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怒江峡谷是著名的世界第二大峡谷,峡谷中的怒族僳僳族自治州的贫穷落后,也同这峡谷一样遐迩闻名。改革开放以来,怒江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同先进地区相比,仍存着明显的差距。近两年来,甚至出现了“回缩”现象,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乡镇企业和个体经商户减少,与内地的差距越拉越大。今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犹如和煦的春风,拂过怒江大峡谷每一个角落。怒江人开窍了,怒江人振奋了,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焕发出了怒江人前所未有的冲天干劲,他们决心放开手脚,脚踏实地去发展边疆民族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怒俅殖边:近代云南一次意义深远的边疆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黎 《民族研究》2002,(5):91-95
民国初期 ,云南地方政府在滇西北怒江少数民族地区的设治经营 ,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对怒江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各民族的进步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怒俅殖边”这一历史进程 ,认为它使怒江地区的民族关系得到明显的调整与改善 ;使怒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遏制了英国侵略势头 ,对巩固滇西北边防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察瓦龙,是西藏东南部察隅县境内的一个行政乡,位于怒江中上游卡瓦格博神山西侧脚下,与西藏芒康、左贡以及云南德钦、贡山、独龙江相邻。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察瓦龙鲜为被外界所知,故出现不少误读其历史文化之现象。其中,关于“察瓦龙”这一地名称谓来源,目前以“炎热的峡谷地区”作为解释见诸著作、论文、游记等,然此释义尚似乎有望文生义、错讹阙漏之嫌。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的怒江峡谷,是我国有名的大纵谷之一。这里,山势陡峭,江深水急,历来交通困难。就在这“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地方,如今已修筑了四百六十四公里的公路和一千二百多公里人马驿道;在湍急的怒江上,架设了四座公路吊桥和十七座人马吊桥;另外,还架了六十多根钢丝溜索,总长一万多公尺,使怒江峡谷的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巍峨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象一对孪生兄弟东西雄峙。怒江从两山间咆哮而过,形成一道南北纵贯的“天堑”,成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天然屏障。据史书记载,这里“关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已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从量到质都需要转变。本文以英语学科这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薄弱科目为例,在激励机制视角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师资从队伍素质、专业化发展的意愿与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奔腾着波涛滚滚的怒江,两岸高黎贡山雄峙于西,碧罗雪山屹立于东,两山均在海拔4千米以上,山势陡峭,江水湍急,形成了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峡谷。不仅景色蔚为壮观,且亦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天然屏障。在怒江两岸的河谷台地上,坐落着无数的竹篱茅舍,居住着高山峡谷的主人——傈僳族人民。  相似文献   

7.
怒族的耕作     
怒族居住在云南贡山、福贡县等怒江两岸的峡谷中,以农为生。峡谷内危岩耸立,峭壁千仞,从谷底到山顶的垂直高度2000——3000米。怒族大多居住在半山腰,耕种着高  相似文献   

8.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 ,西部大开发是一种机遇 ,也是一种挑战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新契机 ,民族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需要转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资源输出向依靠产品输出转变 ,从“等靠要”向依靠市场机制转变 ,从依靠国有工业支撑向依靠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依靠“引凤筑巢”向依靠“筑巢引凤”转变。作者认为 ,只有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才能较好地整合优势资源 ,开发利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 ,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多种经济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逐步缩短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综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地处高原边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就成为诸如西藏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定量识别则是解决该重大课题的前提条件.文章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人地关系"中反映"人的活动程度"和"地的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及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评判标准,运用数学模型定量测度了西藏自治区2004~2008年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演进状况.结果表明,近5年来,西藏自治区的人地关系从中度失调衰退逐渐走向良好协调发展,且有向优质协调发展过渡的趋势.人地关系的这种变化趋势既符合国家对西藏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西藏自身发展的目标,对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这两幅照片摄于1998年.图1由马帮踏出的崎岖的小道穿插过原始森林翻过大山,下到独成江是独云南西北部边陲,怒江在那里冲出了一条大峡谷。沿峡谷北上,就是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山陡、谷深、江急。50年前,这里没有一寸公路;50年前,这里仍是刀耕火种。新中国的成立,使怒江两岸变化巨大,但由于底子太薄,交通太闭塞,这里还穷,还有许多困难。近20年,山外的发展天翻地覆,怒江两岸的傈傈话、怒族、普米话、独龙族……群众听着羡慕,看着心急,都想富裕,都奔富裕,于是关于路的认识空前统一──1999年4月26日,怒江州委办公楼内同时在开两…  相似文献   

11.
地质公园建设是民族地区整合地质遗迹和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实现特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桂西地区为典型区域,探讨普适于民族地区的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与人地关系耦合的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布局定量研究新思路:首先,选取若干定量表征指标,确定桂西地区地质遗迹空间格局类型;其次,建立民族地区人地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对桂西各行政区划单元进行人地关系类型划分;最终,将各地质遗迹空间格局类型与不同的人地关系类型进行空间耦合,根据两者的耦合程度,构建"2个核心发展区、9个优先发展区、9个鼓励发展区、3个预留发展区"的桂西地质公因旅游开发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那还是我刚到贡山县的第二天.清早一起床,县委的老和赶忙披上衣裳就朝院坝心奔去,他朝高黎贡山那道尖岭望了一眼说道:“难得的好天气,今天我要拆洗被子.”我纳闷:昨夜是倾盆大雨,现在东峙的碧罗雪山还是迷雾重重,怒江峡谷依然细雨纷纷,怎么可能是晴天呢?然而,不久确真的云消雾散,是个大晴天.一天,人们又说要下雨,于是,我仔细观察,只见碧罗雪山顶空碧蓝如洗,怒江峡谷万里无云,可高黎贡山那道尖岭却蜷卧着一小团黑色云雾,没过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公社所在地巴波,出现了一个独龙族农村妇女经营的商摊。这在独龙族中间引起了轰动。独龙族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峡谷,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在解放前夕尚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没有工商业,没有货币流通,产品交换是以物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居住在滇西北的怒族第一代经商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了,迪付加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过去,由于原始的自然经济在怒族中居于统治地位,买卖大都以黄牛、铁锅作为计算单位,直到七十年代末还没有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怒江峡谷,像迪付加这样的代表人物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了。迪付加经商的子里甲地处咆哮的怒江江畔,是怒江州府通往福贡和贡山独龙族自治县的必经之路,又是附近两个区的集市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广西石漠化治理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失去森林植被保护 ,而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 ,是影响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造成广西石漠化的主要根源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对资源造成的破坏 ,主要表现在 :政策失误 ,政策法规不完善 ,人地关系失衡 ,近几年的经济开发一定程度上也加剧石漠化的发展。据此 ,文章提出石漠化治理必须走“综合治理”道路 ,并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子志月 《民族学刊》2018,9(4):58-63, 116-117
本文在对国内外以社会性别视角进行的生态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历史上中缅边境北段怒江峡谷中以傈僳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妇女在地方民族社会发展进程中为当地生态平衡所做的重要贡献。同时,对在社会转型和边疆农业女性化的现实背景下傈僳族妇女在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进而认为妇女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要放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语境中阐释,环境治理中应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发挥能动性的平台,并强调社会性别分析对边疆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意义,以及少数民族妇女在边疆地区生态安全的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地区就业形势的变化必定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民族地区民族就业观念与就业趋向的变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进入21世纪京族地区出现了新的社会需求,特别是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对当地居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这一变化,京族人的产业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本研究通过对京族人产业模式变化的因素分析,指出京族人产业模式变化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怒江峡谷肯定是中国大地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神秘之地了。假若意识不到这一点,还做什么新闻记者呢? 赶紧背上相机!何况那里正有一个传奇性的节日在等着呢──它叫“澡堂会”。 幸运并且让人惊讶:峡谷里的妇女,并没有对记者向她们伸过去的镜头报以羞涩──这时,一个妇女正和一群同伴在峡谷里的一眼温泉中洗浴呢。她的上半身赤露在水面,没有遮拦;然而正如人们在后来的画报上看见的──比她的赤裸更加天然的,是那一脸如同孩子一般的灿烂至极的笑。 你肯定会惊讶──这个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曝光和记录着一切──包括最神秘的…  相似文献   

19.
吉隆沟是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原峡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形成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垂直生态体系,被誉为"高原地区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随着中尼边境吉隆口岸建设计划的推进,吉隆峡谷的开发越来越迫在眉睫。文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峡谷内的生态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并初步提出了以徒步旅游为主要形式、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开发设想,为吉隆沟的开发建设提出一条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相关研究厘清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意义和现状,阐述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困局的破解有所助益,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鉴于此,本文在评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社会学相关理论,提出了研究深化的三个进路:研究重心应该从强调硬件环境转向受教育主体理念和行动的研究;研究导向应转变为实践导向,注重学术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效性;研究视角从宏观分析转向微观机制研究,微观着手,放眼长远.最后,本文从社会治理的高度重新审视了民族教育的社会价值,提出了三个研究课题:基础教育何以引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成功转型;基础教育如何培育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基础教育何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