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批评视角,后殖民生态批评具有鲜明的多学科性、跨学科性和兼容性,是后殖民批评内部"环境转向"和生态批评内部"后殖民转向"共同推动的结果。该学说的构建拓展了后殖民和生态批评两种理论的话语空间和研究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策略和研究范式,并赋予相关文本崭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课程由蓝本向文本的转向,即意味着一个从知识中心到人本主义、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封闭的知识体系到开放的意义结构的转变过程。同时,面对这种转向,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行为方式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译学界发生了所谓"文化转向",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研究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根据和背景。它使得翻译研究从文本分析走出来,走向文本背后的社会话语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从而拓宽和深化了翻译研究的维度。我国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由来有其特定的根据和背景,文化转向更多地说是翻译学科建构的策略,而不应当是翻译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因为文化研究的"反学科"性消弭了翻译研究的学科性。文化研究只能成为翻译多元研究中的一元,脱离语言本体,翻译研究将迷失自我。我们应当加强学科意识,向文化研究学习其开放性,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保持自我反思,谨防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生了明显的文化转向,其理论基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文化转向标志着从书面文本向视觉文本、从语词感受向视觉快感、从语词向图像的转变。在这一转向过程中,存在着把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相等同,把文学、文化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缺少文学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思潮此起彼落,新思维、新方法、新学科不断出现。本世纪初,批评首先经历朗松的博学批评,逐渐从文本的外部转到内部。由于哲学和语言学的影响,二战后新批评兴起,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的形式和内容,60年代结构主义批评达到高潮,又逐渐转向后结构主义。世纪末,各流派互相借鉴批评方法,取长补短,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生态批评理论呈现新趋势,即物质性、叙事性和可持续性等多元理论的互补性。物质性肯定物质普遍存在的解释能力,物质皆有叙事力,物质与意义构成了“故事讲述的世界”;叙事性意味着叙事在生态批评中得到认可,生态叙事研究对于生态批评做出了贡献,实现了环境叙事的理论化;可持续性与阿莱莫关于“可持续性”忽视非人类自然的观点相呼应,生态批评以“可持续性”文学为文本,激发读者思考从气候异变,到日常生活中水和能源的使用、交通、建筑和食物等现实层面相关的可持续性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生态批评多元理论之间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关系,展现了克服二元对立思想和为保护环境而进行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解释学和接受美学一致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 ,共同完成了西方文论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转向 ,对后来的解构主义和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 ,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选取两种文论中具有典型方法论性质的内容 ,结合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创作以及绘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华人文化诗学"意味着华文文学批评重心的转移,即从重视中国文化/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到突出华人与华文文学主体性的转移,从中国视域为主导的批评范式转向以华人为中心的"共同诗学"与"地方知识"双重视域的整合."华人文化诗学"主张从纯审美研究视域转向文化政治阐释.  相似文献   

9.
文化转向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叙述,意味着当代美学研究的问题视角与实践意识的变化,这种理论取向突出的不是传统文学理论的本质论问题、美学的认识论问题以及文本批评的问题,而是从文化与社会语境出发重新厘定美学与文艺理论的实践性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处于文化转向的“语境化”过程之中,既在转向之中,同时又在强化“转向”,需要我们从“得与失”的角度予以反思,更新理论形态,拓展思想语境,最终实现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张力——论宋诗话的语言结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讨论句法、炼字、造语为主要内容的宋诗话一向以其琐屑细碎、无关宏旨而为人们所诟病,而我们认为,宋诗话的最大价值恰巧在于立足作品的分析,以及对诗法诗病的寻绎阐释,使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从传统的外部社会学研究进入诗歌艺术的内部研究,从浮游于语言之上的性情、韵味研究转向从语言出发的诗歌特质研究上来,从而创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以语言结构为中心的真正的作品本体批评。  相似文献   

11.
认定"美来源于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美学逻辑上的必然,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生命本体论美学立场的言说,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则属于存在本体论的话语。"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含义,在实践本体论美学、生命本体论美学和存在本体论美学的不同视域中有所不同。而科学技术发展所促成的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作为基础性条件使人的存在的审美化得以日渐加深和拓展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学科要更好地实现"为国服务"的宗旨,须自觉实现其学科形态的转变。为国服务,首先要求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发生重大转变,即由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转变。自然辩证法研究将不限于停留在释义的、描述的乃至说明的层次,而是要包含评价的、规范的和实践的内容。相应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领域必定会发生重大的转移,即必须由自在的自然界,转向跟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密切相关的人类现实的自然界。这些变化并不需要改变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传统学科的许多优势,而且事实上,为国服务很可能已经成为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一种新的传统优势了。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文论的实践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本体论领域之一.这种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要在三种语境中获得其文本阐释的、历史演变的和现实实践的条件根据与意义规定.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意识形态文论建构与文学实践活动的意识形态转型策略等主要构成了关于当下意识形态文论实践性研究的语境规定与背景支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在认识论范围内展开,本体论由于体系的凝定性代表了政治文化上的保守性;当代"存在论转向"是西方思想社会危机的表现,应坚持人的社会本质原则对现实进行有效阐释;美学上的实践存在论思潮缺乏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具体的辩证法》一著中,科西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本质性关联。就二者的一般性关系来看,科西克坚持实践对认识的根基性作用,认为要把握实在的本质,必须首先通过实践将其变成"为我之物";而作为认识对象的"实在"体现为立足于实践而不断向人敞开的"具体总体"生成的过程,并构成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原则的本体论基础。此外,科西克还考察了"拜物教实践"基础上人的"虚假意识"的形成及其对实在本质的疏离,并强调通过建立"具体的辩证法"来超越虚假意识,以求达到对实在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翻译什么的问题属于翻译的本体论问题,"以原作所写的现实为模特"就是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由于西方学术话语在中国的优势地位,这一命题的理论价值尚未揭示出来.经过修正,这一命题将有助于建立译者与作者、译语文化与源语文化的平等对话关系,有助于理解人与翻译以及人与他者文化的关系.孤立的文本不占有文本的全部意义,"现实"同文本一起成为翻译的对象改变了对翻译本身及翻译中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然而这个"现实"并不是现成的,它同文本的意义一样是在实践中由原作和译者共同揭示出来的.共享"现实"的引入有助于翻译实践及对翻译的伦理和政治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回归”派对“转向”的批评,一方面提醒我们不要忘“本”.另一方面却又借口翻译学边界的确定将外部研究排斥于翻译学之外。本体研究与外部研究均属于翻译研究的范畴.两者是互补关系.没有主次之分;研究热点、重点是有阶段性的;翻译学的体系应该是开放的,为翻译学画地为牢、修墙筑垒并不利于它的繁荣与发展。各派各说应该互相包容;对各种翻译研究范式的正确态度是:恋旧但不要守旧.求新但不应该喜新厌旧。  相似文献   

18.
通辽市是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因此,本文以通辽市城镇化发展为例,对蒙古族聚居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探析。通辽市凭借着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自然、人文条件,根据实际,选择分散式的城镇化道路,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以科尔沁文化为主题塑造通辽市旅游形象。因此,城镇化发展成果比较明显,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必须时刻注意,以健康城镇化作为发展的终极考量,防止"中国式城市危机"在通辽翻版。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危机教育刍议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大学生危机教育,是一个由对"非典"的反思提出的崭新课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直面自然和社会的危机,提高应对能力。作者阐述了大学生危机教育的内容,即危机意识教育、应对危机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与纪律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并提出了实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篇建构中的事件和语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科学的最终任务是要探究和说明语言知识的最为本质的东西。就语篇来说,语篇建构的知识是有关语篇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知识;正是对语篇的本体论和同建立语篇的本体有关的方法论的认识,最终影响和决定一个语篇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