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为研究网络结构异质性对疾病传播的影响,基于N-intertwined模型构建出连续时间的异质SIS模型,分析模型解存在唯一性条件和传播阈值,并得到模型零解全局稳定性。由传播阈值与邻接矩阵谱半径的关系,分析出网络结构影响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由ER随机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疾病更容易在无标度网络中传播。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当初始阶段个体染病概率相同或某一社团存在局部传染源时,无标度网络社团之间的耦合强度不会影响最终染病人数,但会促进或抑制疾病传播;而相对于无社团结构的无标度网络,社团结构的存在会缩短染病人数达到平衡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种植结构调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跟风”调整带来的过度调整将对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本文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和工具变量法,以辽宁省467户玉米种植户为例,验证了种植结构调整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意愿倾向于模仿群体内他人的意愿,且亲缘网络中其他农户意愿带来的影响强于地缘网络中其他农户意愿带来的影响,即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羊群效应。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中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主要在于农户之间的学习型模仿和风险分担,且相对于大规模农户而言小规模农户更易表现出羊群效应。因此,可以将羊群效应与正规制度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种植结构优化,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作用,同时,要避免“跟风”行为造成的过度调整。  相似文献   

3.
将不同应激能力的个体组成不同的决策群体,提出了研究假设并设计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模拟了不同决策群体在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的应对决策行为的相互影响和演化规律。最终给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关于决策者选择的一般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群际囚徒困境差异最大化游戏(IPD-MD)和群际囚徒困境游戏(IPD)的重复决策设计,模拟具有不同冲突历史的群际冲突情境,探讨不同回报方式对个体在群际冲突情境中的决策动机及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不论群际间是否存在冲突历史,个体在模拟的群际冲突情境中都表现出了一致的决策动机和行为特点:在虚拟回报条件下,超越外群体的竞争动机主导着个体的行为,个体捐献更多的游戏券到组间公用基金以最大化群体的相对收益;在现金回报条件下,使内群体受益的利他动机主导着个体的行为,个体捐献更多的游戏券到组内公用基金以最大化群体的绝对收益。回报方式对个体在群际冲突情境中的决策动机及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西省都昌县、铅山县、新干县306个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 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选择土地转入实施规模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水稻种植年数、农地流转经验、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人数、有无农技员指导等因素对农户选择规模种植没有显著影响.农户文化程度、是否科技示范户、农地流转租金、家庭人均纯收入、有无机械设备或牛等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投入产出比等因素对农户规模种植的决策行为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油茶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分析影响农户油茶供给行为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农户扩大油茶供给的积极性不高,油茶种植在农户家庭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较低。受访农户户主年龄对扩大油茶种植有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现有油茶种植面积和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对扩大油茶种植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Bikhchandani,Hirshleifer和Welch的羊群行为模型(BHW)的基础上,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和信息瀑布进行实验模拟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进行了三组实验,并对投资者决策的有效性和实验过程中的计数偏差、现状偏差和代表性偏差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显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发生信息瀑布和羊群行为。信息因素对羊群行为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模糊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投资者决策的有效性会大幅度地降低,并伴随着更多的非理性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8.
现实的群体决策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大群体问题,而群体成员之间由于联系程度、性格、心理、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可形成不同的社团组织。社团组织的结构,特别是群体中隐性社团组织的划分及其结构无疑对决策结果有重大影响。基于决策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网络构成的大规模复杂网络,运用节点相似度的凝聚算法思想,研究出节点赋权网络的社团划分新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节点属性以及节点在网络中的结构特性,分别反映群体决策中决策个体的知识水平及交际网络,用于识别群体中的隐性组织结构,为模拟群体观点演化过程和结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网络的群体决策方法能够利用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促进群体共识达成。本文以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交关系网络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基于重叠社区划分的大群体共识决策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将大群体划分为若干重叠的子群,其次,采用综合考虑社会网络分析和成员偏好的权重确定方法分别计算个体与子群的权重值。然后,设计面向不同共识水平的偏好调整策略,构建基于Uninorm聚合算子的行为管理方法处理非合作行为,并设计意见替代策略处理未修改偏好的个体成员意见。该大群体共识达成方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了重叠社区环境下的个体权重分配问题和多种行为管理方法,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和仿真实验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银行间市场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系统,可以从复杂网络理论对其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银行间网络结构的拓扑性和动力学特征。因此,在考虑银行间市场网络节点之间具有随机和择优混合存在的连接方式基础上,构建了随机—无标度混合演化网络模型和扩展随机—无标度混合演化网络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别研究了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的度分布。结果表明:银行间市场的随机—无标度混合网络随银行间市场的择优行为强度的增加从随机演化网络向BA无标度演化网络演化。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处理效率,基于网络可视化方法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网络舆情影响因素识别模型。该模型基于系统建模理论进行致因因素辨识,依据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运用网络建模技术形成可视化的致因网络,结合不同的节点失效方案,对致因网络进行失效仿真模拟分析,通过网络结构变化程度识别出网络舆情关键影响因素。网络舆情致因网络具有典型的无标度网络特性,基于节点介数和紧密中心度排序的失效模式对致因网络结构变化程度影响最为显著,其中事件曝光时间、政府关注度、政府发文量、媒体发文量、网民关注程度和网民讨论程度为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间社会网络是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为了探寻在我国以亲疏差序原则为行为取向的“差序格局”下,社会网络强关系与弱关系如何对农业技术扩散产生影响,以有机大棚蔬菜种植为例,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考察农户个体的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式,并收集强弱关系作用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ABMS方法建立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从系统层面考察并比较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农户社会网络关系数量、提高社会网络关系间的互惠互助水平,都能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扩散;在这两个方面,强关系的作用远大于弱关系。然而,从触发农户采用意愿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看,弱关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底层机制,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杂网络中的经典SIR模型(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及相关研究,提出USCIR模型(unsusceptible susceptible contracted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分析该模型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发现高校网络舆情节点具备明显的小世界与无标度、多属性节点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舆情网络结构呈现平台性差异、节点间存在自组织与博弈行为等特征。最后基于USCIR模型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给出了相关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与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苹果种植面积,金融资本中家庭总现金收入,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通讯费用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是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农户层面的积极响应至关重要。基于海南省511户芒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从众心理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悖离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从众心理、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悖离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从众心理越强、社会网络越丰富的农户,其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悖离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网络在从众心理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悖离的影响中起到了强化作用,即社会网络丰富度的提高,从众心理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悖离的负向影响会得到加强。因此,应当强化和提高农村的社会网络建设,搭建农户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互助平台;积极发展标杆农户,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尽可能带动周围农户进行绿色生产;因人而异,依据农户个体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的农业绿色生产推广政策。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中很多生物在迁徙时会自动聚集,并在行进中自觉地排成队列。为了仿真模拟这一有趣的群体运动行为而制作了群体动画,在深入研究萤火虫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仿真模拟方案。该方案基于萤火虫算法思想,使用速度力的方式实现萤火虫个体的位置更新计算,并给每只萤火虫个体设计感知触须,通过感知触须的探测,控制亮度低的萤火虫在最大安全距离阈值范围内向亮度高的萤火虫移动,当超出最大安全距离时,将其速度缩放一定比例,通过对速度的控制使亮度低的个体总是排列在亮度高的个体后面,从而避免了个体之间的穿插和碰撞。使用Flash Develop+Action Script3.0工具开发了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逼真地模拟了生物群体在迁徙时涌现的聚集及自觉排列行为,有效解决了群体动画制作中自碰撞穿插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河南等9个省份552个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和多元排序Logit模型,分别研究了影响农户使用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的行为和应用深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仅有少数种粮农户使用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且大部分农户处于查询网络信息的初级阶段,互联网应用深度有待提高。研究还发现:设施设备数量、互联网使用习惯、地区虚变量是显著影响使用行为和应用深度的共同因素;使用行为受到性别、资金借款、种粮总收入、粮价满意程度、议价能力和粮食销售渠道等因素影响;应用深度受到种植面积、单位种粮收入和互联网普及状况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为的传播性和保持性,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下的大众羊群行为利用元胞自动机进行了模拟.从各类行为者均匀混合的初始条件开始,得到了非常接近社会实际情况的行为族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各种行为的比例相差不过于悬殊,羊群行为并不能导致许多行为的消失而使群体中只存在一种行为,而是许多类型的行为以行为族的方式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户面临的市场价格所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多,已经影响到了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文章在对山东省蔬菜种植户的入户调查基础上,以果类蔬菜(西红柿、黄瓜)为例,对影响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对蔬菜价格变动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蔬菜价格对农户的生产决策也有一定影响,农户种植决策受种植习惯的影响较大,蔬菜的短期价格弹性较小,农户的个人和家庭特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户的种植决策。  相似文献   

20.
羊群行为一直是行为金融学中的重要话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场,对于回答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以及背后驱动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本研究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数据,基于一个投资者微观个体选择需求加总的市场份额模型,检验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羊群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点。实证结果表明,我国P2P市场中的投资者在投资时存在羊群行为,表现为:总体来看,订单的完成进度越高,越能吸引投资者参与;订单完成进度所引发的羊群行为呈现边际递减趋势;细分样本的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强的订单其初期羊群行为更明显,但是羊群行为的持续性更短。该结果说明我国P2P投资中这种羊群行为背后更有可能是基于信息发现的机制,而且这种信息发现机制所驱动的羊群行为并非一直存在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者将不能继续从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获取更多信息,因此羊群现象逐步消失。该结果对于理解P2P平台的风险累积以及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