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通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 为了持续保持其建筑业健康发展,阐述了当前南通建筑业实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建筑业科技创新在创新主体、创新界面、创新政策这三个层面上存在的障碍因素.针对这些障碍因素,给当地政府提出一些提升南通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謇是我国早期高校的创始人之一。他针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状况,提出并实践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主张最后办综合性大学。他创办的南通高校就是为南通大学创造条件 ,后来的南通大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然而历史的曲折又造成今天南通高等教育的落后,在省、市领导着手改变这种面貌而筹建新的南通大学之际 ,我们应重视历史给予的启示,早日建成南通大学  相似文献   

3.
南通是闻名全国的教育之乡。中国近代,张謇先生开风气之先,在南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南通大学,江海人民的百年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4.
南通滨海园区的规划建设将成为南通沿海开发的新增长极,南通滨海园区区位优势突出,区位理论、港口与腹地发展关系、增长极理论以及国内外滨海园区开发的经验,表明南通滨海园区规划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园区的功能定位是江苏沿海开发的新兴增长极、产业定位是重型装备制造和能源基地.南通滨海园区规划建设应从理顺行政关系、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整合资源要素、创新管理体制、推进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通沿海前沿区域分布有11个各级产业园区,这些园区由于起步时间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加之国际 国内经济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南通沿海地区港、产、城的开发格局也有所调整,因此,随着沿海开发不断向纵深推进,南通沿海产业的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问题,依据国内外先进的产业布局和深化理论,提出了南通沿海前沿区域“三板块五集群十五基地”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范伯子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第二十六世孙,清末桐城古文学派在江苏的主要代表人物,文学家,诗人,“同光”诗坛领袖之一.范伯子还是一位教育家,早年从事私塾教育,后做官学书院山长;晚年同夫人姚倚云与张謇、张师江、陈敬夫、李磐硕等社会贤达在南通从事新学堂的创办工作,是南通近代教育先驱者之一.其家族成员亦多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个以传道授业闻名的教育世家,至范曾形成了诗文世家、教育世家的第三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全面比较分析南通与宁波、青岛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上,探求进一步提高南通城市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以促进南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童子戏是流行于南通农村地区的民间祭祀仪式戏曲,据考证其历史可以推溯到先秦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当地学者的研究和推动,南通童子戏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对童子戏历史进行了追溯并指出了与农耕文化的关系,通过童子戏的形式表现、演出场所的草根性体现以及内容的农耕情节反映,印证了南通童子戏植生于农耕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付账     
在我们美丽的临江之城南通,孕育着许多深厚的文化。雕塑,也是我们南通的一大瑰宝。在繁华的南大街往西的一个濠河环绕的丁字路口,有一座名为“憧憬”的雕塑。  相似文献   

10.
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分析了南通话程度副词"嫌"、"很"的基本用法,认为南通话"嫌"、"很"在语义上,相当于普通话程度副词"太",在句法上呈现出功能互补.在此基础上,指出南通话"嫌"的副词用法源于动词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一种表现;而南通话"很"的副词用法与普通话"很"完全不同,其特殊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表现在历时和共时平面都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