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虽说,任何一种具体的语言都是稳定与活动、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但其稳定或静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其活动或动态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其静态只是一种假定,而动态则是存在。因为,语言不仅有历时的发展演化,而且有共时的运动转化。发展演化为运动转化积淀了历史动因,运动转化又为新的发展演化创造了条件。语言就是这样在共时和历时的交互合力中存在着、运动着。语言的历时演化和共时转化共同构成了语言的运动系统,正如万光案先生所说:“语言永远不会有静止的时候。”(《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关于语言的历时发展演…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动态性不仅仅是历时研究的特征,而且也是共时研究的特征.篇章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篇章成分的动态性(如:词汇意义的不定性、句法结构的复义情况、篇章结构的多维性等)证明了语言的动态本质.语篇的生成和理解是动态的,是作者或读者与社会文化和语言知识基础的互动过程.如果语言的生成和理解是动态的,语言的本质也不可能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两个方面回顾了历年来在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领域对词汇能力的评估模式研究:一是从静态共时的微观视角对词汇各级知识进行成分分析的本体评估法;二是从动态历时的宏观视角对学习者词汇能力的发展实施观察和评价的连续体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它们分别对词汇教学与研究的启示,并提出可以依据教学测试或研究的需要,设计多种词汇联想任务来满足上述两种评价模式的需要,从而更简捷有效地评估学习者的词汇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副词简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在对近代汉语的几部重要白话文献中的副词进行了穷尽性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面貌,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论述了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特征:1.从共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词汇系统;2.从历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变化的词类;3.它的共时状态和历时演变都是与整个汉语的历史演变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5.
动态词汇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言学学科。文章重点介绍了葛本仪先生的动态词汇学理论,并分别从共时动态和历时动态两个角度,同时结合汉语词汇史的个案研究,从选题、框架设计、分析思路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这一理论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词汇化、语法化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都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发展序列.在这个序列中,涉及到词汇化的内部层次和语法化的先后进程.针对"再说"及一组相关形式(包括语法词、固化短语、照应模式等)的调查说明:"再说"经历了词汇化、语法化交叠发生,词化后继续语法化的发展历程;成为词汇词是"再说"词汇化的终点,但并不是它语法化的终点.  相似文献   

7.
共时历时学说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混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界限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如在语素的确定、词的结构与造词法、词音与词义的关系、词义的演变与联系、词义的共时—言语系统的确立、词汇构成系统的确立等等问题中都存在着这种混淆。  相似文献   

8.
语法和词汇的关系体现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上。共时平面上主要表现为词的词汇意义对词的语法功能的影响 ,词汇意义中的语义特征制约词的句法搭配 ,词的价特征以词汇意义为基础 ,词汇意义对词的分类有重要影响。在历时平面上 ,主要表现为句法结构对于词义的影响和词义变化对于词语法功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结果可能导致实词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9.
语法和词汇关系的共时与历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和词汇的关系体现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上。共时平面上主要表现为词的词汇意义对词的语法功能的影响,词汇意义中的语义特征制约词的句法搭配,词的价特征以词汇意义为基础,词汇意义对词的分类有重要影响。在历时平面上,主要表现为句法结构对于词义的影响和词义变化对于词语法功能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可能导致实词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10.
交易成本和市场活跃性是流动性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方面,已往研究多基于横截面分析研究两者的静态关系,而未考虑两者的动态相互作用。用久期,交易量来度量市场活跃程度,买卖价差度量交易成本,提出了基于超高频数据研究交易活跃程度和交易成本动态关系的系统模型。利用中国股市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信息揭示的角度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理论解释。结果表明交易活跃性和交易成本之间存在着动态相互影响,监管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的活跃性,防止出现市场低迷和流动性缺乏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课程的动态性指师生交互界面的课程展现共时动态和课程推进过程的历时动态。由教师的言行而展开的动态课程的内容是多元的,不仅涉及各种学科知识,而且还包括教师课程教授活动中的言行、思维方式、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课堂交互活动等。动态多元的课程观可以有效地整合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整合教养、教育和发展等教育指向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用基本层次范畴透视现代汉语动词类基本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基本词汇理论主要将历时态与共时态的基本词混起来论述,而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必须是从共时的角度去认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范畴理论考察《同义词词林》的动词语义类的构成,可以发现位于中间的1428个小类所含有的3925个标题词具有基本范畴词的性质。基本层次范畴动词的性质与特点可以从它与下义层次范畴动词对比角度加以考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专书作语言研究 ,通常把它作为一个共时对象进行描写研究 ,如果要在专书研究中引入历时的分析 ,就要与其他时期的文献作比较。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 ,以唐人义净翻译的佛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例 ,探讨在专书的研究中展开历时的分析 ,着重分析该书中各时期产生的词语个体数量与词语使用率总和之间的区别 ,并讨论在共时材料中展开历时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任何体验认知都需要身体的参与,然而从词汇角度开展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采用大型语料库对英语主要身体部位词汇的名—动表征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1)从共时角度看,身体词汇主要出现在事件或事态较多的文体中,比如小说或叙述体;2)从历时角度看,近200年身体词汇作名词时的变化不大,作动词则处于不断增长态势;3)从国别角度看,英国是身体词汇使用最多的国家。总之,不管共时还是历时,身体词作名词的频率远超作动词;“hand”作名词最多,“face”作动词最多,同时主动态远超被动态。以上之深层理据可能在于人们积极主动参与主客观世界的认知活动,但因每个部位自身功能不同,有的参与较多,有的则较少,主要通过隐喻或转喻式来参与,具有深厚的体认、自我、经济和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16.
用描写的方法,对魏晋天师道文献中的同义词作了考查。在共时层面上,发现了包含3451个词项的861组同义词,其中最少的为两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最大的为52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同义组的数量,随各组成员的增加而递减。而从历时的角度看,同义现象中旧质与新质的比例大致为3:1,反映了词汇在继承和创新中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五类常用词——即吃类词、打类词、看类词、听类词、走类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的考察,认为汉语常用词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异性,变异是主要的。影响常用词变异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变化、方言地位的升降、词汇系统的内部机制以及口语与书面语系统的相互交换等。  相似文献   

18.
前人识读古文字, 一般重在对具体单字的历时性研究, 较少注意共时性造字符码的破泽。通过古文字的横向比较,揭示出古人造字时已经应用过的投影、多向视图、 质地标志、动态标志等制图学常识, 试图探索出一条研究上古文明、文化和训释、辨认古文字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心理文化变量与跨文化交际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达到最有效的交际效果,恰当的交际策略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文化的影响往往使交际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上难以达成共识,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以Gudykunst的心理文化对交际过程的影响和Tarone的交际策略为理论基础,解析文化定势、文化迁移、文化移情三个变量的内涵和互动性,从共时和层级的角度分析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隐性影响。根据交际过程不确定性,作者提出了应采取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语言顺应、语码转换、跨文化身份管理。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共时角度看,多样性是主要的,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从历时角度看,文化趋同是次要的,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相辅相成,成为文化的统一体。外语教学应以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利用“中介文化”促进文化融合,运用移情提高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表层文化向深层文化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