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校史文化简要来说是学校历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特殊表现形态,其深处蕴含着大学传统和大学精神.近年来,学界从校园文化中提取出校史文化这一概念,并把它引入价值观研究之中.目前学界关于校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史文化的内涵、校史文化的作用、校史文化培育价值观的具体路径等方面.这一课题要想取得突破,则需从进一步明确校史文化的内涵、创新培育的路径、两者如何有效契合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准确地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国五四新文学以来所着重描写表现的对象。对它的研究,学界过去往往从社会政治角度出发,通过批判小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去判定知识分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实环境和知识语境的演变,左翼文化和历史实践重新“浮出历史地表”,这不仅表现在思想界关于“新左派”、“自由派”的论辩,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关于纳西文化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文化的研究在国际学界享有引人注目的特殊地位,除去纳西文化本身神奇丰富的内容及其多学科价值外,与开创这一研究领域的早期中外纳西文化研究先驱们的拓荒和奠基工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文康小说中的旗文化——晚清小说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康小说《儿女英雄传》不仅反映了清代后期汉文化对于满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再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旗人文化的残存状况及其表现形态。拟从旗人的民俗礼仪、语言文化以及形象蕴涵三个层面探讨学界涉及甚少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当代审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特点和规模在中国大地上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了传统美学的生存困境和严重危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学界向审美文化研究的学术转型的渐趋自觉和蔚成热潮。这种审美文化研究大致表现为三个学术维度,一是对审美文化概念本身的学理性探讨维度;二是对当代审美文化实践的批评维度;三是对传统审美文化资源的研究维庋。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行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对流行文化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文章尝试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在对流行文化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后认为,流行文化研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学者努力解决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流行文化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对策研究简单、缺乏对流行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特质、传播机理的研究等。帮助青年在享受文化多元选择的同时,选择和接受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科学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学界仍要孜孜不倦地努力。  相似文献   

7.
夏商考古新的发现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商考古新的发现与思考杜金鹏夏文化与早商文化考古研究,原本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两个学术课题,向为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所关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夏文化和早商文化研究更热潮迭起,风靡学术界,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纷纷出台。然而,近年来这股热潮在悄悄地降温,...  相似文献   

8.
山西的区域文化研究,近20多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新世纪伊始,整合和提升山西区域文化研究成为现实需要,山西学界适时地提出了建设“晋学”的目标。但在近20年来山西区域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混淆历史与文化现象,对碑刻、地方志和家谱资料不加辨析地盲从等研究误区依然存在,必须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人类民族发展的源泉。本文分析梳理了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与发展现状、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研究,并就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不足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我国学界对清代碑帖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清代帖学研究、清代碑学研究、清代碑学与帖学的关系研究。学界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这表现为研究的内容、方法、视角及研究人员等方面。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清代碑帖学研究将会迈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1.
双重性——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狂欢诗学理念下,双重性既是同一事物相反两极属性的对照共生,又是具有不同属性事物之间的正反对照共存。它与德国古典哲学中对立统一思想的区别在于:对立统一观是一种预设的抽象的观念形态,双重性思想则是对西方实存的鲜活的文化形态的具体体验和把握。巴赫金对狂欢节的非官方色彩的甄别,对民间诙谐文化的价值判断,对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阐释,对广场语言的辨识,对狂欢化文艺作品诸要素的分析,无不闪耀着双重性思想的光辉。双重性在巴赫金狂欢诗学中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所有胁迫处理均导致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三重复合胁迫时最高.低pH和Cu,Cd,Al复合胁迫使敏感基因型根系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叶片蛋白质含量减少,其它胁迫结果恰好相反.Cu与Cd以及Cu,Cd,Al复合胁迫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单独Al胁迫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但对敏感基因型的影响因器官而异.Cu与Cd复合胁迫及单独Al胁迫均使耐性品种根系还原糖含量减少而使叶片还原糖含量增加,但对敏感基因型的影响存在差异;Cu,Cd,Al复合胁迫使敏感基因型根系、叶片和耐性品种根系还原糖含量增加,却使耐性品种叶片还原糖含量减少.各种胁迫处理均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总糖含量下降,但敏感品种器官和处理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8—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DEA模型测算中国绿色农业产出和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省际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已经初具绿色转型的趋势,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均上升;中国绿色农业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下。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地区效率依次递减;全国省域间效率绝对差距没有缩小趋势,但相对差距明显缩小。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地区内省域间绝对差距均没有缩小趋势,但东部、中部地区各地区内省域间相对差距存在缩小趋势,而西部、东北地区没有缩小趋势。全国2/3的省份绿色农业技术效率低下但处于增长态势;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宁夏、新疆陷入效率低下且呈下降态势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研究原创性问题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走向成熟。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具有问题的原发性、素材的原始性、方式的独特性、成果的创造性和影响的引导性等特点。我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缺失主要是由文化传统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独立思考和个性言说的惰性、研究评价重量轻质的误导、研究者学术道德的失范等导致的。要提高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 ,必须注意增强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 ,开阔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 ,强化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明确教育研究的质量追求  相似文献   

15.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 哈代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宿命论的影响,他笔下的农民面对变化无所适从,听凭命运的摆布和捉弄,通常陷入毁灭的结局. 路遥小说中的农民则对儒家思想做出了现代性的诠释,他们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勇于摸索拼搏,不畏坎坷多舛的命运,始终力求掌控自己的人生. 哈代和路遥为生存逆境中的农民描绘出一幅社会全景图,尽管基调不同,但均关切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思索探寻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映射出当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迷茫和困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樵歌》透视了作者朱效儒一生三个时期的思想情感流变。作者的青年时期,主要抒发豪奢疏放之情,其词作内容大多以男欢女爱、离情别恨等传统题材和否定功名富贵之作为主;中年多忧郁哀伤之思,与其国仇家恨、民族感情、流离生活、仕宦生涯相关,词作内容较为丰满,感情较为沉挚;晚年主要为闲适清雅之音,颇多赏花填词、饮酒品茗、泛舟江上、徒步山林之作,部分词篇虚无色彩浓厚,由此可以看出老庄思想对作者晚年词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毛宗良(1897~1970),浙江省黄岩县人,著名园艺学家、造园学家和园艺教育家。1897年9月23日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27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1928年赴法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1933年归国后,曾任中央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沈阳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园林园艺教育工作,并对园艺植物分类和解剖有深入研究,在十字花科蔬菜、苋菜的分类以及茭白、荸荠与鸡骨常山解剖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曾主持前民国政府的大礼堂、考试院、外交部和交通部等庭园的园林设计与建设,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本园艺刊物《园艺月刊》,促进中国园艺科学的交流和发展。1949年他与章守玉教授首次在复旦大学开办园林专业,正式为国家培养高等园林专门人才,在园林园艺科学方面声名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8.
五行—五脏的配属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行与五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就哲学而言,则经过了从古文经学到今文经学的演变:木、火、土、金、水五行,古文经学分别配以脾。肺、心、肝、肾,今文经学分别配以肝、心、脾、肺、肾。就医学而言,又经过了从《内经》前医学到《内经》医学的演变。汉初马王堆医学帛书已有了五行痕迹,汉文帝时名医淳于意已开始运用五行分析病证,有了五行一五脏配属的苗头,但均还没有五行与五脏的系统配属。《黄帝内经》系统地记载了医学五行一五脏学说,其配法与个文经学配法相同,体现了五时一五脏观念。  相似文献   

19.
甲骨卜辞、《周易》、《尚书》是我国早期散文。甲骨卜辞虽属萌芽状态的散文 ,但在用词、句式以及记事等方面为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周易》属雏形期散文 ,叙事条理性强、善于说理、有了结构布局、语言的运用有了很大进步。《尚书》是散文趋于成型的重要标志 ,其文体的区别开始显现 ,篇章结构、语言表现艺术等方面较之以前散文更为成熟 ,因而自《尚书》开始 ,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散文。  相似文献   

20.
在犯罪论研究中,存在着概念、结构和学说的非对应性比较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理论比较的"平台"意识.确立理论比较的"平台"意识,有助于认识理论的差异性,使理论的借鉴更可行,有利于保持理论体系的内部统一.要构建"平台"意识,需要确立观念上的平等"平台",功能上的对等"平台",理论的层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