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系统地介绍广谱哲学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的若干应用,包括广谱哲学与自然观教学、广谱哲学与科技观教学、广谱哲学与方法论教学等。教学实践表明,把广谱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回答自然辩证法中的疑难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学中加强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概述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教学中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坚持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对方法论和教学目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对马克思哲学自然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维度:物质本体论的自然观,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核心概念。人们对人化自然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也存在很大歧义。  相似文献   

4.
由自然概念的词源学解释出发,主要从哲学和历史观视角审视了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自然观、价值学自然观和实践论自然观。通过分析西方思想史上自然观的两次转向阐明生态伦理学视野中的自然观是自然观的第三次转向即价值观的转向, 并对其内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自然观、方法论、科学观、技术观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结构而成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自然观是它的主体、基础和核心。制定普遍的自然观,是完整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和先决条件。没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就就建立不起来,就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理由。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辩证自然观理论体系。会发现不少的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形成的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是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20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从前的哲学信仰"时期,坚持"哲学"人化自然观的马克思其自然观虽然已经出现了部分质变,但还没有完全质变。他主要还是从抽象的"哲学"原则出发阐述了其人化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以及人化自然的异化及其克服。到了"真正的实证科学"时期,马克思把"倒立着的"东西彻底再"倒过来",开始真正从物质实践出发一方面保存了"哲学"人化自然观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克服了其消极部分从而使自己跃迁到了科学人化自然观。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并非无条件地作为"一整块钢"整个都完全属于马克思主义,仅仅只是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即"真正的实证科学"时期才完全跃迁到马克思主义,而作为人们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是特指在这一特定发展阶段彻底的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不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关于生态问题的观点。根据马克思的自然观,生态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才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作文的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作文教学对于教师的授课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今天的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僵化,不会开拓新的教学空间。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的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性自然观,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同产生并定型的。在这种自然观的支配下,现实的自然受到彻底的“资本主义重构”,自然界被商品化,同时也被资本化。现实要求我们用生态性自然观取代生产性自然观,为此,必须确立自然、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并用新的自然观改造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11.
学科建设问题是整个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而其中有关课程建设问题的探讨又是重中之重。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通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总结概括出了关于课程建设的若干提议,如:科技与人文并举的教学立足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标竿管理”的教育策略;“向上兼容”的教学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该课程在教学上普遍存在问题与争议,这种状况部分导源于对该课程性质和任务认识的不足和偏见。本文以“两种知识”和“两种能力”为纲,对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解析,概括了常见的偏见和做法,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学面临着一些形而上和形而下不同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对生态伦理学之人性基础的理解,这就是人性系统中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及其间内在和谐的完整存在,以及人性系统与外界环境特别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生态伦理学最根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仍然面临着先辈们所面临的问题,即生存问题。我们依然依赖于自然界,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对自然的依赖并不能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减弱,因为科技并不能确保我们的生存。人类与自然友善相处,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社会文化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或许就是我们从“Motherland”的始源意义所能看到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是在人类历史和人的活动视野中阐述自然观的,强调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一具有根本性的看法决定了我们要切实把自然看作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合理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遵循利润至上原则的资本对自然界的宰割,从根本上违背了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生存论原则,从而要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务必批判资本、消灭资本,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社会面临层出不穷、复杂多变的问题,新的形势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必须改革。首先是它的整体性,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缺一不可;其次是它的时代性,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要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贯穿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始终。其核心理论在于,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的过程中,人类实践起着关键的作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有着亲密的血肉联系,人化自然一定要遵循人与自然的一致性,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揭示自然界生成为人以及自然界的历史性质,马克思形成了以"感性自然界"为关键词的自然观,达到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切理解,由此必定与当代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有着本质性的联系。"感性自然界"的自然观,有助于纠正"抽象自然界"观念的虚妄性,克服资本原则抽象统治对于自然界的破坏性使用,为认识当代生态问题之成因开启合理的理解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的性质及其目的 ,针对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现象 ,阐述了该课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并从这些问题入手 ,探讨了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方法 ;同时 ,针对本课的特点 ,指出了教学与作业的重要联系 ,以及作业指导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