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是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在农村产业、农业科技、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嵌入”,彰显了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的自我价值,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价值,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市场价值,优化了乡村治理的政治价值。培育壮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的路径包括:利用乡村土地资源,造就更多现代农业种养殖经营主体;立足乡村山水风光,造就更多的文旅融合建设主体;发挥技术技能优势,造就更多的数字农业服务业主体;借助制造业回流,造就更多的乡村企业家或小业主主体;依托乡村创业产业园,培育造就更多的农业园区创业主体。培育壮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的政策支持,一是加大涉农要素供给支持,形成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二是提升创新创业双向认同,营造组织归属氛围;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四是创新人才培训模式,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五是积极推介乡村项目与亮点,提升创新创业的预期与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师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骨干力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专职比例不高、教师缺乏创业实践、教师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培训体系不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缺失等问题。新时代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夯实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强化协同融合,守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责任田;理顺机制,合力打造复合型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完善培训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师知识更新;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创新创业教师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能力,敢于创业勇于创新的人才。影响淮北市此类人才供给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界定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到住、工作环境不甚理想、配套激励政策不够完善;剖析了影响淮北市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数量与层次的主要因素有;创新创业型经济发展、资源性城市枯竭与转型、人才竞争加剧。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对策是:完善人才政策,改善人才工作环境;扶持重点产业,鼓励企业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型人才;政府搭台,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基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是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可以探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有效路径:创新能力的塑造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根本性因素;创业意愿的提升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激励性因素;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保障性因素;创业环境的优化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基础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但当前研究生创新创业育人存在研究生培养重创新轻创业、跨学科“双创”团队组建困难、科研与“双创”冲突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成都理工大学提出了加强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落与竞赛育人协同培养模式、建设优秀“双创”导师队伍、搭建“双创”赛事与实体平台基地、营造“双创”文化环境和探索长效机制等研究生创新创业育人“三三三一”模式,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安徽合肥等城市创业环境调研,发现创业环境存在经济发展导向、市政建设与管理、登记注册、行政执法、行政收费、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全民创业、发展经济,也不利于就业。借鉴香港地区、欧美国家的做法,政府应切实转变职能,采取轻税薄赋、服务创业、拓宽融资渠道、营造全民创业的宽松环境等举措,推进创新创业型社会建立;还需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践行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目标,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文化层面的自觉与选择,也是大学转型过程中各种文化要素冲突融合的必然结果.基于文化分类的视角,可以将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确立为高校创新创业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三个向度.其中,高校创新创业理念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基础,其实现需要关注大学知识生产的应用价值、重视大学知识产出的市场价值、营造具有商业化气息的校园氛围;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其培育需要不断拓展应用研究范围、加强学术成果转化、提升市场化生存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其塑造需要培养鼓励冒险、厚植容忍失败、形成质疑权威、弘扬自己动手的精神.高校创新创业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三者相互依存、彼此支撑,共同构筑起完整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8.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支撑性创新三个纬度。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创新能力现状是:技术创新不高;制度创新不强;支持性创新不足。为此,北部湾经济区企业要想提升创新能力,需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支持性创新三个方面的问题来下手:加大资源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制度创新,树立创新理念;政府引导,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驱动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服务平台建设、财税扶持政策、信息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为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面支持。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基于学校发展需求与实际情况,制订了“创新创业有实践”的双创工作整体目标,并将其纳入学校“四有”人才培养的总体育人目标之中。  相似文献   

10.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强化政策落实,优化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把青少年作为中心,围绕“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是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一个问题和怎样才是这样一个问题而展开.这个内在逻辑构成了邓小平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的前提.邓小平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青少年的幸福、健康和发展.具体方法是:从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入手,优化法制教育环境,提高青少...  相似文献   

12.
发展民族经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是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适合紫花苜蓿生长的自然环境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前提,农畜相依的经济结构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殷实基础,而皮毛贩卖业的经济传统则成为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动力保障。以无公害畜牧业和养殖业协同作业为基础构建的两轮驱动模式,整合紫花苜蓿草场、草料加工、无公害鲜肉以及清真肉类食品加工等关键产业链的资源运作,把零散的生产力联合起来,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了民族地区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经济相对落后,贫困农村养老存在着诸多问题:老人面临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的危机,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贫困农村养老发展严重滞后。要解决这些问题,除大力发展甘肃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之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符合甘肃省情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4.
黄龙县生态旅游开发是在当地资源优势基础上形成的,旨在消除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最终实现地域整体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发挥着重要的关联带动作用。其中,生态旅游具有充分利用资源,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明确目标市场和品质定位,科学统一规划;突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主题,差异化定位,突出小区域范围内亮点,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加强自然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主题是探讨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选择和发展成都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分两部分:一是如何选择和培育成都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二是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情况,培育和发展成都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促进成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社会环境等五大方面建立5分制量表,采用“问卷星”调查平台对盐城营商环境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盐城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制定政策过程的严谨性和全面性、政府部门对营商环境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能力、落实相关政策中出台配套措施的及时性和实用性、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流失程度、企业对银行贷款所需时间的满意度、对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整体满意度等6个因素对盐城营商环境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优化盐城营商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可以有力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缩小地区差距,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为此,作者提出了需要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和完善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等。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一、制定符合国情的贫困标准,明确扶贫开发的具体帮扶对象;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把解决贫困问题与对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结合起来;三、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四、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歌唱要牢牢抓住两个最本质的东西:一个是气息,一个是声音。歌唱中气息的支点是声音的出发点,气和声相辅相成;声音的大小、强弱、快慢的变化是随着气息的变化而变化的,气息的支点与声音的支点相互贯通,协调配合,最终使整部作品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产业组织理论体系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因素,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及各要素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改善城乡金融市场二元分割的局面, 统筹发展城乡金融市场;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壁垒,放宽产品和业务创新的自主权;加快抵押担保和保险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