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对我国西部地区综合大学现状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综合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对策①充分认识综合大学的地位和作用,把综合大学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柱来建设;②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处理好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③改革办学模式,促使综合大学和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④遵循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规律,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导作用;⑤适应西部大开发需要,继续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地方综合大学工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地方综合大学是发展工科教育的重要力量,改革和发展工科教育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三方面探讨了地方综合大学工科教育的改革问题。文章认为对地方综合大学来说,改革和发展工科教育实质上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是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因此,只有坚持综合配套的改革原则,才能真正保证地方综合大学工科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机遇与挑战: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SWOT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该项改革符合教师教育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但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教师教育在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定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可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来综合分析该项改革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可以结合优势和机遇,提出S-O(开拓型)发展策略;对比劣势和机会,提出W-O(争取型)发展策略;分析优势和威胁,提出S-T(竞争型)发展策略;针对劣势和威胁,提出W-T(合作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我国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针对地方综合大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优势,并根据目前地方综合大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地方综合大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应注意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旨在强调地方综合大学在为地方培养适用性实用型应用人才的同时,其从事社会科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不但要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更要加强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因为这不但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时代对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高等师范教育为适应自我生存和发展,也经历着多次转型的尝试。近年来,许多地方性综合大学也开始涉足于师范教育,相继建立起了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纵观这些年来地方性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实践,一些问题已经日益突显出来,如师范教育在这类大学边缘化、教师专业性弱化、师范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不协调等。面对这些问题,该类师范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既事关这类地方性综合大学师范教育近期的生存与发展大计,又事关我国师范教育的百年转型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范院校面临生存危机.但基础教育的必然存在、高质量教育与高水平教师间的联系、师范的功能等,将使师范院校长期存在.作者认为,我国师范院校将以师范大学为主、适量中师和综合大学中的师范教育机构为辅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地方性综合大学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1、地方综合大学不仅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而且是地方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对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和教育、科技发展有先导与依托作用;2、地方综合大学必须坚持为地方发展服务、从本校实际出发、重点抓好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3、在归纳地方综合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六个问题的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七条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美国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已有50多年的历史,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前院长、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基金会主席阿瑟.莱文对全美国1200多所教育学院的教师培养状况进行了4年的翔实研究,提出了综合大学型教师培养模式(项目)的"优秀标准",并以此标准对美国各综合大学型的教师职前培养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批判。这给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启示,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走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改革之路,并建立起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推进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质量与公平是教师教育的两大永恒主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围绕提升质量和促进公平,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通过构建和完善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规范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体系,同时针对教师培养、培训和教师管理领域仍然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一些新问题,积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管理服务水平,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由此逐渐开放,教师教育制度日臻完善,教师教育模式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日趋均衡,教师管理成效明显提升,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综合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办好综合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切实了解自身特色、发挥自身特色、不断创造自身特色。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是涉及到综合大学办学事业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综合大学办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显然,就此进行研究与探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师院校的发展面临"学术性"与"师范性"双重滞后、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所脱节、课程与教学存在明显滞后、教育教学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终结性"与"一体化"冲突等问题。要通过促进"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和谐统一,强化"学术性"基础之上的"师范性",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推进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来推动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学生和教师越来越多的亲睐,但是传统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现在的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网络教学方式形成互补。在现实的教学中,有必要把两者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杜威以类比的方式描述教师角色,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民主的愿望,带有明显的宗教痕迹与理想主义色彩。杜威围绕其教师观的精髓——“教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领导者”——对教师这一支撑性角色做了不同表述,丰富了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但杜威将教育者与教师等同的理解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概念过度泛化,模糊了家庭、学校、社会不同场域的育人特征与方式。新时代下,要客观地把握杜威教师观的现实意义,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理性观点。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西部高师院校转型的必然性,认为西部高师院校转型后保持和发展已有的特色与优势,是办学定位的必然选择,提出了保持和发展特色与优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振兴是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抓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则是实现教师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当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对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具有实然需求,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应然逻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坚持服务与引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协调等原则。其基本路径为:夯实学科队伍,厚植学科建设的根本力量;完善学科制度,构建学科发展的长效机制;汇聚多元力量,整合学科建设的优质资源;推动研究转型,凸显教师教育学科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4  
80年代以来发轫于北美大陆的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 ,可以看作是对技术型教师观和胜任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的一种反动。思想渊源于杜威的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 ,之所以能够在 80年代兴起于北美大陆并迅速扩展到世界 ,与教育改革广泛而深入的展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演进、认知心理学的勃兴和教师思维研究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以及行动研究运动的前期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 ,符合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有助于解决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的老大难问题 ,因而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决定着教师教育必须把多样性文化列为必修课。多样性文化的产生,自有其内部与外部要素,主观与客观条件。多样性文化的构成,有许多特性因素。这些要素、条件、特性,推动着文化不断朝着多样性方向发展,直接关联着多样性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也与教师教育包括学校教育息息相通。因此,必须处理好多样性文化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搞好教师多样性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既有既定性本质,又有应然性本质。教师教育的改革应是以其应然性本质引领既定性本质的建构,促使教师教育活动更具有合理性的过程。当代教师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流程、指导、洗脑和专业建构活动,更应是一种学习、过程、服务、嫁接和文化创生活动。这一新本质的形成,客观上要求改革者应以教师培训变革为其生长点,积极奉行"低起点,高落点"的教师教育改革战略,力促建成新的教师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培训 教育 发展——三种教师培养名称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教师培养的三种常见名称“培养”、“教育”、“发展”有其不同的涵义。章根据上述三种名称的内在涵义,探讨了行为主义、人主义和构建主义对教师培养范式的影响,揭示了由艺徒型到社会构建型的教师专业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师培养工作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数据素养作为信息素养的拓展和延伸,已经成为教师将教育数据转化为有意义教学信息的关键。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作为引领和指导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是评估我国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发展水平、评议教师数据素养的优势和薄弱点、探索教师数据素养培养路径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共10个省份的3 565名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我国教师数据素养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评价体系与实施路径,面临较多的现实难题。为应对教师数据素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推进教师数据素养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的转变,我国教育部门可从政策保障、标准引领、试点先行、项目推进等4个方面入手,助力教师数据素养水平的提升以及向"数据主义"素养评价方式的转型,进而增强教师数据素养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精准性,同时为数据驱动教学时代的整体改革提供先行经验,进一步坚定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教育评价变革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