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论消极腐败     
理清消极腐败的内涵外延,分析消极腐败表现形式,思考产生的缘由,提出抵御和整治消极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党员干部消极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奢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任人唯亲和宗派主义等。造成农村党员干部消极腐败的原因很多,从道德的维度分析,主要是道德修养缺失导致理想信念动摇,道德认知不足导致宗旨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导致腐败频发。因此,通过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道德教育,优化农村的思想道德环境,完善农村党员干部道德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农村党员干部的消极腐败。  相似文献   

3.
消极腐败是隐藏于体制内部为害于无形而又往往易于为人忽视的消极因素。消极腐败的法理特征主要有行为隐蔽性与边界模糊性、过程间接性与范围广泛性、影响辐射性与后果衍生性等。其成因主要源于党政干部价值观念扭曲、惩治机制匮乏、社会环境消极影响等。为此,要加强党政干部教育、加强行政过程的透明度与规范化、加强行政监督等强化消极腐败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党和政府部分人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已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声誉,危害了党群关系。腐败不除,无以立国;风气不正,无以立党,反对腐败实为国家兴衰和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正如江泽民在纪念党成立七十二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干扰改革开放,群众是很不满意的。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加以克服,任其发展,就会葬送改革开放大业,最终也会危及党的执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表明在社会主义一般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意识形态里的碰撞,由此形成腐败的滋生,在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等健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能够克服其在完善过程中出现的这一消极现象,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充满坚定不移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满足贪欲是产生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只有提高防治权力腐败的能力,才能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官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克服贪婪心理,实现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7.
薛鑫良 《中华魂》2017,(6):13-15
在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克服“四种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斗争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是:始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必须做到“四要四不要”。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针对性强,切中要害,让人警醒.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四种危险”,是高校从源头遏制腐败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高校防范“四种危险”的必要性和关键环节,提出高校防范“四种危险”的具体措施:防范精神懈怠,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防范能力不足,增强办学治校的能力本领;防范脱离群众,树立尊师爱生的公仆情怀;防范消极腐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遏制,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态文明环境。与此同时,腐败与反腐败的形势也从胶着状态转向零容忍状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腐败新动向,就如何进一步提升预警监督科学化水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亚文化视角中的腐败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的成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从主观上看 ,不仅应考虑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至少还应考虑行动的逻辑理性对当事人的制约。从客观上看 ,不仅应考虑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 ,也应考虑特定文化氛围的制约。腐败、灰色腐败以及干部不正之风的成因 ,在亚文化视角中存在着共性。抑制其消极功能最基本的途径是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党执政后惩治腐败的首次成功实践。这一实践不仅有效遏制了当时腐败现象的蔓延,同时也给我们党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长鸣警钟;在行动上严惩不贷,绝不手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执政为民和廉洁从政的意识;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确保权力合理配置和规范运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控制和约束。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惩治腐败的基本经验对于今天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中国面临许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其中最突出最严重的一个就是政治腐败,这个问题也是政府和民众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腐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对于政治腐败,我们已经开出的对策固然很多,但必须对政治腐败在目前时期的定义准确的进行划分,对政治腐败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腐败的社会可承受度。这样才可以比较理性全面的认识转型期中国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强巡视监督,在改变高校"一把手"弱监状况、改变"高校体制内"监督状况、改变高校"被动型"监督状况、改变高校"滞后性"监督状况、助力高校"自主性"监督状况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巡视视角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在基建和采购方面的腐败易高发,在招生用人方面的腐败难规避,在资金运营方面的问题较严重,在各种评比中存在的腐败最痛心。高校巡视工作对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积极作用,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还必须倚重于其自廉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必须从宏观上思考,确定斗争的正确方式和策略,坚持法德普备,以法为主,标本兼治,以本为要;教督兼施,以教为先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5.
以 江泽 民同 志 为核 心的 党 的第 三代 中 央领 导 集体 在坚 持毛 泽 东、邓小 平 反腐 败思 想 的基 础上 ,结合 中国 特 色社 会主 义纵深 发 展的 实际 ,推 出 了一 整套 关 于源 头治 理 腐败 的 创新 理论 。在 这 里,关于 腐 败的 多源 头 理论 创新 ;关于 治理 腐 败的 立体 化(体 系化 思 路的 理论 创 新;都 具 有难 以 估量 的功 能强 大 的实 践 指导 意义 。必 须正 视 现代 中国 社会 政 治腐 败 的诸 大源 头 ;必须 建 )立健 全 教育 、制 度、监 督 并重 的惩 防 腐败 体系 ;必 须注 重 对公 共 权力 的限 制与 制 约。  相似文献   

16.
腐败作为一个社会最大的政治污染,是任何社会的政治建设中无法避免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执行部门对反腐倡廉建设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大力工作,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前腐后继”的怪象时有发生。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视角分析封建主义流毒对腐败的影响,同时以现存制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为依据,重点探析预防腐败在我国惩治腐败这个关键时期的治本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大力推进我国廉政建设法制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应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廉政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措施。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和西方廉政法规的部分内容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在此方面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群众观念和群众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应当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强化公仆观念 ,淡化当官意识 ;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必须清正廉洁 ,艰苦奋斗 ;必须满腔热情 ,恪尽职守 ;必须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  相似文献   

19.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我们要充分认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严格教育、强化监督、严肃惩处等方面着手,并努力从法制上确保从严治党方针的贯彻实施,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我们的党建设好。  相似文献   

20.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建党90年来,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和不断丰富完善的历史过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反腐;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加强党的建设紧密联系,正确反腐;始终坚持走动员、引导、规范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群众路线,大力反腐;坚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有效反腐;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持续反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与时俱进,合力反腐。这些宝贵经验给当前以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