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浙江产业集群中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和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集群是浙江特色,但产业的技术层次和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是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着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总体上供给短缺;需求特点是直接受益主体(企业)需求不足,间接受益主体(地方政府)需求强烈。根据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和浙江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的供求状况,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实现"四轮"同步驱动,是实现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供求协调的主要途径,而找准它们的目标结合点和利益的"黄金分割点"是实现"四轮"同步驱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一种依托产业集群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其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特征入手,探讨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三种形式及其对产业集群的作用,并从充分发挥战略联盟本身的优越性,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包括分工机制、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文化整合机制、人才交流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集群企业知识联盟有利于提升集群的整体实力。知识联盟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互利互惠基础之上的,企业是否加入联盟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分析。构建共生型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的静态博弈模型,可为成员企业在参加知识联盟时提供策略选择。平衡企业之间的知识贡献和收益、提高吸收能力、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一体化整合是促进集群知识联盟形成并良性运转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行为主体定位不清、合作模式单一和创新机制简单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区域创新的需求.三螺旋理论下的现代“产学研”合作理论分别从理论模型、行为主体、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对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为现代“产学研”合作理论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三螺旋理论突破了传统“产学研”理论“产—学(研)”双主体的线性合作模式,强调了政府等其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官”“产”“学”非线性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崭新的组织创新模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战略联盟和技术联盟的定义出发,总结和归纳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产业技术联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最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产业技术联盟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意义,即产业技术联盟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缺失的问题;它是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新思路;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人才培养所涉及到的产业培育、人才孵化、创新联盟等集成式实践进行以点带面的分析,运用Paradigm创新管理的最新范式与理念,让设计人才培养参与到企业创新联盟中,全面系统地探索新时期设计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建立校企间嵌入式集群创新实践与教育摸式,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现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提供可行性研究基础与可参照性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专利的外部性、专利价值评估和创新成功的不确定性,使得产业集群企业在开展技术经济活动中,有必要对涉及的知识产权有关事项进行评议。政策和机制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和中介机构的业务能力不足等是我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应从科技创新、产业化、技术贸易、融资活动和战略管理等方面探讨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的内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的"政-产-学-研"联动合作机制,加快出台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的政策法规和评议标准,并将知识产权评议人才培育与机构遴选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论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集机制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所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各种聚集机制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各不相同.技术创新群集现象下的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规律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与网络结构是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重要促成因素,以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集群式创新形式和集群创新网络.它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政府在不同模式和不同阶段的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把中国产业集群按照市场和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划分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模式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产业集群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分析,对政府在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处于不同发展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是促进创新要素高度聚集、贯通“军政产学研金介用”各方、衔接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形式,是当前加快推动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立足四川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内涵认识、强化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统筹规划、创新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供给制度等措施,以期促进军民融合产业联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生产专业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有机统一。基于生产专业化的纵向合作是介于市场价格机制与企业权威机制之间的产业组织创新,是集群企业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组织基础;基于产品差异化的横向竞争是集群企业利益博弈的均衡选择,集体惩罚的非正式制度创新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试析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创新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属性进行初步研究。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属性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模式是一种分工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承载机能是一种产业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风险投资等参与创新的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紧密联系、互相合作和协调的网络,包括产学研合作双方或多方在技术、产品、产业、投入、人才、市场等方面所形成的网络和战略联盟等。从当今经济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历史轨迹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企业的重大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产学研联盟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产权权属制度的合理与否,会影响产学研联盟各方潜力的发挥。我国现行法律中相关制度呈现出逐步重视当事人意思自治和构建利益平衡机制两大特点,仍应加以完善,其重点在于更好地兼顾产、学、研、国家等各方的利益以及产学研各方内部工作人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梳理了大学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的跟随时期、伴生时期和引领时期,分析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当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大学知识创新链和产业链衔接不紧密,运行机制不健全等三方面问题。而持续推动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在于强化协同理念,即全面促进跨边界创新组织向协同合作转变;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围绕主导型产业集群打造"学科—专业—产业链",促进产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特色发展的双向互动;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和效益最大化,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网络理论出发对中部地区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的一些构想,指出产业集群创新突显了企业家社会网络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信息交流和处理的机制,并为企业技术的扩散和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并指出中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创新应当建立产业集群的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培育企业的社会网络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不同层面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不尽相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发展轨迹,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个层面的文化产业集群分别以网络结构优化、战略联盟创新和块状集聚效应为优先策略,但对于集群支撑体系构筑的内涵却有大致相同的共性需求,都要求创新集群的联动机制,形成产业竞争合力;同时进一步调整民营资本的准入政策,形成多元资本投入机制;营造良好创意氛围,不断培育优质创意;完善集群平台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平台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毕节试验区小坝汽车产业集群是以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为龙头企业,通过以商招商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合作企业和龙头企业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竞合关系。通过合作博弈分析探讨了如何保障龙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兼顾各合作企业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个体利益;如何保障产业集群支撑点——政府的利益诉求。龙头企业、合作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均衡,是小坝汽车产业集群和谐、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科技资源进行分析,认为陕西省科技资源优势主要集中在中央在陕科研单位和重点高校,而地方科技存在力量弱、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总结了陕西省现有的几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利弊及陕西省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陕西省应以支持八大支柱产业发展为核心,建立以支持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和梯度配置的官产学研合作体系等为重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三个主体——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由于各自追求最优目标的差异,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类似竞争"的关系。文章利用生态学理论,从共生的角度探究产学研联盟的最新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本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在逻辑斯蒂方程的延伸Lotka-Volterra模型的基础上,探析联盟内部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三者之间实现平衡达成实质合作的数学条件。结论表明,尽管联盟各主体存在目标差异性,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依然可以达到利益平衡。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理论研究方向,并为指导联盟建设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