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壮族地区远在秦汉时期就在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唐代,在壮族居住的边远地区,建立了五十多个羁縻州县。宋代,壮人侬智高在广源州(羁縻州,今属靖西县)起兵反宋失败后,宋王朝将支持它镇压侬智高的邕州三十六峒的壮族首领封为土司(亦通称为土官),有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同发遣、权发遣等土职,使之“藩篱内部,障防外蛮”。这些“其酋皆世袭”的州、县、峒凡五十余所(参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以下简称《虞衡志》)。同时,还分封随狄青镇压侬智高而来的二十七名将校为土司,也得世袭。从此,广西壮族地区(主要是桂西,包括左、右江及红水河、龙江中游地区)便出现了土司制度。元明两代,土司制度日臻完善。其间,土司的设置也有了一些变化。明代,土官最多时达一百九十多人。  相似文献   

2.
在壮族聚居的广西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地区,自唐太宗时即建立了数十个羁縻州县,“以其首领为刺史”。宋参唐制,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推其雄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以藩篱内郡,其酋皆世袭,分隶诸寨,总隶于提举。如果唐代羁縻州县建立即是土司制度之始,则到1928年几个土司最后改流止,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宋代算起,也有近千年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时期,是壮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在,我想就下面几个问题,谈一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当代壮族的聚居区与历史上实行壮族土司制度的区域是一致的.壮族土司文化之歌圩文化、社庙文化、审美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各有特点,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广西3个旅游文化圈过渡地带中最闪亮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一) 清承明制,在广西仍分设土司,鄂尔泰在雍正四年奏称“广西土府、州、县、峒、寨等司五十余员,分隶南宁、太平、思恩、庆远四府。”这些土官士目是宋代狄青征侬智高时和明代王守仁征田州时所留设的,分布在广西的西南、西北和西部一带,尤以在靠近越南的太平府的西南一隅最为集中,这里主要是壮族聚居的地方。土官土目享有世袭特权。清雍正二年谕四川、陕西、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督抚提镇说:“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每于所属土民,多端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艹徒)。甚至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雍  相似文献   

5.
论文摘要     
壮族的汉化过程(摘要)(日本东洋大学谷口房男)数年来,笔者潜心致力于作为华南民族史研究之一的广西土司制度研究,并有幸对广西土司制度进行调查。在考察土司衙门遗址和土官墓葬的同时,还注重收集与土司制度相关的文字史料,在此期间共考察了二十六个土司衙门遗址,...  相似文献   

6.
中越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文化。中越民间文化之比较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女娲是中华母亲神 ,越南也流传 ,但“越南化”了。“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性的。采录最早的是唐代学者段成式 ,采录了壮族先民李士元讲述的《叶限》。 2 0世纪广西学者采录到壮族《达稼和达仑》、京族《糠妹与米碎姐》 ,越南留学生采录了越南故事《糠妹与粞姐》 ,几篇故事极具可比性。越南阮朝诗人阮攸 ,出使中国后 ,把明末清初小说《金云翘传》改编为同名越南民歌体长诗 ,长诗流入民间 ,化为故事 ,流入中国京族 ,广西学者采录到《金仲与阿翘》 ,这是中越文化交流的硕果。越南采用中国农历。中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时间相同 ,节日活动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7.
“歌圩”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南部及红水河流域,是壮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赛歌形式。在壮语中,它有各种不同的叫法。比如“窝峒” (ok deongh)、“窝岩”(okgamj)、“窝坡”(ok bo)、“行峒”(hangz deonsh)、“坡会”(bo hoih)、“放球”等等。壮族的“歌圩”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邝露的《赤雅》就有这样的记载:“峒女(即壮族少女。因壮人聚而成村为峒)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  相似文献   

8.
中国、越南的壮族、布依族、侬岱族等台语支民族广泛使用经汉字改造的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方块字,经研究,这一文字系统有一定的区域性,麽公是此类文献的主要著作者,而麽公起先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服务,与土司政权关系密切,主操祭祀活动,后来也逐步服务于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9.
壮族土司制度起源于汉、唐时期的羁縻制度。壮族土司制度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发展到明朝中期已经日益腐朽没落,改土归流政策势在必行。清初的改土归流对壮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研究清政府对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及其对壮族人民的影响,有利于对壮族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有更好地认识,还可以以史为鉴,为当代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进入近代以来,壮族地区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广大的农村,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部分地区仍旧保留土司统治或土司旧制,这些情况使得近代壮族社会的结构具有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近代壮族社会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家庭、宗族和村社的基本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阶级形态的转化,造成了传统社会结构的逐步解体.这种传统社会结构的改变,无疑对壮族社会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岑猛的妻室,著名的抗倭将领。她一生的政治行为从个人生活史短时段的层面上看,可以折射出她个人的心路历程、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从田州岑氏土司家族史中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伦理政治,可以管窥壮族土司变迁史的一个横断面;从大历史、长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政治道德理想,可以看作是儒家意识形态从中心向边缘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在康熙五十八年编修的《卯峒司志》,流传270余年至今.堪称土家族历史文化瑰宝。该志对卯峒土司的政治年事、经济文化诸方面情况都有所记载,是一份难得的研究土家族历史、土司制度、土家族地方志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程,壮族土司社会的社会结构、地方经济、文化意识、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在壮汉民族交往的历史背景下不断地演进和转型.其过程体现了制度文化存在的普世性意义,具体表现为在文化嬗变中彰显国家、地方、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制衡;民族文化在社会变迁中融而不合,呈现出生态审美的壮族文化特质;文化边界变动下土司社会各群体固有自己的内在秩序.当我们把壮族土司制度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来看时,就会对改土归流后土司势力长期延续的历史有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广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的结果.由于居住在广西境内的人口多属壮族和汉族,因此广西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壮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上.从历史上看,壮族和汉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两民族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壮  相似文献   

15.
土司时期土家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探微朱世学土司统治时期,湘鄂川黔毗邻的土家族,虽较早地受汉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因“重峒重岭”、“地僻山深”,加之“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生产力发展依然十分缓慢,刀耕火种是当时赖以生存的主要耕作方式,“临渊捕...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大约开始于北宋时期,历时千年,是壮族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土司职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巩固统治,便组建自己的武装,称之为“土兵”,以便安土保境。这些土兵亦兵亦农,闲时耕田种地积蓄粮草,战时服从官府和土司的征调。土司的这种军事制度完全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对壮族武术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形式、技击原理还是兵法战术思想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时又是中原武术和各民族武术的融合时期,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这对壮族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广西土司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巩固和维持其地方性权力.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在利用婚姻来应对上述问题中呈现出了两面性:一方面他们通过制作历史与编撰族谱,从族群上认同于汉人;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完全接受汉文化的束缚,尤其在将婚姻作为政治手段的运作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广西土司这种对文化的功利性使用,尤其是唯权力是图的特征更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地方社会与政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华魂》2007,(9)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部,与越南高平省接壤,居住着壮、汉、苗、瑶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为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民族文化悠久、浓郁、纯正。  相似文献   

19.
广西早期的壮族文学是以歌谣、神话传说、山歌、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的形态出现,文人文学一直到唐宋才开始出现零星创作。到了清代,随着改土归流的开展,汉文化在广西更大范围内加速传播,壮族文人文学才得以较快地发展。桂西地区虽然是壮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最落后的区域之一,但也涌现了一批本地壮族诗人,并出现了"二童"兄弟这一文学家族。而到了现代才出现的"三盛"兄弟文学家族,则是这一文脉的延续。他们的文学创作风格不一,却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壮族文人特别是文学家族的出现,是壮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汉文化向边远壮族地区传播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歌圩是绚丽多姿,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活动。根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起码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存在,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而到明清则与今日接近。可见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壮族歌圩也有过兴衰,历尽沧桑。自明中叶封建王朝逐步对土司统治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封建统治者视歌圩为“风流圩”,把歌圩中演唱的山歌视为“风流歌”,认为其“伤风败俗”而严加禁止。如清朝思恩知府李彦章,就出示严禁,但并无寸效。“会讫,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