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本修辞是创造者为达到传播的目的而创作的完整的、独立的修辞作品;话语修辞是交际者为达到交流目的而进行的表达。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是基于修辞存在的形态而划分的类别,它们是交叉存在的,有时候可以合流。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在生成主体、存在形式、价值取向、影响对象和批评标准方面都有不同。区分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对修辞生成、修辞评价和修辞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修辞生产是修辞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论述了商务英语篇章修辞的生产,包括其物质基础、具体修辞行为及修辞行为构成的篇章修辞生产机制。对探讨商务英语篇章修辞的特征、手段、策略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视觉修辞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视觉修辞、视觉修辞学的含义,探讨了视觉修辞学建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主张,视觉修辞包括语言视觉修辞、图像视觉修辞以及综合视觉修辞三个方面。语言修辞和图像修辞在符号性质、载体、感官特征、编码、解码、信息性质以及传输和接收、功能发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视觉修辞是一种以语言、图像以及音像综合符号为媒介,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视觉修辞研究,不但有助于推动修辞学的理论创新,拓展修辞学研究的领域,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众多修辞领域中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英语篇章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全面探讨科技英语篇章修辞的过程中,集中论述了EST语篇的修辞程序、篇章段落、篇章修辞手段和篇章修辞功能这四个主要方面。并从修辞分析的角度,全面透视了EST语篇的程式结构与其交际功能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倒装作为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按其功能可划分为两大类:语法倒装和修辞倒装。主要阐述修辞倒装作为英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所具有的修辞功能,并分析导致其修辞功能产生的三大原则,力求达到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修辞倒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倒装作为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按其功能可划分为两大类:语法倒装和修辞倒装。主要阐述修辞倒装作为英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所具有的修辞功能,并分析导致其修辞功能产生的三大原则,力求达到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修辞倒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修辞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能很好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本文从音韵修辞、语法修辞、词汇修辞等方面阐明了修辞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修辞种类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作家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创作手记为例所做的个案分析表明,积极修辞心理过程包括修辞刺激、修辞感知、修辞想象等,修辞心理过程其实蕴涵或预设了听读者的接受反应。通过本项个案考察可以初步证明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积极修辞纲领》里的“积极的修辞,却要使人‘感受’”、“带有写说者的体验性,而能在看读者的心里唤起了一定的具体的影象”等有关论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修辞权威、修辞人格与修辞劝说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修辞权威是修辞人格的配套因素.修辞人格是修辞权威的载体.修辞者借助修辞权威创设的修辞人格实现对受众的劝说.本文将在分析一则汽车广告的基础上探讨以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以及修辞劝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析语义配置修辞在《论语》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主要涉及语义配置修辞方法中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异类语义配置修辞在《论语》里的分布与使用情况。探析发现,虽然各类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都突出了互补、强调、对照、附加等表意功能。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从消极修辞方面使其语言达到了内容上明确、通顺,形式上平匀、稳密的效果;异类语义配置修辞则从消极修辞方面实现了辞格与辞趣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从民族主义视角切入,运用社会学理论,以《新小说》杂志中发表的《东欧女豪杰》、《新中国未来记》、《黄绣球》等小说为中心,探讨了晚清小说中的奇理斯玛人物修辞。在对其神圣性、原创性、感召性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些奇理斯玛人物的作用在于从弥补传统的改良和颠覆传统的革命两方面重构了传统。此外,这些人物通过修辞的建构,显示出其召唤的内容。这正是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借助奇理斯玛修辞想象了现代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2.
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修辞与传播的关系出发 ,在追溯两门学科的学理关系的基础上 ,分析了修辞与传播本质上的差异性与统一性 ,探讨了两门学科研究中理论与方法相互渗透的学理渊源 ,揭示了两门学科进一步结合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作者认为 ,修辞与传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学科属性等也具有统一性 ,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渗透甚至融合。两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该相互借鉴。修辞学研究应能动地吸收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 ,向人类传播的各个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3.
与修辞信息表达者、接受者并列的修辞信息传播者 ,来源于传播学理论和修辞信息传播事实 ;但有别于传播学中的传播者。他介于修辞信息表达者、接受者之间并专门传递修辞信息。他的中介性、创造性、导向性的行为 ,优化了修辞信息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叶爆发的西方媒体革命推动了传统修辞学的转型,数码修辞学由此诞生。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酝酿与发展,在研究新媒体修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重新定义研究对象、赋予隐喻本体地位、高度重视批判素养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适应线性文本向超文本的历史转变、满足在游戏中学习的社会需求、促进技术与艺术的密切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变异修辞包括辞格变异和非辞格变异两类,指的是刻意用偏离常规的方式运用语言材料以取得特定交际效果的现象。由于变异修辞是行文的非常手段,交际中其语言单位的原始意义须向动态的语用意义进行多层转换,其构建与解读更须依赖交际双方(尤其是接受方)的认知心理与状态,认知语言学自然成为分析变异修辞的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对变异修辞的发生、构建与解读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变异修辞的种种手法如同隐喻一样,“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概念的,行为的”,认知语言学对变异修辞的本质和运作机理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布斯在2004年提出了他的“倾听修辞学”,对修辞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倾听修辞学”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历史与政治背景,它的核心观点在于倾听以求同。它的理论体系对大学修辞教育和人际交往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修辞学是当代西方修辞学的主流理论形态,该理论研究的基本命题是修辞参与社会构建,人们通过话语修辞活动传递信息、参与社会事务并进行社会实践与合作。巴赫金对话主义理论中有关话语的对话性、语境论以及话语意识形态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修辞学思想,在本体论以及认识论上给西方传统修辞学带来了理论给养,推动了当代西方社会修辞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基于此,从话语构建与阐释维度探讨了巴赫金对话理论所蕴含的社会修辞观,进而明晰社会修辞学的理论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8.
走出技巧层面的修辞学批评,一是向修辞诗学延伸,二是向修辞哲学延伸。前者研究文本的修辞设计和诗学关联;后者从话语方式向人的存在方式提升,研究修辞如何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结论是:人创造了修辞,修辞也塑造着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探讨了西方修辞学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围绕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论述西方修辞学如何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我国大学生不仅具备语言能力,同时也具备语言修辞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能有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