馆日"选定的主题。博物馆要认真看待儿童观众对其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认识上早已答成共识。然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个别博物馆,在初期建设及中后期维护改造过程中,为儿童观众服务变成了依据空洞无物的口号,没有在实际中作出任何改变。本文试通过德国多个博物馆成熟案例,从空间角度探寻能使儿童享受博物馆体验的设计手法,进行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夏威夷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 Hawaii),简称为p4cHI,由托马斯杰克逊博士于1984年发起。经过34年的发展,其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日趋成熟。杰克逊p4cHI区别于李普曼P4C的两大主要特色是:小p哲学与智力情感安全地的概念。本文总结了夏威夷儿童哲学的显著特性:温和的苏格拉底式探究、使用团体球、不急于到达任何地方以及香草冰激凌式探究规则。夏威夷儿童哲学的实践步骤主要包括:建立探究团体,用香草冰激凌方式选择问题,使用优秀思想家的工具探究问题,评估团体探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已经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越来越强调自己为观众、社区和人类社会服务的功能。南通博物苑成立于1905年,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公共博物馆。通过对南通博物苑现有状况的分析,对其进行了规划设计和定位分析,使其成为一座以植物教育为主题的风格独特的现代公园。  相似文献   

15.
运用Cite Space 对21 世纪的WOS 核心数据库中儿童早期保教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探究国外儿童早期保教 研究的主要概况、热点主题与前沿演进。结果表明:美国、澳大利亚、英格兰等在儿童早期保教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研 究热点聚焦于儿童早期保教质量的界定及测评工具的开发,儿童早期保教质量与儿童入学准备关系,及早教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前沿从宏观层面的儿童早期保教质量概述逐渐转向微观层面儿童早期保教质量的提升;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多个利益相关 者共同构建儿童早期保教质量体系,儿童早期保教质量测评的改进与发展功能,儿童早期保教质量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阈限 值,聚焦于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上海145对亲子阅读互动视频,制定4个维度24个项目的亲子阅读互动编码表,对亲子阅读互动行为进行聚类分析,确定5种类亲子阅读互动类型,探讨亲子阅读互动的4个维度、5种类型与儿童阅读兴趣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亲子阅读互动编码表包含4个维度:策略、回应、教育和情感。其中策略、回应和情感3个维度正向预测儿童的阅读兴趣,解释率达到42%。2)亲子阅读互动可分为5种类型:策略回应型、分享阅读型、陪伴阅读型、教育阅读型、只读型。其中,亲子阅读为分享阅读型的儿童阅读兴趣是最高的,亲子阅读为教育阅读型或只读型的儿童阅读兴趣最低。  相似文献   

17.
亲子互动中行为和生物信号的耦合表现为亲子同步,即行为同步和脑间同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成像(fNIRS)超扫描技术的出现,使探究亲子互动的行为及其大脑机制成为可能。在多数情况下,亲子互动会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但也会因互动任务的不同,激活不同的脑区;亲子互动过程中的脑间同步与行为同步密不可分,但两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不同性别配对(即儿童性别与父母角色)的亲子互动存在脑间同步的差异,父母年龄、育儿压力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未来可以更多关注fNIRS超扫描技术在亲子共读、亲子依恋、亲子游戏和特殊儿童的亲子互动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亲子互动;脑机制;fNIRS;超扫描;脑间同步  相似文献   

18.
父母情绪回应作为父母情绪社会化重要的途径之一,对儿童情绪发展有着最直接、最典型的影响。在国外已有研究梳理基础上,分析了两者关系的作用机制,父母情绪回应与儿童情绪调节、情绪理解、情绪表达的关系以及文化与种族、性别、年龄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未来研究可从脑科学视角深入揭示父母情绪回应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作用机制,同时从家庭系统论视角下探讨两者的多种路径,关注两者动态互动过程,以便全面准确地认识两者的关系,帮助家长建立高质量的亲子情绪回应状态,促进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词汇运用能力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以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儿童语料库研究法,从词类的角度考察同伴游戏情境中儿童词汇运用特征,研究发现:同伴游戏情境中儿童词汇发展有共性规律但存在差异;同伴游戏情境中儿童词型与词频运用频率较母子互动更高;同伴互动情境中儿童想象、协商、礼貌类词汇运用更为丰富。主要建议:教育工作者应合理把握儿童词汇系统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同伴互动游戏情境;鼓励儿童在解决问题中积累词汇。  相似文献   

20.
游戏和哲学的一致性在于儿童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游戏者,儿童在游戏中进行着积极地批判性思考。因此,戏剧游戏成为儿童一种有创意的哲学探索方式。本文提出了儿童哲学探究的戏剧游戏模式,即“游戏——探究”教学模式,并将其概括为:暖身、表演、探索、复演、拓展五个程序,从而实现游戏与探究性学习及经验的扩展、丰富、改造的有机统一。同时,儿童戏剧游戏教学需要诉诸一定的引导,分别从环境、内容、方法和评价上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