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六朝陶瓷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以东晋为分界,其艺术风格在前后两个时期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一差异是由两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审美取向所造成的:三国、西晋时期的陶瓷艺术直接继承的是汉文化因素,即以神学为主要审美取向;东晋、南朝时期的陶瓷艺术衔接了魏晋玄学思潮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以简约、幽雅,以及瘦骨清像的人物创作形象作为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
东晋南朝望族琅邪王氏作家大多博学能文、多才多艺,善于运用辞赋的形式表现作家的艺术体验;受家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少作家具有主动献赋、润色鸿业的赋颂意识;琅邪王氏辞赋创作具有渐趋整炼、益事妍华、丽而不淫的发展趋向.琅邪王氏的辞赋创作显示出东晋南朝时期望族心目中对辞赋文学正宗地位的重视及对辞赋文学唯美之风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简论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张松辉佛教虽然在东汉时期已传人中国,但对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却是从东晋开始的。东晋王说说:'"囊者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众,皆是诸胡,且王者与之不接。"(《答桓玄难》)到了东晋南朝时期,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变,许多文人与...  相似文献   

4.
东晋南朝墓志的渊源、摆放位置、纪时格式及"一志多方"现象等若干问题,是前人相关研究中有所涉及,却仍有待深入的重要方面。东晋墓志出现的内在原因,是受西晋已经形成的使用墓志的风习的影响,源自西晋;而其所呈现出的外在特征,却又受到南方使用志墓砖铭的丧葬习俗,以及东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与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东晋至南朝墓志发展、定型的过程相吻合的是,墓志的摆放位置、纪时格式也同样经历了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变化过程。东晋、南朝墓志中的"一志多方"现象,虽然比较特殊,但大多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与偶然性,且出现的时间也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东晋南朝士族家学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晋南朝士族家学论略王大建东晋南朝时期,政局动荡不安,学校教育不够发达,但文化事业仍比较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经学家、文学家、书法家等各类文化人才。究其原因,土族家学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试就东晋南朝土族家学的内容、形式、特...  相似文献   

6.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组诗25首,是历来为人们称颂的南朝吴地情歌之杰作。其第一首反映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的爱情悲剧,已成千古绝唱。其故事虽然神奇而近乎怪诞,但男女间所表现出来的坚毅执着、矢志不渝的至爱深情,则是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尤其是华山女子那种视爱胜命、以身殉情的大爱精神,则更是令人荡气回肠、振聋发聩。全诗谐音双关,自然成韵,句式参差,节奏明快,比喻夸张,语朴情真,多用方言,风味独特。其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影响巨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7.
南朝时期盛行骈文,文士在创作骈文的过程中往往借鉴辞赋的创作手法,致使骈文呈现出明显的赋化倾向.具体来说,这种赋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将辞赋的典型创作手法运用到骈文创作中;二是讲究工整的排偶,推动骈文走向成熟.此外,文中用韵以及文末杂用骚体句式也是受辞赋创作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以其模山范水的大量山水诗作完成了由东晋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鲍照的创作为边塞诗和七言乐府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南朝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勃兴的历史时期。而魏晋与北朝的民歌、小说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艳情是南朝文人乐府诗最重要的题材类型。经宋齐而至梁陈,艳情乐府诗创作进入繁盛期,由齐入梁的沈约和萧衍是这一进程的重要作家。南朝文人的艳情乐府诗根据表现侧重点的不同,可大致区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抒写独居女子的相思相怨、愁苦无聊之情;另一类重在描写青春少女的德音容色、姿态服饰之美。南朝艳曲新声的兴盛、文人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前代艳情乐府诗的影响,是南朝文人艳情乐府诗创作繁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东晋南朝时期特有的商税税目,估税既是对商品交易者课征的财产税,又是最重要的交易税,在东晋南朝的商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估税是随着东晋南朝商品经济大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它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估税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内容反过来又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词语构词的类推变化、词语读音的类推变化和词语意义的类推变化三部分。认为构词的类化有助于汉语词语的丰富,会成为全民词语;读音的类化有的符合汉语的发展趋向,可能进入全民语言,有的不符合汉语发展的趋向,可能会被规范消亡;词语意义的类化也符合汉语词语的发展趋向,也会被社会所承认。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原型批评方法分析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科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神话原型,使其作品不但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而且具有特有的价值寓意,揭示了福克纳对人、对社会所进行的深刻客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传统“警世”文学里,作家在表现人的基本需求时往往流露出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态。这种向往与恐惧心态的交替或反复出现,反映出作家对于喜与悲、幸与不幸,对于历史、社会、人生的倏忽变幻的循环感,这使中国古典作家轻易地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这种对于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感受与表达,显示了传统“警世”文学的深刻与凝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通过《周颂》、《大雅》相关诗篇,发现周人以德为人神感应介质,其宗教文化呈现出清穆的特色;并推论其原因可能与“农业生产方式”、“殷鉴不远”有关。然后本文通过《商颂》发现宋人以欲为人神感应介质,其宗教文化呈现出迷狂的特色;并推测这也许是殷人宗教蒙昧风习影响宋人所致。最后本文初步认定《周南·汉广》可能是楚人招请汉水女神的祭歌,接着通过该诗并结合《九歌》去剖析楚人在宗教活动中、以情为人神感应介质而呈现出的奇诡特色,并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土著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褒姒的"烽火戏诸侯"与帕里斯和海伦的爱火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灭亡和一座城池的毁灭,遭受灭亡的周王朝与特洛亚城,其毁灭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透过弃婴的故事模式,我们能够从伦理和理性的比较中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初始与发展来自经济与环境问题研究,并且是经济与环境问题研究发展深入和细化的产物。只有按照时间顺序,对经济与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各种理论被划定为两大阵营的根源性问题,才能解读贸易与环境问题争论之渊源。理清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这一渊源,对于认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本质和研究发展的背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言语交际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了“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和“言语交际的复合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三个层次:“有效的言语交际”、“成功的言语交际”和“理想的言语交际”。周礼全的“语言交际图式”,实有简化、调整和增补之修订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广告语言入手,阐述了科技是广告发展的原动力,科技发展促进广告内容以及传媒的更替.表明了广告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同时更需要对人文性的关注,彰显了科技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将促进广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源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对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曹禺的剧作《原野》有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两者在一部作品中是不能共存的 ,实质上 ,这二者在《原野》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古典巨著,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休黛玉这一清高孤傲、多愁善感、才华横溢、柔弱飘逸的贵族少女形象.宝黛的爱情故事,更为感人泣下,虽以悲剧结局,但黛玉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大胆追求精神却永为后世传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