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小组案例研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在根本上有别于传统的听讲式课程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目的.其所体现的基本教学理念包括研究性学习、团队学习、整体案例研究、课堂参与、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和知识分享等.该课程教学模式对教师与学生均提出了特定的要求.该教学模式可能比较难以克服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搭便车问题和学生的抵触情绪问题,对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课堂掌控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2.
通过课程群内相关课程内容的分解与融合、实验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完成了自动化专业微机类课程群建设.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群的建立能有效促进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嵌入式微机的组织与体系结构方面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CALL教学模式分为课堂面授(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两个部分.该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针对以工科为主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工程学科特点来讲授解剖生理学方面知识,尝试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的改革探索,来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该课程知识密集、内容涉及面广.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英语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非英语专业课程的发展状况及专业特点决定了在<英美概况>课程的学习中,其知识的侧重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了解其异同,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更好地把握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有助于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和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6.
从学生角度探讨在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开设妇幼营养学课程的可能性,对预防医学专业一年级和五年级本科生进行妇幼营养知识的调查,并了解其对开设妇幼营养学课程的态度和作用的认识,对妇幼营养知识的兴趣程度等。不同年级学生对妇幼营养知识都较感兴趣,且认识到了该课程的重要作用。一年级学生的妇幼营养知识较缺乏;五年级学生通过正规化课程学习了一部分妇幼营养知识,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一年级学生,但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仍较有限。为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妇幼营养知识及满足日后工作需要,有必要对其开设该课程,且需通过多种途径保证妇幼营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研究生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培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这一总体指导思想,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包括该学科课程框架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与内容、创新能力评估三个层次的内容,建立教师评学、学生网上评教和教学督导组与专家评教相结合的评估方法.通过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促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财务预算》课程的教学效果,需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文章认为,《财务预算》课程的教学活动至少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案例讨论、模拟实验等四个环节,同时还要完善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方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财务预算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9.
对成人教育学生自身及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学生自身水平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主要教学手段与辅助手段相结合、知识掌握运用与辅助软件相结合及知识逻辑性与接受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思想更具有针对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有利于成人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通过对教学反馈信息的处理,证实该教学设计思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重磁勘探》教学实践和该课程培养方案改革要求,笔者就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重磁异常内容为该课程的主线和关键点,以新方法、新知识为切入点,以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2.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始终都在"超越"和"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恰如其分地说出可说的,以显示不可说的.这一思路为后世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的新的思维方式.认为哲学也并不意味着找到答案以求安宁,而在于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人之为人的永恒追求,构成了人的价值意义世界,将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的创造性转进与拓展.  相似文献   

17.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8.
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余华等先锋作家及其作品被称之为“后新潮”,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秩序进行绝对地反叛和怀疑,根本否产极价值和意义,常常在恐惧和绝望中进行“死亡叙述”,描述死亡过程,93年余华小说《活着》的问世,表明他已进入“新写实”的行列,他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等都已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统既是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积淀 ,又是该民族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础 ,因此 ,对少数民族社会未来发展充任着文化动力和文化制约的双重角色。本文从中国族群民间的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爱情神话、生产神话入手 ,探讨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本源与共振 ,以及由共振导致的文化趋合态势 ,进而说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吸纳和民族性自强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意识条件 ,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辉煌同样取决于文化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 5 0年代以后 ,中国军事后勤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传统粮台体制向近代粮台体制的转变是中国军事后勤变革的集中表现。曾国藩在创立近代勇营兵制的同时 ,对传统的粮台体制也进行了相应地改造 ,建立了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体制。本文通过考察近代粮台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兴衰历程 ,试图揭示晚清战时后勤体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