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德格尔思想以对存在的独特运思而展开,在这种对存在的追问中,海德格尔认为传统的哲学———形而上学终结了。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终结,哲学不会结束。传统的哲学一直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任务,传统哲学的真理观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符合论”。追问存在与真理是海德格尔的双重任务,但海德格尔追问的方式与传统哲学根本不同,对真理的追问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的追问方式使它真正追问的也还仍旧是物理学追问的根据问题。正是由于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的根据,它一开始就错过了存在本身而把存在者当作存在。形而上学史是“遗忘存在的历史”。然而,作为存在问题的一种迷误,形而上学并不能像抛弃一种观点那样被抛弃。形而上学可以克服,但不可以拒斥。  相似文献   

3.
在米切尔看来,并没有所谓"原象"或"无中介视像",也并不存在超越于意识形态的所谓"科学"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所谓"真实的形象"。可以说,米切尔提供了一种能够更为辩证地看待形象的思考方式。以这种思考方式去考察相关观念和行为模式,才能够发现关于形象的更为客观的"现实",即:一切形象都是意识形态形象。  相似文献   

4.
"无"沿着延异的踪迹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有","无"就是"有"。"无"这一能指符号是对感性直观上缺席的事物的不在场的替补,感性直观上缺席的事物在非理性直观上却是在场之物。从感性直观来看,"无"是无形的;从非理性直观来说,"无"却是有形的。正是因为"无"就是"有",并且"无"还是有形的,所以人们才能以"无"为用、以"无为"为"有为"。虽然"无"就是"有",但是"无"又不同于"有",不同形式的"无"是不同形式的"有","无"和"有"构成差异的嬉戏系统。"无"和"有"都不能单独存在,二者只能存在于这一差异的嬉戏系统之中。"无"和"有"的关系体现了语言的游戏性。游戏性的语言为人们建构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诗意的生活世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其发展经历了古希腊、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四个重要阶段。西方的辩证法是基于理性之上,以概念和逻辑为形式,追求某种"先验"的形而上学认识的辩证法。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提供的是"生活智慧",是以人及其生活状态为旨归的。两者存在着内在的差异,有着诸多不同的特质,并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质属性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只有在"关系的存在"中,一个有理性的人才会意识和思考自己生命存在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和他者寄身于其中的人类社会整体与外在于人类同时又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人居条件和物质资料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以"自我"为原点的这种真实的"关系的存在",构设了"道德自我"的社会实存及其型塑的伦理实体生态,进而悬设这一伦理实体生态中的"我"的道德人格的价值生态,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身与心和谐共进,以期走出麦金太尔教授所隐忧的"认识论危机",实现现代人生命体认与安顿、道德认知与建构、人性提升与人格完善的伦理学突破。  相似文献   

7.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只追问"有"而讳言"无",海德格尔则给"无"以特殊关注。他将"无"与存在相联系,认为"无"就是存在,是存在者的"无化",而不是什么也没有。由此出发,他认为"无"不是消极的,而是具有许多积极的内涵。"无"向我们展现出另一片独特的天地,揭示出了存在的可能性、根源、超越、守藏等多重意义。海德德尔的这一观点不仅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谁在批评?批评什么?怎样批评?是反思文学批评的三个基本维面。追问"谁在批评",可确立批评的"主体对话"立场;追问"批评什么",可张扬批评的"审美超越"精神;追问"怎样批评",可唤醒批评的"此时当下"意识。这构成了进行批评实践和考察批评得失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9.
和谐与包容     
中华和谐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中国古代哲学提倡"和与同异"、"尚和去同",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传统,东方与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最大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很多的解释,但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这种文化以二者的和平共处作为最终目的。和谐的核心是包容的精神,包容的精神是对人类智慧的充分展现,是高尚的觉悟与情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包容性的,《易经》是包容性的思考,而不是批判性的思考。包容之心需要用智慧来开启,特别需要用易经的智慧来滋润。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思想的意图在于探讨人类所遗忘的"思",追问存在的思,澄清事物遮蔽的解蔽之思。澄明就是揭示遮蔽到无蔽的转换之思,在此转换过程中,就有对事物的由"显"入"隐"、由"隐"入"显"的思。本文着重探讨事物解蔽之中所谓的"隐"与"显"之思,尤其是"隐"时之"凸显"。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终其一生对形而上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传统形而上学忽视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而误把存在者当做存在的做法提出了要从“此在”出发去把握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他也认为“此在的形而上学”并非完美,从而他又提出了“世界之四重整体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进一步阐明他的哲学观点。他的思想对拯救人类精神的危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由于他未能跨越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断层,因此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他的思想引发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引起了人们对现代技术的追问,对当代人文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实现了从历史之外回到历史之内、从抽象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哲学革命,即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念的彻底革命,使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一种属性的形而上学本身重新回到人身怀抱里;它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历史是指包括人所遭遇到的自然和思维在内的“人类史”。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不是以本体论或存在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怀特海创立过程哲学旨在克服传统实体思维困境,并提出重建科学形而上学基础的任务和方法;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与存在,其根源在于主客二分的认知方式,克服实体思维的知性主客二分悖谬在于建构一种过程思维方式,海德格尔的过程观是存在过程论。二者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超越具有异工同曲之妙。  相似文献   

14.
"形而上学"一词兼有本体论和方法论两重含义,方法含义从本体含义衍化而来,方法的特点也正表现了这种因缘关系。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批判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进而从本体论层面和思维方式层面实现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和终结。  相似文献   

15.
时代对形而上学的命运提出了考验和挑战,考验的重点在于形而上学是否能承担时代精神的命运发展,挑战的突破口是以何种方式通达形而上学的本质,寻找形而上学的发展如何在当代转换自己的理论形态。聆听形而上学的天命给出的召唤是进入形而上学本质的唯一途径,形而上学的天命植根于形而上学的历史之中,通过历史性来沉思形而上学的本质。形而上学的历史性通过亚里士多德的神学向度、笛卡尔的知识学向度、康德的哲学向度表现出来,并以这三种不同的嵌入方式体现它的根源——人的形而上本性。人身为二重性的存在者,意味着惟有"视界"的形而上学能对时代的质疑给出应答。"视界"的形而上学作为时代精神的表征,显现着自己在当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诗坛巨星,他摆脱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继承传统诗歌的优秀形式,汲取田园诗歌的独特风格,并加以创新。他推崇"自然与人类相分离"的自然观。他的诗歌词语来自民众,经他加工提炼被赋予新的色彩。他的诗作形式简洁,寓意深长。  相似文献   

17.
《纯粹理性批判》不仅是关于经验知识如何可能的,更是关于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借助思辨理性批判,康德在建构经验知识的同时,也彻底批判并改造了传统形而上学,并以自由为根基,开始奠立新的形而上学大厦,这一目的可以视为《纯粹理性批判》乃至整个批判哲学的根本考量,而显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则是这一考量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通常被视为一种悲观主义。其实,学界关于意志哲学与悲观主义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争议。意志哲学是叔本华建立的一种关于世界的新的形而上学,只有将它置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背景下才能理解它何以是一种悲观主义。悲观主义导致了虚无主义即人的迷失。悲观主义和人的迷失是叔本华从传统形而上学“跌落”到意志形而上学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本体论是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本体论基础,把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践是一种关系性哲学范畴,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视野,消解了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探讨美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使得美学成为了关于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在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之中来把握美和审美,因此,美和审美就是在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关系属性和价值属性以及自由创造。实践的关系性也就是 “间性”,但是,它全面地包括“主客体间性”、“主体间性”、“客体间性”,它们全面地生成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其审美。  相似文献   

20.
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的浪漫派反讽有两种:对当下有限事物的反讽与对绝对完美和无限绝对的反讽。第一种反讽意味着纯粹主体性,以至上的形而上存在作为依据批判现存;但它同时受制于第二种反讽。第二种反讽是讥讽形而上、纯粹主体和绝对存在,认为那是无法实际达到的,只能以艺术方式接近和瞬间靠近。两种反讽相互牵制,两者不可偏废。失去第一种反讽牵制的第二种反讽发展下去会直接导致虚无主义和世俗化的泛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遗余力地激进反对抽象、形而上学的倾向就埋藏着这样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