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主持人语: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次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由于语境差异、现实制约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的理解众说纷纭,各有侧重,具体的研究策略也大多停留在田野调查、单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如何理解、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的含义和表述的界定及其具体的分类认定,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尽可能从三个阶段的历史文献中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的所有依据,从而确认这个概念的产生、由来与发展;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语词表述上解析其概念界定的语义学、相关术语比对及其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的三个关键问题;再次,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申报工作实践中,就分类认定的过程,澄清一系列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把握不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一步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界定。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入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特点,以及介绍了云南、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的经验,着重论述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律保护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相似文献   

4.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也是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新突破。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和中国知网计量工具,梳理了我国近二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脉络。研究内容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嫁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与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文化场域营造等。研究呈现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等特点。研究认为,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与教学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法律和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具身认知等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失传的形势日益严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状态的量化评价,可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和特征的分析,结合常用的社会调查、定性描述、定量评价等方法,归纳整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遵循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且参考以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符合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以达到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状态评价模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无论是立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入手,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的关系,进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并提出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的权利种类,重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颁布后,现代民事权利客体相较于传统民事权利客体有了重大突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智力成果的一种类型,将其纳入民事权利客体进行保护符合其本质属性。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体系要求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事权利客体中的地位、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主体层次、甄别行为人的侵权责任,从而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民事权利,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论述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应担当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摘要: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论述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应担当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保护方式等六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举行的"逐鹿中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州论坛",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为主题,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政府责任三大论题,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倾向、文化遗产学学科成立的概念与范畴及课程设置、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等基础或前沿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如何科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范畴,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化的关系,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概念、范畴是什么、如何形成本学科的研究范式,高等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政府应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结合起来等。这些问题既为相关领域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学术背景、理论参考与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个有机的生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场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就是构建和保护适宜的生态场.具体地说就是:构建意识场,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环境;恢复生活场,恢复和保留有关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基础;优化文化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优化文化的运作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善物质场,进行多渠道投入,探索新的运作方式,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物质环境;保护自然场,重视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保护美丽、富有特征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制度与民间社会的有效协调是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借助微观视角,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制度优化,要超越“国家上下贯通”的既有逻辑,一方面需不断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和法治生态,另一方面要充分赋权并激活传承人为中心的组织化建设,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内发-协作型”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与全球化有密切关系。综合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民族功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行国家提出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行国家维护民族自信心,确立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手段;是政治和经济失意时,通过文化的自我保护和延续来寻求民族合理地位的一种诉求,是政治追求在文化上的异化。今后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还将存在,但应该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向两个极端,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4.
“最佳实践项目名录”因其重视教育传承和复兴文化价值的特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我国需适应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根据“最佳实践项目名录”的评审实质标准、设立目的价值以及他国成功入选“最佳实践项目名录”的经验,按照弘扬复兴、教育传承、打破地域界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实践的模式完善法律制度,实现成功入选“最佳实践项目名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起到了领导地位和绝对主导作用;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收益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政府、遗产保有者和社会职能机构多方参与。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收益既有显性收益也有隐性收益,且隐性收益不能被货币化衡量,所以,在保护过程中,保护既得收益决定了三方参与者的角色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全球本土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在全球本土化背景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时,作为本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才能不仅不被淹没在浪潮中,而且能进一步彰显自己应有的地位是一个需要受到重视的问题。着重分析全球本土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译介的影响,对译者在非遗译介时关键性词语和信息的把握与处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1.建立适用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生产质量控制的大肠杆菌蛋白残留(ECP)测定方法。2.完成对重组人激素H1(rh-H1)的重要质量控制项目:含量、纯度、肽图的检定。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rh-GH产品中的ECP残留进行检测,并按照中国药典、生物制品规程及ICH有关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rh-H1进行了含量测定、纯度检查和肽图分析。结果:1.根据研究所得真实可靠的方法学评价结果,建立并规范了可用于rh-GH常规生产工艺控制的宿主蛋白残留检测方法。2.对三批rh-H1原液检定结果分别为,含量:100.5%、101.1%、99.8%;纯度:98.0%、98.4%、97.8%;肽图:三批原液肽图均与对照品一致。表明该产品的此三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8.
苏、黄、陈三家是宋"以才学为诗"的代表人物.而在此前,则有王安石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尊定了基础.荆公诗之用典,不外袭意与袭辞二端.其手法,或直用,或化用;或显用,或隐用;或概用,或摘用;或正用,或反用.如玉盘走珠,灵活多变,而皆为我所用,见出其本领之大矣.王安石可以称为宋人"以才学为诗"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该论文从传统观念对性别作用的影响所造成的在英语惯用法方面某些令人尴尬的现象入手 ,分析常见习惯用法对女性存有性别偏见的现象 ,继而探析在种族、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的有偏见的语言现象。在分析的基础上 ,进而探讨某些有利于解决上述各种有偏见的语言现象的途径和做法 ,并提出从深层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剖析与解决含有偏见语言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新世代本土诗人,其代表性诗人为叶辉、陈德锦、王良和、洛枫、陈灭等。他们都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接领略了香港的经济起飞,其作品中有强调都市面貌,有着重本土意识,有强调家国之情,也有爱写生活琐事;诗风有的写实,有的现代,有的后现代,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