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是什么?     
一美育是什么? 这样地提出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你为什么总在抽象的概念上做文章,事实上我们的美育工作不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照常进行吗? 是的,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名言:“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我出方针、政策、办法来。”这是几十年来革命经验的科学概括。教条生义者一切从本本出发,给我们的党和革命事业造成多大损失啊!也许至今还在束缚着我们一些同志的头脑,禁锢着他们的智慧。从分析客观事实中找出方针、办法来,这是千真万确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学的成果有没有把某些哲学问题提到显著地位?哲学研究有否说明重大的生物学问题?这不过是科学和哲学关系的永恒问题的一面。我们并不想加以最后论断。毋宁说,我们将把问题按照它所暴露的那样提出来——有时是不知不觉地暴露的,有时是生物学家所不希望的。很显然,科学的进步有助于对实在的认识(在任何水平上),因此,也有助于哲学的进步。哲学从科学关于物质、能量、生命、进化等那些时下概念获益不少。哲学的进步是随着科学进步来的。反过来则并不那么明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降,伴随哲学的根本转型,如何对待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如何对待整体世界及其统一性,成为一切哲学流派始终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在此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分别开启和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扬弃与复兴形而上学的两大传统。由此给我们遗留和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否合理和可能?或至少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和可能的?这完全类似康德当年所提出和致力于解决、尔后又被海德格尔以某种方式重新提出和致力于解决的课题,但是却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更深刻的哲学蕴意。事实表明,对此问题的解决,不能囿于既有的西方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而必须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发展"在本质上不同于具体科学及科学同类的精神成果.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这觉醒或觉悟虽然在时间上有早有晚,但并没有实质上的递进关系;哲学是"思想的思想",是主体自我反思的精神状态,反映在哲学的对象上,表现为"理念的世界"或"可能的世界",而不是科学所面对的"事实的世界",这决定了哲学体系之间没有科学意义上的可比性;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哲学的对象,决定了哲学没有科学意义的"真伪"、"是非"之别,不同的哲学智慧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5.
俄弗兰在他的两篇文章中,着重说明当代的分析学派“既不描述世界,也不歪曲世界,而是无视它”。他们研究的对象不是事实而是语言。据说,象爱耶尔和莱依尔那样的人,他们所谈的并不是什么哲学理论的问题,而只是哲学理论的分析的问题。他们只是对哲学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他们只是哲学分析家,而非哲学家。作者强调,分析学派对于一切哲学派别都采取“中立的态度”,因此不能把爱耶尔看作一个现象论者或经验论者,把莱依尔看作一个行为主义者。但是,照作者看来,分析学派中的一些人在进行哲学理论的分析时还是不免运用传统哲学的事实语言,另一些人甚至用一种纯粹分析的成语或逻辑语言来谈论事实性传统哲学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一种混乱,使人们容易把哲学分析和哲学本身看作一回事,把哲学分析家也看成是哲学家。最后,作者指出既然哲学分析和哲学还是有区别的,既然单纯语言学的证明不能解决哲学本身的问题,因此还是必须回到哲学问题本身上去,“在有用的情况下运用一下语言分析,但不要滥用它。”作者的这些论点我们认为还是有问题的。首先,不能把爱耶尔那样的人看作是“哲学上的无党派者”或“中立者”。就同所有的逻辑实证论者一样,爱耶尔也是把哲学的根本问题——把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物质世界和其规律是否客观存在等问题看作是“形而上学的”、“虚假的”或“无意义的”问题。他认为人们决不能认识感性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显然的,这不单是不可知论而且是主观唯心主义。爱耶尔还认为宗教信仰发生于感情,不能用科学或逻辑的方法来分析宗教信仰,证明它是真或伪;因此他肯定宗教与科学之间并无矛盾,宗教不能说服科学,科学也不能驳倒宗教。这种主张实质上就是一种信仰主义,其目的是在为宗教留出一个地盘。同爱耶尔一样,莱依尔也提出过所谓“势力范围”的说法,认为信仰与理性各有各的范围,互不相侵,互不相犯。分析学派实际是在“超哲学”或“元哲学”的伪装下来贩卖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陈货。是的,我们必须回到哲学本身的问题上。但决不能希望分析学派会解决哲学本身的问题,其原因倒不在于分析学派所谈的不是哲学,而在于分析学派所谈的是错谬的哲学。这一点作者是看不到的,也决不可能看到。  相似文献   

6.
康德关于上帝的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它在《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一书中乃至于在整个康德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我们先要理清的一条线索。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革命的发起者,他的哲学的中心内容是崇扬人的主体性——简言之即人的自由意志或自我决定。在西方哲学史上,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思想家克罗齐和美国哲学家怀特都表述过如下见解:19世纪是“历史哲学的世纪”。这是有道理的。在19世纪思想史中,出现了一些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他们的争论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哲学问题,诸如:历史是科学吗?理性和逻辑在历史学科中起怎样的作用?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所有这些争论实际上又都围绕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历史是一个必然过程吗?如何看待历史必然性? 本文拟就19世纪三大历史哲学(黑格尔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和批判的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不同看法作一考察,以深化我们对历史必然性观念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搞科学哲学要不要研究本体论?本体论问题对科学哲学来说是不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科学哲学的某些原理是否可能找到本体论的根据或本体论的证明?这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当然,科学哲学主要是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构以及科学的认识规律的科学,一般不研究物质世界的客观结构以及客观事物的普遍特征和普遍规律。但是本体论与认识论是统一的,本体论问题的解决给科学的逻辑和科学的认识问题的解决以极大的启示;科学逻辑和认识论,可以从本体论中找到根据。本文想通过分析物质系统概念的认识论意义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数学哲学的研究早在古希腊就出现了。可是十九世纪以前,数学哲学只是作为一般哲学的一个侧面得到研究,而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一数学哲学是在十九世纪末才形成。事实上,从十九世纪末以来,西方哲学领域呈现出反对黑格尔倾向,倾向之一是客观的相信科学。后来由于科学飞跃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普遍重视。另一方面又给人们提出了大量的新的哲学问题。例如,科学知识是不是普遍必然知识?理论知识与事实知识的关系是什么?等  相似文献   

10.
本书大部分是对杜威哲学表示同意的、具有见识的陈述。罗特神甫告诉我们说,他确信有一种观点支配着杜威的所有著作,而如果要充分理解他的哲学就必须掌握这种观点。“杜威哲学的主题是人类通过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的自我实现”(第4页)。这个主张可能在两方面被人误解。它可能提示,杜威使用一种固定观点来研究所有题材,而事实却是,  相似文献   

11.
罗斯托院长要我谈一下弗兰克(JeromeFrank)的法律哲学的要点,我决定联系未来的远景来谈,一个原因是,弗兰克经常面对的,经常谈论和写作的就是未来的问题;所以我这样谈是忠实于他的活学态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的“事实怀疑主义”恰恰是一种勇敢地面对未来,并向它挑战的哲学。事实怀疑主义不但对法律哲学及程序改革有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情况。25  相似文献   

12.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①的导言中就表明了自己的哲学理想,这一理想最终是以追问"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康德认为所有哲学问题的解决终究要以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为基础和开端,所谓"纯粹理性批判"其实是"批判纯粹理性",通过澄清前提和划清界限来进一步牢固形而上学的根基——理性,从而使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成为可能。"想像力"概念在康德哲学中的土壤依然还是先验哲学,作为先验结构要素的想像力是知性的一种机能,它连接着知性和感性。而一系列无可避免的追问是:想像力自身是什么?除了作为一种知性和感性之间的逻辑连接符号,它本身有没有内容呢?如果这种内容是和感性相关联的,那么这种关联的意义何在呢?  相似文献   

13.
一二、三十年来,科学哲学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的研究。在最近几年里,科学哲学所研究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理解我们探求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或至少是试图理解我们以为是知识的东西”。例如:探索知识或探索有根据的信念的合适方法是什么?把一种信念当作知识或有根据的信念所依据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评价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科学评价的历史上存在两大传统,即事实评价传统和价值评价传统。两种评价传统探索了科学评价的一些基本问题,尽管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是在科学哲学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研究两大传统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弗兰克教授的近著引起了关于科学的性质及其与社会、政治、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关系等基本问题。本文集中讨论这方面的几个问题:接受科学的某一假设取决于什么?是取决于对事实的说明和实践证明呢?还是取决于理论指导人类行为的能力呢?弗兰克教授对后一个标准的偏袒引起了这个标能否明确应用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它加给科学两重责任:(一)确切地预示理论对人类行为的效果,(二)决定哪一种效果应当达到,如果我们确能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原理的问题,萨拜因按照运用某一种非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结果,尤其将其嵌入休谟反对自然法和社会科学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角度来判断,并诉诸于用逻辑学取代传统政治哲学的位置的做法,从而回答了这个问题。当辩证法只是被萨拜因视为外在于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基础而作为一种思维技术时,必定会让我们对萨拜因建构马克思哲学与其共产主义原理的联系方式形成一种错误的印象:事实与价值之间、历史的逻辑认识过程与赋予历史的现实性之间可能的长期冲突复又带到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原理之中,这一冲突直到今天不仅尚未调停好,而且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批判错误地将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原理理解成通过反复思考或从某些想法中推断而来的结论。简言之,那种所谓主观的、偶然的哲学,也包括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原理。不言而喻,这是从萨拜因自己的哲学出发的。他的论说不仅仍然局限于理性—科学形而上学之中,而且它也无法如马克思自己声称的历史科学那样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原理,并因此重新牺牲掉历史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属哲学思维发展的哪个层次?它是哲学发展的初型,还是哲学发展的典型?我们是应当继承这份思维遗产,还是拒绝它而去搞全盘西化?回答是肯定的:中国哲学是哲学的典型,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国人应当为之骄傲的历史珍品。全盘西化论是对历史的否定。为了说明问题,本文拟从天人关系问题入手,阐明中国哲学的科学价值。一、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从天人关系入手就能弄清中国哲学的科学价值?因为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人类文化都可能发展出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每种文化对这个世界,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将来是否会出现单一的哲学形式或哲学方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同的传统在形成将来这种思想的过程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如果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必须放弃这一观念,即哲学永远支持普遍接受的真理或洞见?对此,可通过探讨(欧洲)中心主义、分析不同的哲学语言在思考自身方面的影响等途径来处理上述哲学问题涉及的某些方面,并采取"多极对话"的方式来克服哲学上的中心主义的普救论和分离主义的个殊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从史学、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四个方面来研究课程问题,并对“为何要进行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课程改革的历史原因要切合实际地谈论“课程”问题往往是不可能的,即使我们根据一些基本原理着手制定课程计划,我们设计出来的课程看上去也绝对不可能和典型的学校课程非常相似。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课程是历史上偶  相似文献   

20.
经验论证的确定性问题是科学确立理论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观察事实的性质,关系到经验论证在科学确立中的地位。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可以在一个极端走向经验事实对于科学理论检验的一次完成论,也可以在另一个极端走向排斥经验论证的唯评价论。这一问题涉及到科学哲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和概念的问题,以及对于科学哲学各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