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苏联、法国、意大利、日本都对世界民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出版了大量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图书馆藏书就有:苏联、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编写出版的《世界民族》。此外,有的国家还分国出版了《民族与国家》等有关世界民族研究著作。 上述国家对世界民族研究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关于民族问题研究,英、美、法、意等西方国家纳入政治学,关于民族概况研究纳入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均属于人文科学),苏联则把民族问题和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作者多年来在国内外各地,特别是国内民族地区,以民族文化为题创作的几十首诗歌为例证,说明人类学诗学在中国当下诗歌创作与民族文化研究中的双重意义,同时可以看出—些有关民族文化的思考和现代诗歌的构成样式,以期给当前和今后的有关活动和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同时也想向世界证明: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类学诗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虽然这项成果本身还有待发扬、总结和提高.最后,关于我国的人类学诗学建设,作者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过程,严格地说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正式开始的,关于我国西部的开发研究以及民族经济学学科的创立,就是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标志。在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人类学理论工作者对现代化过程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提出了民族经济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提炼和发展了"相际经营"的理论模式,在本土化的同时又为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何谓医学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学形成的初期。早期的民族志中包含大量关于原始民族的传统疗法、卫生保健信仰和习俗的描述。但是,当代医学人类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学与人类学相结合,在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派生学科。美国著名医学人类学家福斯特(G.M.Foster)和安德森(B.G.Anderson)两位教授合著的《医学人类学》一书被认为是医学人类学的权威性著作。该书对医  相似文献   

5.
根据湖北民族地区实地调查,结合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运用女性人类学的理论,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外出打工成为当今农村主要生活方式之后,农村妇女在稳定家庭和建设新农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没有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就不会有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也不会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是右江民族师专何毛堂校长、李全伟、李玉田等三位著的“人类学文库”丛书中的一部田野考察新著。作者采用田野调查方法 ,先从黑衣壮的民族渊源、称谓考察入手 ,进而拓展到黑衣壮的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人生礼仪、岁时风俗、民间信仰、反贫困等各个层面 ,这对研究黑衣壮甚至对研究整个壮民族特征无疑是一种颇具学术价值的填补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百年来,人类学的云南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经验是:人类学的本土化.本土化的要义就是去西方化,把人类学的云南研究从西方的殖民主义为导向改变为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为导向;把西方的民族分治、民族分立、民族独立的人类学取向,改变为中国的民族和睦、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人类学取向.尊重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尊重人类学工作者的独立人格,保证人类学工作者思想的自由,是人类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学工作者发挥智慧、做出成绩的环境,也是人类学云南研究的重要经验之一.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坚持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是人类学云南研究的基本原则.人类学的云南研究无疑会对人类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学云南研究,不仅在中国具有范式的意义,在世界上也有普世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场”与“生成” ———反思“实验的民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被重新审视,“民族志现实主义”的合理性从根本上受到质疑,“实验的民族志”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新趋势:民族志既不是纯粹的关于“他者”文化的记录,也不是纯粹的关于民族志研究者的“个体”心理的呈现,而是一种关于“他者”的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文本,“反思”已经成为“实验的民族志”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而反思“实验的民族志”使得民族志的书写更加开放,从而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迈克尔.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在其政治人类学专著《文化亲近性——民族国家的社会诗学》中提出了"文化亲近性"和"社会诗学"等重要概念,把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普通人日常社会生活的修辞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捍卫了人类学实践的价值。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用符号学视角解读民族国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中叶。教育人类学有不同的流派。以美、英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强调经验研究,注重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撰写。在我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来源于作为其学科母体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区别。与综合运用各学科的方法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研究的民族教育学不同,教育人类学并不局限于少数民族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更注重田野工作等传统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中央民族大学基于中国经济崛起、转变发展方式、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推动学术创新转型的需求,为拓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深化国外民族和社会文化研究而创建的院级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自成立以来,本中心继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深厚学术积淀,大力拓展世界民族和国外社会文化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成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海外研究的重镇。2014年,本中心被评为国家  相似文献   

12.
李绍明教授长期致力于西南区域人类学和民族学界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为了推动西南各省区民族研究的合作与创新,20世纪80年代初,马曜、李绍明、何耀华、余宏模、平措次仁和童恩正等联合西南地区民族学界的同仁,发起并成立了"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该学会的成立推动了西南地区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学会的有关研究成果现已构成了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自成立以来开展的重大学术活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西南区域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3.
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的三分法, 即按文化的内涵和性质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前提出发, 探讨了如何研究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问题; 认为根据中国民族的基本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做到纵横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研究相结合、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研究相结合, 这是由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客观历史发展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文化类型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它回答的是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问题。少数民族生活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传统生育性别文化积淀很深,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规范,导致少数民族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都较高,本文以贵州为例,借助人类学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少数民族生育行为,传统性别文化的历史根源以及现实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几度变化。文章通过对60多年来学科发展当中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如学科模式的变化、方法上的新发展、理论创新的难题、发挥学术的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历史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把握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时代,拓展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发展道路,创建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上的中国学派等设想。  相似文献   

16.
回顾90年代以来关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两个民族之间关系的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和概括,贡献十分显著。但是局限性同样存在。对后冷战时代所提出的维吾尔族和汉族两个不同民族,如何在民族亚文化存在差异的条件下睦相处的问题,现有研究的应答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话题,也是人类学家致力于回答的问题,而发现"文化的规则"是人类学家解决"人是什么"的钥匙,是人类学最重要的主题。但发现"文化的规则"需要有更加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人类学创造了从个别的民族、单一的村落研究入手的方法。即从个别的民族、单一的村落研究到区域的整合研究,其实就是由点到线到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对物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构成学科的重要论域,其目的在于探知物与人“发生关系”后所蕴涵的民族或族群文化意义。本文在梳理中外相关物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布依族节庆生活中的糯食为考察对象,既揭示布依族“以糯食为贵”的稻作文化状况和特点,也为民族学人类学提供了“物的民族志”的具体案例和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对阿库乌雾具有民族志意义的人类学散文文本的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意义上的特性、风格、技巧和文化艺术价值进行述评和理论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性质与作为.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文学人类学写作可以视为当代民族志,同时是考量民族文化保存和变异的活态文本,是认识该民族文化的价值,发现该民族当代审美追求变化轨迹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马歇尔·萨林斯是从事世界性边缘文化研究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他"通过边缘理解中心的缺失"的研究思想及努力"超越文化局限"的人类学实践,使之成为人类学家中极具个性的大师.萨林斯凭藉民族文化旅程上的反思,通过对构建西方文化观念的呈现,剖析西方社会的符号学结构,揭示"甜蜜的悲哀"即源自以西方社会的概念界定,先入为主地研究非西方社会所导致的文化误读.音乐人类学借助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尝试对音乐这一文化符号的解码,同样面临着打破西方民族中心主义的藩篱,摆脱"科学"的西方本土社会观念的课题.正因为任何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背后都隐藏着一系列象征体系和符号系统,思考文化在维系族群整体生活的灵魂作用,成为人类学边缘性文化思考的中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