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 6期发表何卫平《解释与循环的嬗变及其辩证意义的展开与深化》一文 ,文章对“解释与循环”这一西方解释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的演进与深化进行了分析。在局部解释学阶段 ,解释学循环主要集中在语法和文字的理解和解释的层面上 ,局限于对本文原意的把握方面 ,循环主要是在词语 (部分 )和本文 (整体 )之间进行的 ,在这里 ,解释学的辩证法贯穿于本文的字词篇章的理解上。在一般解释学阶段 (即解释学哲学阶段 )包含有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几个环节。施莱尔马赫将传统的解释学循环从语法扩展到心理 ,使整…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智力活动的起点。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理解就是读者和文本建立起相互问答的伙伴关系,达到双方的视界融合。理解的标准则是“解释学循环”:所有部分和整体的和谐。教师的提问是导读。提问设计应遵循“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做到系统性、层次性、恰当性,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达到“双重建构”,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3.
下面这条解释学律则,亦即我们必须根据个体来理解整体和根据整体来理解个体,根源于古代修辞学,后来才由现代解释学从说话的艺术延伸为理解的艺术。在这两种场合下都存在着一种循环的关系。对于那种整体借以得到具体化的意义预期而言,它之所以能被明确把握是因为,由整体所决定的成份也反过来决定着该整体。  相似文献   

4.
理解与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学循环本质上不是形式逻辑意义上的循环论证,而属于辩证法的矛盾,体现了理解过程中的辩证法,理解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过程;解释学循环决定了理解的根本性质是相对的,但相对的理解中就已经包含着绝对的成分,理解的性质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王本法、苏富忠在《南京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撰文指出,教育解释学是以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解释一理解为对象的解释学。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就是建构真实、全面、系统地揭示教学中的解释一理解的教育解释学。研究者以关于解释一理解的实证经验为根据,以既有解释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为参考,通过自觉的决策思维而建构起来,并在教育解释学的研究中不断反思、完善和实现的。它包含三项品质要求、三大宏观视域和六个重要维度:(1)三大品质要求包括真实、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西方著名解释学家J.格朗丹的很有影响的著作《哲学解释学导论》进行了评论。这部著作得到了伽达默尔的赞赏,并通过为之作序的方式向广大西方读者进行了推荐。它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导论,融入了一种重要的思想,它涉及到对解释学的普遍性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对伽达默尔思想的创造性的发挥,它对于我们深入、全面地领悟哲学解释学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身后出版的《解释学与校勘学》中,此书的总序和导论以纲要的方式表达了他在这个领域中的基本观点。他明确地界定了解释学与校勘学,区分了普遍解释学和特殊解释学、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解释学的严格的实践和不严格的实践,突出了语言在解释学中的核心地位,对解释学循环作了明确的表述,并提出了浪漫主义解释学的著名口号——我们能像作者理解的一样并能做到比作者理解他自己理解得更好——等重要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解释学循环"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论证循环关系,这一点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具有深刻意义。因为科学理解的过程不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圆,而是从独白到对话的问答逻辑,从封闭到开放的现时态境遇,从静止的样态到能动的进步模式。  相似文献   

9.
解释学哲学化的缘起——狄尔泰与解释学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释学发展进程中,狄尔泰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从其生命哲学出发进行历史理性批判,试图为人文科学奠定方法论基础,这便是对精神进行理解的解释学.他把历史看成文本,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也就是对精神、生命的理解,同时也只有通过理解这一方式,人才能把握历史.他的解释学理论承继了一般解释学的形式,把解释学引入了历史观,使得解释学哲学化,直接开启了哲学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方法论解释学把解释学定义为理解的艺术,以理解本身而不是以具体内容作为解释学研究的对象,规定了解释的方法——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明确了解释的任务——比作者理解得更好,从而将传统的解释学循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人开辟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伽达默尔以语言为中介,一端连接着存在,一端连接着理解,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这一别开生面的体系被称为本体论解释学或语言解释学。它发展和丰富了解释学的内涵,开拓了一种新的解释取向。本文试通过对其语言与存在、语言与理解的关系的分析,来把握语言与解释...  相似文献   

12.
解释学认为,作者思想的命运就是文本在理解中的命运:“前理解”、“语言”、“间距”和“解释学循环”等理解条件的辩证性决定了理解结果的辩证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同一的,不能用一个方面否定另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理解何以可能--论"时间距离"的哲学解释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距离"在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的一般解释学中是被力求跨越的;而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时间距离"是不可逾越且不必要逾越的,并且他们认为"时间距离"是理解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可能性得以实现的必需方式.通过分析"时间距离"在哲学解释学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时间距离"在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来阐述"时间距离"的哲学解释学意蕴,认为它是使理解得以可能的必需方式.  相似文献   

14.
前理解、解释学循环、历史间距、语言等是理解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文本有其自身固有的不依赖于读者的客观意义,理解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从相对理解走向绝对理解。正确理解文本的本来意义是有可能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辩证解释学:施莱尔马赫与伽达默尔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辩证性和对话性对伽达默尔诠释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辩证性和对话性及其关系可从四个方面阐释:严格的解释实践与不严格的解释实践、语法解释与心理解释、解释学循环、我们能比作者理解他自己理解得更好。这四个方面的思想都对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的形成有所影响,从解释学的辩证法方面来对施莱尔马赫与伽达默尔进行比较,比较异同,评述关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辩证解释学方面,施莱尔马赫堪称伽达默尔的先驱,他开启了西方解释学后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伽达默尔继续开拓这个思想方向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解释学源于对圣经等历史文本及其渊源的阐释,它深深扎根于人文科学之中,致力于对文本、历史与文化的解释。解释学家们的最终诉求在于揭示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它专注于对现象的理解,所探讨的是实践性智慧,在实证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为我们奠定了理解的基础。解释学对我们反思文化传统,对文化传承乃至全民思想教育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戈德曼对西方当代文学解释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从发生论结构主义社会学角度出发,建构了西方当代文学社会学的解释学。他从结构与功能、整体与部分、理解与解释、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关系出发,建立了系统的发生论结构主义方法,将文学现象放在社会整体与集团的精神结构中阐释,既注重了文学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对应,又强调了文学结构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与影响效应。戈德曼反复强调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对应不是表面的吻合与相似,而是内在精神结构的对应。文学研究应致力于作品内在精神结构的理解与解释,揭示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戈德曼的解释学的不足之处在于,过于看重人的个体意识对于集体意识的依赖,忽视了个体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过于强调作品的精神结构与集团精神结构的同源同构关系,忽视了文学创作中个体精神结构对集团精神结构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解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科,古已有之。古代神学解释学与法学解释学是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的技巧,亦称解释技艺学。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为代表的近代解释学,认为解释是排除误解进行复制,本质上是一种重建解释学,被当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由海德格尔奠基,加达默尔发展完善的哲学解释学,使解释学的发展实现了从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向,加达默尔围绕着理解这个论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包括: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是在成见的推动下不断创新的过程;视域融合是理解得以发生和进行的过程;视域融合与用语言对话是同一个过程。解释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认知思维的复杂性,具体表现:视域融合的自组织性;视域融合的整体涌现性;视域融合过程的曲折性;视域融合的开放性。哲学解释学以无视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姿态,把认识过程、语言过程独立化,使"主体虚化"、"真理退场"、"客观性丧失",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哲学的后现代性质;其复杂性维度对复杂性探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人文科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单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思想,把理解看作此在的存在形式;而且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辩证法思想,把理解看作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作者看来,这后一方面更能体现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深刻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解释学是将科学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的“在世之在”的实践活动。在它不长的历史中,自然科学除了说明之外是否还需要理解,科学的合理性源于实践是否同时还基于理论,科学解释是否仅是对why-问题的回答等三个涉及核心的争论一直伴随着它的成长与发展。本文试图对上述争论进行一次探讨与总结,以期对科学解释学摆脱争论乃至对科学解释学本身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