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世纪以降,源于传统的藏医学的布里亚特医学,在外贝加尔地区逐渐兴盛。布里亚特医疗传统秉承了两个主要的医学传统:一是布里亚特民间医学;另一个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即精深的藏医学传统。藏医学是借助蒙古医药文化传播到布里亚特地区的。藏蒙医学传统,特别是药理学知识最终被布里亚特人接受和采纳,期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本土化过程。同时,布里亚特也为藏蒙医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解释学(诠释学)在国内学术界有着持续的影响,它的辐射力强,关注度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理论既升得上去,又降得下来,既有悠久的传统,又有强烈的当代性、现实性。几乎人人都能接触它,各个专业都可以谈论它,这方面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伽达默尔整个学术生涯有一种走向政治解释学的倾向,不仅仅限于其早期,还包括其后期.它深受西方古代实践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影响,这种实践哲学和古代的政治学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伽达默尔后期明确地将它纳入到一种世界主义的眼光中,突破了原有的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局限,从而使其意义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并从一个方面将解释学的普遍性追求同全人类的自我拯救和自我解放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早在理性时代和启蒙时代(17、18世纪),西方解释学的哲学化进程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不是等到施莱尔马赫出现以后。理性主义时代的解释学集中体现在丹豪尔的普遍解释学、克拉登尼乌斯的教育解释学、迈耶尔的符号解释学以及宗教的系统内的虔信派的情感和应用的解释学。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解释学的普遍性,具有深刻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5.
伽达默尔为何批评接受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追溯到很远,但它主要还是在现代大陆哲学的方向上和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于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的接受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于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但接受美学对哲学解释学的偏离,使伽达默尔不能接受,由此引起了伽达默尔对接受美学的批评。其批评的主要理据是:"破"康德以来的主观论美学,"立"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最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艺术的真理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给传统的养老方式带来了挑战,在西部城区社会养老制度还不完善及经济水平低下的过渡时期,必须探索适合其现状的养老模式。在养老的过程中凸显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发挥家庭的情感慰藉作用,强调社区的资源整合优势,同时增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一个以老年人为圆心,家庭、政府、社区为外环的同心圆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解释学的循环与辩证法的“圆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解释学循环始终是在“整体──部分”的关系中进行的,经过从局部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再到哲学解释学这几个主要阶段的发展,这种关系经历了语法、心理、生命和存在这样几个环节,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扩大.最终实现了从方法到本体的嬗变,它表明解释学循环既具有认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又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是立体的,具有全方位性,并渗透着辩证法精神,这种辩证法非常值得探讨,它有利于解释学研究的深化。由于以往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故本文力图从这个角度作一些分析。笔者认为,解释学循环体现了解释学与辩证法的“天然…  相似文献   
8.
效果历史原则浓缩了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主要思想,它实际上由三个基本范畴所构成:效果历史、视域融合、时间距离。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具有一个辩证结构,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结构,以期从一个侧面揭示解释学与辩证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吐蕃时期传入的佛教密宗,称为"旧译金刚乘"。公元9世纪以后,它受到了藏传佛教界新兴教派的诸多批判。有人指责旧译续部的经典在印度未见,因而是伪法;有人斥责"大圆满"为藏人伪造;有人批判旧译金刚乘的见地是汉地和尚的错谬见解传承,等等。这些批判流传甚久,影响甚广。本文①对历史上出现的关于旧译金刚乘教法的诸多反对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引用大量的教证,运用严密的逻辑,进行了严肃的破斥,并对藏传佛教史、教派关系多所涉及。  相似文献   
10.
在合作创新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理论界已做了关于合作创新风险识别、评价及其防范的研究。本文结合合作创新风险分担内涵,探讨了合作创新风险分担的主体、客体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