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学前儿童STEM教育是由儿童、环境、教师等构建的科学素养取向、儿童本位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全方位、立体化整合系统。整合作为学前儿童STEM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构成要素上呈现为以知识概念融通为核心基础,以情境因应为外驱力,以儿童的学习思维为内驱力,以学习共同体的交往实践为助推力,在理念上凸显批判性和假设性的知识观,实践性和交往性的学习观,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教学观以及真实性与虚拟性的情境观。学前儿童STEM教育的本土化应在分析共性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应扎根历史文化,从价值重塑,本体重构和认知重建三个维度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是提高供给质量。如何获取高质量教育内容是园所机构STEM教育实践的关键挑战之一。本研究从STEM教育实质与学前STEM教育内容定位出发,提出学前STEM教育内容获取的主要源泉是:“幼儿真实问题”、“微真实问题”与“前沿真实问题”;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内容的精选策略,如选择现象典型、蕴含核心科技工程问题、可实现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具有趣味性且适宜的真实问题。掌握高质量内容的活水源头与精选之要,为学前STEM教育优质课程内容资源建设与学前STEM教育核心目标有效达成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STEM素养是STEM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已有的研究中,STEM素养的目标对象主要指向年龄较大的学习者,而对低年龄学习者的关注明显不足。随着学前阶段STEM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幼儿STEM素养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逐渐显现。本研究基于STEM素养和学前教育相关理论,对儿童早期STEM素养的概念、结构和内容体系进行构建。结果表明,儿童早期STEM素养可以为幼儿园STEM学习提供清晰而科学的目标体系,对于提升幼儿园STEM教学活动质量,促进学前STEM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 ,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其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但重视程度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领域内 ,由于许多模糊认识的存在 ,导致实际教育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本文拟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内涵、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较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等因素,导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研究者基于PBL教学模式及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开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教学效能感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PBL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从儿童观、教育观、成才观三个方面对甘肃省某农村地区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在逐渐向科学和正确的方向转变。但是仍有一部分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对此,社会和政府要完善外部支持系统,托幼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家长自身也应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使农村学前儿童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身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当前的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教育的承担主体模糊、媒介教育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失当、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偏失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STEM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其核心环节之一。活动内容包含幼儿通过STEM学习应该获得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等,是落实学前STEM教育理念、实现学前STEM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对幼儿园STEM活动内容的确定原则、来源构成和生成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应以STEM启蒙和贴近幼儿生活为主旨,基于幼儿的生活世界的多维构成和《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相关建议设计STEM活动主题,选择STEM活动内容,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闪现的兴趣和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将其转化为高质量的STEM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9.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在判断教育、选择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它决定着教育活动发展的整体走向,并成为教育目标、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生命化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以儿童生命为基点,以儿童生命特质为教育教学实施的依据,并以儿童生命和谐发展为目标诉求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笔者将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来反思传统艺术教育中的异化现象,分析和探讨其生命化价值取向的内涵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学前阶段的STEM教育日益受到关注,教师培养是推动学前STEM教育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学 前教育专业学生STEM教学意向模型,通过对上海地区三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其实施STEM教 学行为的因素及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经验三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STEM教学意向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知识对实施STEM教学意向没有直接影响,但通过显著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而对职前教师的STEM教学意 向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概述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总结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引起幼儿园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最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在孩子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原则、指导方法、制度等进行了全面阐述,立足新时代,结合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如何做好家庭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游戏空间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空间。随着人文地理研究的社会转向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教育研究需要对空间概念有新的解读:教育空间不仅是物质空间,更是社会文化空间。对2002-2016年88篇儿童游戏空间研究硕博论文的分析发现,目前,儿童游戏空间的教育学研究欠缺,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儿童游戏空间的“自然地理性”,忽视了儿童游戏空间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忽视了空间的教育生产性。儿童游戏空间的研究应重视空间的教育生产性和文化性,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是教育研究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实训室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之一,实训内容和使用者在学科层面的特殊性使其和其他类型的实训室有所区别。以科学素养为视角,目前的科学实训室主要以观察和巩固知识为主要实训目的,并不能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清“科学的本质”,弥补他们在科学素养方面的缺失。以科学素养视角和可持续使用为基本原则,创设包含阅读区、实验区和作品展示区的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实训室,帮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幼儿科学教育内涵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外儿童文学充满了“动物”色彩,动物文学因其独特的内涵和异质的美学魅力成为了对少年儿童大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殊题材。通过论述动物文学与儿童文学交错重叠的关系,回顾了儿童动物文学的兴起,并从政治、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动力,综述我国儿童动物文学及其翻译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挖掘其研究意义,肯定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旨在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优秀图画书是作者对幼儿生活的仔细观察和传神再现,表达着作者的儿童教育观。在为数不多的涉及到师幼关系的图画书中,《迟到大王》、《我的名字克里桑斯美美菊花》及《点》比较典型,分别体现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倾听与平等、关注与爱护、期望与传承的儿童教育观。图画书中幼儿园教师的儿童教育观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这就启示我们的幼儿园教师应该遵循图画书中的儿童教育观,消除话语霸权,平等对待幼儿独特的精神世界;内化职业认同,注重教育中积极情感的投入;敬畏童年潜能,使用合理期待激发幼儿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如今流行的亲子类节目试图寓教于乐,并为此而颇受大众欢迎,其呈现的场景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在父母角色的缺失、亲子对陌生情景的不同理解、儿童较强的独立选择、亲子社会交往边缘感知的不同等方面相类似。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合力,而家庭教育理念则可以借助于亲子类节目的普及来进行一定引导。此类节目尤其有助于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理念的革新、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8.
诺丁斯的关怀德育模式以“学会关怀他人”为核心,重视对师生关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构建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诺丁斯的关怀德育模式,从价值理性出发重构关怀型的德育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在“双主体”关系上的平等交往;引导教师在日常德育工作和教学中回归生活世界,创建关怀型互动情境;加强高校教师关怀能力建设,以师为范,为学生树立关怀榜样;寻求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实现高校师生的真实交往。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一直隶属于两个领域,尽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融合设想,但仍难脱二元论范畴。本研究立足于幼儿游戏本质追寻,并把游戏本质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内核,游戏内部的自我控制感和教学外部目的性的平衡与结合,正是幼儿园教学的核心特质。这种思路既理清了幼儿园教学特殊性,又有利于打破目前学界对于二者关系的形形色色的二元论认识,有利于促进二者从对立走向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AR/VR的技术特征以及近年来在教育中的运用情况下,分析了与之相关的教学与学习理论,特别讨论了这些技术在儿童教育领域中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教育AR/VR资源的模型结构和主要参数指标,完成了AR/VR儿童教育资源平台个案设计。以此希望对相关研究者有一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